一九九六年春,我带队到东北三省学习、参观,一路上顺心如意,收获颇丰。但最后从大连乘飞机返回时,却遇到了险情,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那天是四月一日,天刚刚放亮,却骤然刮起东北风。顿时天昏地暗,风呼呼作响,不时发出凄厉的尖叫,往返大连至烟台的轮船停渡,我们急得团团转。本来安排的是八点坐轮船,下午在烟台召开座谈会,第二天到威海做些准备,第三天就在文登旺疃召开全省现场会议的。一环扣一环,早就安排就绪,这可怎么办?经设法与山东航空公司联系,得到意想不到的关照,遂决定改乘飞机返回。我们与组建不久的山东航空公司打交道,能乘坐本省的飞机,心中十分高兴。不过,由于是临时调剂安排,只能坐小型飞机。权衡起来,又觉得只要马上动身,不耽误行程,不拖延时间,其他方面就不好考虑那么多了,哪能十全十美呢?
飞机离开大连,在大海的上空飞翔,只觉天际浩渺。飞机虽是庞然大物,却犹如海上的小帆船,上下颠簸起来,急一阵,慢一阵,又急一阵。我心里开始不安起来。好在随着后来的情况稍有好转,担心也被渐渐地抛向了大海。
谁知,飞机来到烟台上空却不进机场,只在空中兜开了圈子。开始,那一览无余、整齐优美、界限分明的海岸像一幅幅生动的油画,不时地闪现在眼前,把我的注意力几乎完全拉了过去,我心里还没有产生紧张的情绪。忽然,播音响起:“由于机身一部件的原因,飞机不在烟台机场降落,改向济南。”虽然声音缓慢、平淡,但我的脑子里翻滚起许多问号:是什么部件?为什么不在烟台着陆?大家互相观望,空气几乎凝固。这时,飞机离开烟台上空,平稳地西行,映入眼帘的是胶东大地的壮丽河山、富饶的城镇村庄、生机盎然的农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从空中眺望我可爱的山东大地,本应该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但心情却犹如大海的波涛,始终难以平静,脑子里不时地响起那播音员的声音,挥之不去。一路上不时地发觉手心浸出了汗水,心情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飞机来到济南机场上空,我心里舒了一口气。飞机在机场上空转起来,转了一圈又一圈,数也数不清了。我猜想,這可能是想耗尽飞机的燃油,避免落地起大火;也可能是在研究对策,尽量减少所受损失吧。正想着,飞机顺利平稳地降落到地面上。我们都默然无语,好像还没有从紧张的情绪中放松下来,就被催促着走出飞机出口。来到廊桥梯上,只见一大群人正急促地向我们涌来。省航空公司的一位同志拉住我的手高声地说:“可接到你们啦!”“我们也都吓坏了。”“没事,没事,这不是没事吗?”当我们坐在机场的汽车上,发觉飞机旁边停着几辆消防车、救护车,灯光一闪一闪地正准备离开,我心中又涌起不少疑问,更感事情严重:“呀!竟然已准备到这种程度了!”
后来坐下来慢慢地交谈,我才对实情略知一二。原来我们乘坐的这架飞机离开大连后,机身下面的一个起落架一直不能收上去,被断定失效。如这样在烟台机场落地,肯定要有一场灾难发生。之所以改到济南机场,是考虑到这里设备多,技术人员多,或许能做一些补救。但是当飞机在济南机场上空盘旋时,机上人员和机场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对话指导,急中生智,终使那起落架变得能收能放了,恢复了原来的性能,这才使我们幸免于难。
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就对那些敢于排险、善于排险的同志充满了极高的敬意,对我们的航空事业寄予无限的信赖。
(责任编辑 葛星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