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共党刊研究述评:议题、演进与不足

时间:2023/11/9 作者: 现代出版 热度: 17148
张晓红 郑宏民

  内容摘要:党刊是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三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共党刊的研究逐渐丰富,围绕党刊的基本业务、功能属性、受众定位、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以及党刊史相关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讨,并且呈现出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本位”、从立足宣传模式转向提倡新闻模式、从讨论局部创新转向探究整体方案等演进轨迹。迄今为止的党刊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偏重应用导向,基础研究薄弱;个案研究居多,缺乏对整体视角的把握;研究方法单一,部分研究缺乏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党刊研究要继续深化发展,必须解决好上述问题。

  关键词:中共党刊研究;述评;议题;演进;不足

  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党刊在思想建党中的功能研究”(20BDJ002)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1.02.004

  党刊是党的新闻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党刊研究在新闻传播领域乃至党报党刊研究领域长期处于边缘地带。与党报研究枝繁叶茂、洋洋大观的盛况相较,聚焦党刊的专论文章、著作寥寥。党刊即便在党报党刊的统称中被附带提及,也时常遭遇研究者指此而言彼、重党报而轻党刊的尴尬。在近三十年间,虽然党刊研究在数量、质量上渐有起色,但在关涉党刊发展的一些重要议题上,应有的研究仍然付之阙如,这既无益于党刊研究的深化,也不利于党刊研究对党刊实践的反哺。在这一背景下,回顾、梳理现有的党刊研究成果,勾勒其基本脉络,把握其薄弱之处,探讨党刊研究的未来发展,成为当前一项很有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一、我国党刊研究的主要议题

  在中国的报刊研究语境中,一般而言,如无特别标记或说明,“黨刊”一词的指称对象即是“中共党刊”。以“党刊”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检索可知,发表于1990年之前的相关期刊文章仅有25篇,大多为党刊工作会议纪要、工作总结,其性质与作为学术活动的“研究”相去甚远,而相关的书籍、专著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方见出版。本文将具有学术研究品格的党刊研究之萌芽时期界定为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对党刊“可读性”“政治性”等问题的探讨初步体现出对规律性的关注与关于研究结论之普遍性意义的自觉。此后,党刊研究在数量、质量上均逐年提升。以十年为跨度对近三十年党刊研究进行分段考察后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第一、二个十年中发表的期刊文章分别为175篇、450篇、784篇,可谓增速迅猛。而在专著方面,方克《中共中央党刊史稿(上卷)》在1999年的出版实现了国内中共党刊研究专著零的突破,可惜并未带动势头,目前国内已经出版的研究型专著与论文集仍是个位数。尽管如此,党刊研究在总体上还是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之势。

  1.党刊的基本业务

  信息超载的传播环境下,信息类型的多样化与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得媒体竞争越发激烈。面对受众分流、传播力下降的危机,党刊的业务改革与创新成为热点议题。

  党刊要重塑自身影响力,需要从内容层面探索变革路径,难题在于如何在坚持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使党刊的内容具有广泛的吸引力。改进文风、创新话语体系被视为党刊内容转型的出路而得到研究者关注。有人从政治修辞的角度提出,党刊应当摒弃僵硬空洞的空话套话,以人民群众的话语为参照,强化修辞的时代感,在修辞策略上强调民生责任,从而达到重塑修辞权威、濡化政治情感、凝聚政治认同的传播效果。① 而在党刊话语的符号载体方面,除了语言符号之外,图像符号也得到注意。党刊的视觉语言被认为应当具有体现党的意志的标识性、传递党的声音的庄重性、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性、政治说服的目的性、表达阶级立场的倾向性等基本特征。②

  党刊要实现信息的有效传达,就不能囿于既有的传播渠道,渠道拓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抱新媒体被公认为是互联网背景下党刊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党刊向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网站、手机、数字期刊等新媒体形式就被作为可能的选项提出。自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融媒矩阵”取代“刊网融合”被视作党刊的转型目标。理想的传播渠道建设即实现党刊全媒体平台建设,“通过全媒体、个性化、大容量、便捷化的传播手段和模式,打造出一个基于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等的工作、学习新阵地”③。

  在新媒体平台建设成为热点的同时,纸质刊物这一传统党刊形式的包装设计依然具有讨论的空间。一般认为,理想的党刊装帧设计应当兼顾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刊物个性等。进入新媒体时代,党刊的后期包装更被赋予特别的重要性。有人认为,传统的党刊风格较为正统、保守,如今应当以更精美的封面、更生动的配图、更赏心悦目的版式来提升视觉冲击力,从而吸引读者。④

  2.党刊的功能属性

  从本质上看,党刊业务工作的实践导向是其办刊目标、立场的具体体现,党刊的办刊定位规定着其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要对如何办好党刊、何为优秀党刊等问题形成相对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而为党刊的实践和发展方向确立共识,就需要从理论上厘清党刊所应具备的主要功能。

  无论党刊如何改革,政治功能始终被置于首位。党刊的执政党党委机关刊物的特殊地位及其担负的指导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它必须把传播和普及党的指导思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为自己的首要功能”⑤。即使在新兴媒体冲击下党刊迫切需要重构传播力、影响力的背景下,不弱化党刊的政治性依旧是被普遍接受的基本立场。

  与此同时,党刊的社会功能也得到讨论。党刊被寄希望于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促进作用。在中国市场经济的运行初期,加强党刊对经济建设的宣传是一项重要议程。有人提出,党刊应当把经济宣传放在总体策划中,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经济服务。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权力寻租与多元价值冲突等现实问题又要求党刊做出回应,党刊的舆论引导、舆论监督功能随之受到关注。近年来,还有研究者倡议,党刊应着力建设智库型媒体,对接党政决策部门,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和传播服务。⑦ 另外,党刊的文化功能、市场功能也间或被提及。

  3.党刊的受众定位

  党刊的受众定位关系到党刊的工作重心。今天的党刊应当如何确定受众定位,是与各路媒体争夺普罗大众,还是收缩自己的受众边界?这一问题尚无定论。

  立场保守者依旧赋予党刊的受众人群以较为开阔的边界。相关的表述有“党刊的读者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⑧,“党刊的读者群是党的干部、党员群众、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和其他关心党的大事、党的政策的人”⑨。根据这类观点,党刊受众覆盖了党员、准党员、潜在党员乃至心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非党员。从上述关于党刊受众的定位出发,党刊的目标受众人群将数以亿计。

  在市场竞争语境下,宽泛的受众定位有大而化之之嫌,因此受到了质疑。异见者一方面对前者锚定的广阔人群仍抱有兴趣;另一方面又认为,当前党刊所谓的受众定位过于笼统,仅仅只是期刊编办者对读者群的一种单向的主观圈定,而非读者市场细分的结果,致使刊物的内容与结构无法满足不同读者的多层次需要,也造成刊物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其反对的是党刊以“一本期刊打天下”,由一本期刊承接多种人群的传统做法,要求对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在内的党刊读者进行细分,通过创办子刊等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群的个性化需求。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党刊的受众应该是社会精英,首选的精英应该是‘70后‘80后的中间阶层”?。持这类观点的人士认为,党刊不能走大众化之路,只能向精英媒体的方向发展,影响社会上有影响的人。众说纷纭之下,何种受众定位与党刊发展的实际更为相符,仍需实践检验。

  4.党刊的经营管理

  新兴媒体的冲击之下,黨刊的品牌化生存被视为应对之道。所谓品牌化生存,就是要提升党刊的辨识度、知名度与公信力。而在党刊品牌的塑造方式上,存在两条并行不悖的思路:一是加强刊物自身建设,重视党刊的标志要素、定位要素与栏目要素设计,以独具特色的刊物标志、准确的内容风格定位、具有开放视野与地方特色的品牌栏目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二是举办重大活动,通过与中央媒体或党建团体联办活动、自主开办论坛、举办知识竞赛等社会活动来提升党刊知名度与传播力?。

  在经营路径上,多元化经营作为党刊经营转型的大方向被顺势提出。早在21世纪初,即有论者建议,党刊在做好纸质媒体的同时,可以开发党刊品牌延伸产品,针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办培训班,开辟适销对路的纪念品、增刊等。? 近年来,党刊需走多元化经营的观点越发明确。持此论者倡议,党刊应跳出“编辑+发行+广告”的传统办刊模式,充分利用自身的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多业并举,积极延伸产业链条。? 一些地方党刊进军报刊发行、会展策划、金融投资、地产等领域的成功案例成为研究者说明党刊经营转型重要性的参考依据。

  党刊要实现深度转型,有效激发组织活力并重建市场竞争力,离不开体制机制层面的深刻调整与变革。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改革使党刊的体制机制既能在传统体制内继续运作,也能在市场化环境下生存,这既是党刊实践的痛点,也是党刊研究的难点。目前,全国党刊的单位属性依据经费来源可以被划分为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益二类(财政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组织架构方面则存在党刊社体制、党刊集团体制与加盟党报集团等几种类型。有研究者预测,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以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实施进入实质性阶段,将是未来党刊的发展趋势。?

  5.党刊的人才培育

  党刊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党刊要与时俱进,需要以一批能够适应新形势、转变新思维、探索新路径的人才为支撑。因此,党刊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应当具备何种素质就成为一项无法回避的论题。

  其中,政治素质理所当然地被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政治功能是党刊的基本功能,意识形态能力应当是党刊编辑的核心能力之一,政治鉴别力则是党刊编辑意识形态能力的核心,这就要求党刊编辑应当时刻站稳立场、明辨是非、把握方向。?

  人才的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重视。因为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方能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促进党刊的良性发展。而要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中就要注重思维创新、知识积累、技能熟练、乐于奉献等因素,同时还要以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环境提供保障。?

  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在关于理想型党刊人才的讨论中,除了政治素质、创新能力之外,宣传推广能力、商业运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也时常被提及。在团队层面,一支专业多元、搭配合理的队伍被视为理想的团队组合,有助于提升党刊的竞争力。

  6.党刊史相关议题

  既有的党刊史研究的重心之一在于对党刊创办与发展历史过程的梳理上。例如,有的研究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些知名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作了概览式的回顾。?

  在个案研究方面,也有人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的创刊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贡献与局限进行梳理和评价。? 此外,方克《中共中央党刊史稿》两卷本分别于1999年、2000年出版,针对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国内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等各个历史时期诸多党刊的发展作了分阶段、分刊式的史料整理,填补了中共党刊史研究专著方面的空白。2009年,由全国党刊研究会编纂的《中国党刊60年》一书出版,该书汇集了当时全国47家党刊的相关资料,整理了各家党刊的发展历程,同样为党刊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依据。

  党刊史研究者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是党刊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挥的具体功能。迄今为止,得到研究者专门探究的个案有:延安时期《中国青年》针对青年群体的抗战动员;抗日战争时期存续的《党的工作》《解放》《群众》《共产党人》等四刊所做的抗战宣传;全面抗战时期上述四刊发挥的民生宣传功能;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周刊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宣传;冀晋区党刊《新群众》对毛泽东群众观的传播。

  二、我国党刊研究的演进轨迹

  1.理念变革:从“传者中心”转向“受众本位”

  党刊是党的理论宣传阵地。宣传活动的出发点是传播宣传者的思想意图,其天然具有的“传者中心”性质容易使宣传者过度关注自我而忽略了接受者的感受。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始,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视线的焦点从党刊的传者转向党刊的受众,“受众本位”的理念成为研究者的基本立场。

  受众意识的增强鲜明地表现为党刊研究者对“读者需要”的关注。当党刊的业务实践从“读者需要”的立场得到审视,一些尖锐的质疑就开始出现。批评者指出,党刊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文章写给谁看、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订刊者是否真正喜爱党刊、是否真正需要党刊实则存疑,党刊应当把读者需要作为党刊采编的立足点。 而要把握读者需要,“了解读者”“贴近读者”“适应读者”等要求就被顺势提出。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后,建立反馈系统、收集读者建议成为党刊把握读者需要的新思路。

  与此同时,“服务”逐渐跃升为党刊研究中的热词。所谓服务,自然是服务于读者需要。因此,“服务论”属于“读者需要论”的延伸。不过,“服务”这一表述较之后者更为鲜明地体现了实践观念的转变,因而可以视为对后者的发展。“服务论”者提出,长期以来,党刊总是以教育人为目的,对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事情缺乏重视,如今需要在为民服务上多下功夫。

  另外,在部分研究中,“用户”取代“受众”“读者”等表述被用于指称党刊内容的接受者,这亦是受众观变化之体现。如果说大众传播时代的读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那么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就是更具主动姿态的信息选择者、使用者与发布者。从“受众”到“用户”的概念转换体现了党刊研究者对于党刊读者身份的认知变化,这一转变离不开研究者对党刊内容接受者给予的充分关注与思考。

  强调党刊应有受众意识不是主张其淡化意识形态色彩与宣传职能,也并非要求其仿效市场化媒体一味迎合大众趣味,而是为了引导党刊走出“自说自话”的困境与“魔弹论”式的傲慢。在传者地位长期被置于优先地位的实践语境下,对受众意识的重视实则是对前者的反拨而非对宣传者地位的全盘否定。对“传者中心”论的过分执着往往造成宣传者与宣传对象之间的疏离、对立,而将受众意识融入党刊实践,将观点的输出置于满足受众需求之后或是寓于满足受众需求的过程之中,反而能够淡化宣传活动中的你我之分,反向促进宣传意图的实现。

  2.路径转换:从立足宣传模式转向提倡新闻模式

  党刊研究中受众意识的增强也伴随着从宣传模式到新闻模式的研究路径转换。一般认为,新闻与宣传属于两种不同的传播现象,两者在属性、目的、时效性要求、对事实素材的选择标准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宣传的目的在于传播宣传者的观点,需要“老生常谈”;新闻的目的在于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要求新事速报。党刊既以政治功能为首位,又因刊期限制而不以时效性见长,因此向来以思想性为特色,把思想宣传作为主要任务,将评论作为党刊内容的重头戏,使得宣传模式在客观上成为党刊工作的主要路径。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对党刊的工作路径进行反思,试图提出一条从宣传模式向新闻模式调整的转型思路。显然,从新闻模式的立场出发,党刊的办刊重心就需要适当调整。有人提出,党刊需要提升新闻竞争力,做到“新闻立刊”,在新闻报道中渗透思想。 为此,党刊“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必须按新闻规律办事”。论及党刊工作的改进要点,可读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是研究者频频强调的关键词,这也是新闻模式的一些基本特质,对此类特质的强调正是提倡新闻模式的具体体现。

  过去的新闻研究表明,新闻中存在“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两种模式,两者的侧重点分别在于为人们传递有价值的事实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倡新闻模式的党刊研究者所提出的改革建议基本上也可以归入以上两个范畴。其中,偏爱信息模式者认为,信息时代,“怎样增加信息量,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最新信息,这应是党刊的方向”。重视故事模式者认为,党刊应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主题思想。故事的组成单位是情节,情节的张力决定了故事性的强弱。因此,有人建议,党刊在宣传先进人物时,需要“改变程式化、脸谱化描写,把典型人物还原到现实中,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当然,提倡新闻模式并不意味着主张放弃宣传。一方面,突出党刊的评论引导在今天仍然是一项受到关注的论题,旗帜鲜明的观点陈列仍然被认为具有必要性;另一方面,新闻模式之于各类党刊并不具有普适性。此外,倘使党刊舍宣传而逐新闻,不可避免会面临与以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各级党报进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而思想性的弱化、时效性方面的劣势又会使党刊因缺乏自身特色而平庸化,在同质化竞争中更加被边缘化。因此,不妨将当下党刊研究中带有新闻模式意味的诸多讨论视为保留宣传模式底色的方法探索,而非基本定位的游移。因为,即使是提倡党刊以新闻立刊者,也赋予党刊的思想性、指导性以根本地位。

  对此,不妨以“宣传为体,新闻为用”的基本立场来理解提倡新闻模式与保留宣传模式这两种并存的言论表面上的矛盾,也以此作为衡量党刊研究者观点合理性的一个尺度。党刊对思想宣传功能的发挥是其价值实现的落脚点,“宣传”是其立足的根基,对新闻模式的提倡是期望突破灌输式、宣讲式、说教式的观念传播方式,把新闻传播实践中被证明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应用于党刊的宣传活动,进而探索一类“不像宣传的宣传”方式,为党刊宣传开拓新路径。

  3.视野扩展:从讨论局部创新转向探究整体方案

  近年来党刊研究呈现出的另一个变化是,党刊研究的格局与视野日趋提升。

  首先,党刊研究的议题渐趋多元。20世纪90年代,黨刊研究者更多侧重于围绕党刊的内容风格、编辑素养、政治功能实现等问题展开探讨。随着党刊改革转型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做好经营管理,如何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这些问题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被党刊研究者纳入视野。最近十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提出,党刊的融合发展成为研究的焦点,党刊研究者又将视线扩及党刊的内容融合、经营融合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党刊的受众定位和人才培养等问题。

  其次,以往的党刊研究大多针对单一议题发表专论,近年来,党刊研究者在不断丰富研究议题的同时,也试图将多项议题并置,将其统合于“改革”的大框架下,作为这一宏观议题的不同侧面分别加以论述,据以为党刊的改革发展提供较为系统性的思路。例如,有研究者针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党刊创新提出四项要点,分别是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与盈利模式创新。 党刊的改革是一项涉及多项议题的复杂工程,改革思路的提出既需要以对现实情况的把握为前提,也离不开在各项改革议题对应的相关学科范畴内进行严谨的理论演绎。否则,看似宏大的“研究”容易泛泛而谈、人云亦云。

  三、我国党刊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迄今为止的党刊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得党刊研究的深化发展面临滞碍。

  其一,党刊研究中存在明显的应用导向,基础研究薄弱。应用研究如若缺乏基础研究的铺垫和指导,既无法提高研究的深度,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前瞻并提前进行布局。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人提出党刊理论研究欠缺的问题,并呼吁新闻业务期刊开辟党刊研究专栏,鼓励专家学者出版党刊理论研究专著,从而促进党刊研究中这一薄弱环节的发展。 时至今日,基础研究依旧是党刊研究中的弱项,关于党刊实践的一些基本问题未能在学理层面得到充分论证。党刊在党的整个新闻出版事业中的定位有何特异性?党刊与党报在分工上的根本差异为何?党刊的核心功能范围如何划定?如果不能就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形成具有解释力、说服力的公论,就无法为党刊研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点,也无法为指引党刊的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逻辑起点。此外,党刊史研究仍然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论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既缺乏足够的历史考据,也缺乏具有理论深度而非材料堆砌式的党刊史梳理,不能起到以史鉴今的作用。

  其二,党刊研究中以个案研究居多,缺乏对整体视角的把握。目前,党刊研究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个案素材,对于许多地方党刊的发展经验也有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但丰富的个案材料由于缺乏基于理论视角的深入剖析而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使得个案研究的深度相对有限。这些缺憾与党刊研究缺乏学界力量关注的现状不无关系。与个案研究层出不穷的情形相对,具有整体视角的党刊研究屈指可数,仅有寥寥数篇文献对国内党刊的出版发行概况、管理体制、发展经验、发展难题作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党刊研究者在个案与整体现象的研究上用力不均,就难以通过整体把握与比较分析发现普遍问题,从而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党刊研究的深化。

  其三,党刊研究中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的问题,部分研究缺乏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目前,党刊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在凤毛麟角的党刊史研究中得到应用的文献研究法。研究方法的匮乏不仅造成一些党刊研究的科学性不足,也限制了研究者对研究议题的想象力。例如,许多关于党刊内容建设的研究仅仅是研究者基于多年来参与一线工作的切身体会而发表的主观思考,其论据往往源自感性认知而非通过内容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的相对客观的分析结果。再如,由于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的缺席,研究者也未能对当下党刊工作者队伍的人员分布、职业认同、实践理念等基本情况展开系统调查。

  有鉴于此,党刊研究应当与时俱进,以更有活力的学术研究服务于新形势下党刊的发展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党刊研究需要不断在议题、方法和理论视角上加以改进,将大数据、智能传播、数字出版等前沿议题纳入党刊研究的议题范围,在以往受到忽视的基础研究层面发力深耕,综合出版学、传播学乃至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以符合学术规范的多元研究方法进行探索。在研究队伍的人员构成上,学界应投入更多力量,以立足党刊发展实际、基于深入调研的学术研究来贡献思路,改变当前党刊研究领域中研究者以业界人士居多,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背景者较少的现状,从而形成学界与业界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良性局面,推动党刊研究的全面发展。

  (作者张晓红系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宏民系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 陈伟龄.论新时期党刊的政治修辞新使命[J].新闻界,2013(20):24-28.

  ② 滕媛媛.党刊视觉语言表现的基本特征[J].传媒,2016(1):39-41.

  ③ 史红云.全国地方党刊提高传播力的探索与实践[J].传媒,2017(20):9-11.

  ④ 闫祯.新媒体时代党刊发展策略[J].传媒,2014(6):49-51.

  ⑤ 周亚非.在“新·深·活·实”上下功夫—对党刊理论宣传的几点思考[J].新闻爱好者,2001(6):14-15.

  ⑥ 宋国正.党刊怎样宣传经济[J].编辑之友,1998(2):27-28.

  ⑦ 钟鸣.浅论党刊建设智库型媒体的原则与着力点[J].记者摇篮,2019(9):13-14.

  ⑧ 赵成亮.市场经济与党刊自我调适[J].理论界,1998(5):56-57.

  ⑨ 李柏林.立足“三性”增强党刊的吸引力[J].编辑之友,2003(S1):40-41.

  ⑩ 周亚明.基于市场竞争的党刊读者群细分[J].湖南社会科学,2010(2):218-220.

  ? 李良荣.互联网时代的党刊大有可为[J].传媒,2017(20):12-13.

  ? 田光锋,冯学娟.影响力的再提升:做大做强地方党刊的硬道理[J].编辑之友,2010(11):54-56.

  ? 张丽萍.论新媒体环境下党刊提升传播力的有效途径[J].新闻界,2013(23):66-69.

  ? 张彭鑫.党刊也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J].编辑学刊,2006(2):59-60.

  ? 王发耀.地方党刊竞争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2(2):68-69.

  ? 段利军.当前全国地方党刊的管理体制及发展趋势[J].传媒,2018(17):27-30.

  ? 刘波.政治鉴别力:党刊编辑意识形态能力的核心—以《领导月读》为例[J].出版广角,2019(11):46-48.

  ? 李学军.浅论党刊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青海社会科学,2007(5):181-183.

  ? 黄苏芬.新中国成立前一些知名党刊的编辑出版工作[J].出版发行研究,2013(10):102-104.

  ? 马宁.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刊—《共产党》月刊出版发行始末[J].出版发行研究,2017(10):106-108.

  ? 刘驰,李亦宁.延安时期党刊对青年宣传动员策略研究—以《中国青年》为文本[J].当代传播,2020(5):108-109.

  ? 罗艳梅.中共中央党刊在抗战宣传中的成效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15(9):102-104.

  ? 杨向鹏.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党刊的民生宣传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8(3):101-104.

  ? 何薇.论转折年代的党刊宣传—以《群众》周刊对《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宣传为考察中心[J].党的文献,2015(4):108-115.

  ? 陈友良.1945~1946年毛泽东群众观在解放区的传播—以冀晋区党刊《新群众》为例[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6):31-38.

  ? 许俐丽.论读者需要—党刊采编的一个立足点[J].编辑之友,1997(5):21-24.

  ? 王健.地方党刊在市场竞争中如何“守土拓疆”[J].编辑之友,2007(6):77-78.

  ? 曾慧清.党刊的亲和力与个性化追求[J].中国出版,2007(2):34-36.

  ? 徐培武.内外兼修 超越自我—浅谈新媒体时代党刊的应对策略[J].新闻战线,2009(9):85-86.

  ? 卢胜金.导向正确 特色鲜明—全国地方党刊发展走势[J].编辑之友,1998(4):17-18.

  ? 张海林.党刊如何更具亲和力—谈党刊的创新途径[J].出版发行研究,2006(12):68-70.

  ? 郑诚.移动互联网与党刊创新良机[J].中国记者,2011(9):57.

  ? 胡永球.党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记者,1994(4):5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