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

时间:2023/11/9 作者: 现代出版 热度: 21130
胡芳 田香凝

  关键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国家战略

  课题: 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四新”建设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新闻与传播教学改革创新”(202110033001)

  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2.02.006

  当今世界,中国与全球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和密切,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与此同时,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甚,国际格局纷繁复杂,人类文明交往面临新的困境。如何在世界传媒格局变革中抢占先机,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成为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重大课题。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将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性高度,他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立场坚定、视野宽广、本领高强的国际传播人才是做大做強国际传播、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关键所在。在战略急需、技术变革和理念升维的多重压力下,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尤其是面向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又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专门人才,这是亟待学界思考和回应的重要命题。

  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高等教育起步于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我国自1982年起正式开始在一些高校开设国际新闻本科专业。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对于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和培养目标也在与时俱进,并取得了一系列有益成果。然而,适应新形势下国家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还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为此,本研究试图考察、分析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根据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现实需求,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当前国内关于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从宏观视野出发,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目标和意义进行解读和阐释。制度发展、社会变革和媒介技术演变是助推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三种力量,这意味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进入21世纪以来,学者们通常将2009年和2021年视作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节点。2009年,我国在战略层面制定了“建设覆盖全球的国际传播体系”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政府部门联合六大主流媒体制定了培养“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方案,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自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21年,着眼于世界的深刻变革与调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31”重要讲话。程曼丽(2021)认为,“5·31”重要讲话为我国国际传播实践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国际舆论环境下,如何将战略谋划融合进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一项与时俱进的时代工程,要在国家发展的宏观大局中定位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路径。

  第二,着眼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实践,梳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机制创新上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西方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例如,王春枝(2013)认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在多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学科背景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戴佳,史安斌(2014)提出培养理念缺乏前瞻性、培养模式尚未形成范式;雷跃捷、罗雪(2015)提出当前“泛专业化”体系较为薄弱、“跨媒体”实践平台缺乏;曾祥敏、余珊珊(2021)认为,在新文科建设的新要求下,教学体系开发、学科体系更迭、生源师资状况等矛盾亟待解决。

  第三,对比国内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探索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高晓虹、赵希婧(2018)认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确立新时代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坚持党性原则和中国立场放在首位。学者们还从建制、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例如陈博菲(2019)提出建设以思想教育、学术竞赛、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创业创新为主的第二课堂,姜飞(2020)认为要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体系进行定位区分,张红梅(2021)提出要打造跨专业,跨中外,跨高校、政府、媒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国外关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对应概念和研究并不多。通过对外文相关文献的爬梳与分析可知,国外学界对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研究整体上围绕“世界范围内如何构思和发展最好的教育”这一中心命题展开,从多元语境下的案例实践与实证数据出发,较为集中地探讨了教学课程设计、培养模式创新以及当下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等问题。在课程设计上,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学院课程模板》(2007)与欧洲新闻培训协会发布《塔尔图宣言》(2013)以来,强化同新闻业的互动、强化新闻学子的专业能力成为新闻课程发展的关键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教学医院”(teaching hospital)与“创业型新闻教育”(entrepreneurial journalism education)两种全新的课程提升路径得到关注并引发思考。前者旨在将学生课程整合进由专业新闻记者成立但设在大学内的新闻工作室,以综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伦理敏感度;后者则着眼于新闻业的自由职业者这一行业新兴群体的壮大,在课程设置中鼓励学生更多地掌握自我创业,独立运维、营销新闻产品的能力。在培养模式上,Solkin对近20年内所发表的超过300篇各类研究文献进行主题分析,指出在媒体生态大变革、大变迁的当下,传统的单一教授课本理论知识的模式正在受到改良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冲击。改良主义模式以未来为导向,注重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让新闻学子有足够技能储备来应对实际工作环境中来自各方面的复杂竞争和挑战。激进主义模式则基于文化研究理论及批判教育学,寻求另外发展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使新闻学子在学习与实践中更具批判意识,从而不仅能够简单地适应商业与技术的变迁,更能在变化的政治与文化环境中有更强的适应与发展能力。在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上,国外研究者认为政治极化、数字技术的勃兴以及新媒体经济的侵蚀使得新闻教育在从保持公众信任到维持财务收入,再到生产高质量新闻等多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提出十项核心原则以引导并重振国际新闻教育。此外,全球范围内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中的南北不平衡问题也是当下的重要挑战之一。针对西方新闻教育范式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性地位,部分学者强调必须重视与思考教育法如何同不同民族、文化与历史经验相协调适应。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学者开始关注新闻教育的本土化适应与发展,通过在地实践与数据分析,积极探索去西方化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

  整体而言,已有研究更多集中在人才培养的现状勾勒、问题梳理和中外经验对比层面,虽然学界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方向与目的上基本达成共识,但相关体系构建和具体路径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具体路径进行探究。

  二、探索后备人才对接国家战略的问题

  国际传播教育如何在培养过程中即面向国家战略,引导后备人才在毕业后进入主战场,成为主力军,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素养的锻造,更是在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引导。长期以来,我们不得不看到,有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毕业后,由于多种原因,更因为自身的选择,没有进入我国国际传播一线。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学生们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家国情怀是保障国际传播正确方向的基础,让他们积极投身国际传播一线是战略急需。为此,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注重培根铸魂,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探索培养规模化、体系化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队伍,引导学生进入主战场,成为主力军。

  (一)培养爱国情怀,筑牢国际传播人才的思想基础

  在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让这批人才坚定正确的传播立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将思政教育贯穿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

  在养成教育上,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国际新闻传播高等教育都应当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作为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并组织学生参观新华社社史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让他们了解我国主流媒体的光辉历史和新闻人的责任使命,帮助他们系好“第一粒扣子”。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新闻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开设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课程,结合党的政策主张、国家的发展大势和最新的新闻实践案例,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课堂,让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入脑”“入心”。

  在结合实践筑牢思想上,要充分引入业界师资,立足国情教育讲座、“好记者讲好故事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党政机关、主流媒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定期为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授课,嫁接理论研究与一线实践,向学生讲解国际传播中的热点现象和前沿问题,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新闻职业道德,进一步提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二)贯通本硕博层次,回应国际传播的战略需求

  在新形势下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传媒人才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既要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和沟通能力,还要熟练掌握采、写、摄、录、编和新媒体运营技能,更要深谙国际传播的规律模式,能够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同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我国传播战略,更要求构建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在理论、战略、实践等方面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升维。

  因此,为了保障我国国际传播事业的多元人才需求,高校亟待在纵向和横向体系建构上进行开拓,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差异化培养。本科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新闻传播基础素养、跨文化沟通技巧和全媒体业务技能;硕士教育要更注重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博士教育则应更重视研究型人才的培育,引导学生致力于创新国际传播的研究范式,构建国际传播的学术话语体系。

  只有构建覆盖本、硕、博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高效率、大体量、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让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在“质”和“量”上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满足国际传播战略急需。

  三、探索因应全媒体传播的发展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让全球的传播生态格局急剧变革,国际传播的理念、方式和渠道也在不断革新。我国高校需要积极适应全媒体传播的趋势与规律,创新教学体系,拓展教学场景,协同各方资源,推进国际新闻传播教育。在这一方面,整合国内、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资源,打造协同创新路径,在思想和能力培养上实现两个方向的融通,是重点探索的命题。

  (一)搭建课程体系,专业教学与实践项目互促互动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需要站在行业前沿,搭建因应全媒体传播发展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媒体融合、视听编辑、计算机编程等跨学科的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既掌握采、写、摄、录、编的本领,又具备创意策划、融合编创、交互设计、新媒体开发等全媒体技能。值得指出的是,专业教学不能止步于课堂讲授,更要以特色实践项目为托举,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技术工具和方法技能运用到真实情景中,实现从作业到作品再到产品的成果创新。

  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2017年首创了“光明影院”无障碍信息传播项目,师生志愿者团队通过在电影声音空白处插入解说词,为视障人士制作无障碍电影,并深入全国的盲人学校、贫困地区进行公益放映,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推进无障碍电影制作的体系化、标准化生产,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了“媒体融合传播实践”课程,讲授融媒体时代影视作品制作的基本原理、技术要求和传播特点。课程整合了理论教学、实验室实操和推广传播实践三大板块,让学生既能了解媒体融合的发展态势以及无障碍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写作、配音、剪辑、混音、后期特效等融媒体传播专业技能,还能在深入基层的公益推广和调研中体察国情社情。

  可以看到,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项目的互促互动,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公益情怀教育、文化传播教育的同频共振,强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使命担当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拓展教学场景,激活校内、校外资源

  为了让教育教学活动抵达更加多元的场景空间,各高校也要积极利用各类平台,盘活各种资源,为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學习环境。

  在校内方面,要积极利用科研教学平台资源。例如,中国传媒大学便依托“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平台,连续12年开展“新闻八通线”(News Batong Line)等全媒体实训项目。学生利用录音棚、演播厅和实验室资源,自主完成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出镜报道、剪辑制作的新闻采编全流程,并根据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特点,将国际新闻作品包装为多元样态进行推送,作品成果由专业教师定期点评。这样的校内实训,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传统视听新闻的制作技巧,也能自主探索新媒体传播规律,培养互联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想要学、有目的地学。

  在校外方面,要积极建立产教融合性专业实践基地,搭建政、学、研、媒一体的全媒化人才培养平台。目前,我国许多高校与主流媒体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践,让他们在实战中打磨全媒体报道、新媒体编创、数字媒体交互设计、社交平台传播等能力。利用这些平台资源,高校还可以尝试在国际传播一线进行现场教学,例如组织学生观摩主流媒体新闻现场、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等,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国际新闻的全媒体报道流程,探索融“授课、体验、感思”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也要努力打破课堂的时空边界。中国传媒大学便创设了“全球连线”课堂,让在校学生与优秀校友云端交流,实现育人理念的传承。每年的“全球连线”课堂,都会邀请派驻在全球五大洲的中央媒体记者与国内课堂连线,嘉宾们跨越12个时区,向学生讲述在不同国家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中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体会与经验。这样的连线课堂,让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能够身在教室,放眼全球,了解到最新的外交形势、传播趋势、报道实例,进行全媒体融合实践,有助于他们成长成才。

  四、探索打造复合能力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型人才便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速,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超越“新闻+外语”的简单拼接,进一步向全媒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转变。这意味着,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扎实的语言能力、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卓越的创新意识,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也要积极探索复合人才的培养路径,以专业教育和语言教学为基础,以社会调研和实践创新为抓手,以对接社会需求和国家战略为导向,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专多能、知行合一”的复合型人才。

  (一)引入国际师资,拓宽知识结构和学科视野

  推动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与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交流合作。新闻传播院校应注重打造跨学科、跨区域的国际化师资队伍,通过营造开放、对话、共享的文化氛围,涵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

  依托媒体融合与视听传播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融媒体创新引智基地等重要引智平台,中国传媒大学积极引入优质海外师资和国际教育资源。自2015年起,中国传媒大学发起了“跨越巴别塔:海外大师名家短期驻校计划”,邀请了50多名世界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和在传媒实践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业界大师,为国际新闻专业学生开设2—3周全英文专业课程,通过语言、国际关系、传媒前沿、特色实践等全方位的集中培训,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建立起信息共享、人员交流、科研问题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突出学以致用,外语教学融合专业教育

  语言能力是国际新闻传播人才从事相关工作的基础,外语水平直接影响国际新闻的传播效果。为了更好地磨炼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技能,外语类院校、传媒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在校内设立跨院系的人才培养试验区。例如,可以尝试打造跨学院的多语种实验班,由新闻传播院系和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共同培养学生,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和新闻传播理论实务的学习结合起来。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发音,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坚忍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发起晨读计划,并将晨读表现计入平时成绩,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还要紧跟新时代的国际传播需求,加大国际传播战略分析、国际关系研究等内容的教学比重,打造双语特色课程,实现语言能力、专业知识与思维培养的一体推进。

  (三)践行知行合一,推进国情教育和海外调研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养成、情怀的培育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而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与国际新闻传播专业紧密结合的调查实践贯穿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体察国情、了解世情,在植根中国、放眼世界的实践中加深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理解,在社会调查与新闻作品采写中提升思想水平与专业能力,真正做到脚上沾泥土、作品有温度、心中有方向。

  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国情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和国家发展前沿。采用多走、多看、多观察的体验式现场教学,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中国国情、百姓民生和行业现状,并通过实践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质。在实践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们根据所见所感进行调研报告撰写和全媒体新闻作品制作,以实际成果服务国家和社会。

  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开阔国际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全球视野。目前,许多高校都开展了针对国际新闻专业学生的海外实践培训,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强化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海外大学课程、社会文化采风、媒体机构讲座、驻外使馆座谈等诸多形式多样的环节,让学生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历史和传媒生态的了解,并深化理解国际传播的角色使命。

  (四)创新融媒实践,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

  《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新文科建设要紧扣国家软实力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新需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深入融合。在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下,我国高校要以守正创新为原点,将媒体融合的观念和思维融入教育教学,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大胆革新。

  例如,中国传媒大学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了以教师为带头人、以学生团队为核心主力的协同创作模式,通过创作多语种融媒体作品,真正助力我国国家形象传播与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师生团队得到了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的片方授权,对该作品进行了配音译制。经过海外推广,译制作品在28个国际媒体平台播出,覆盖近30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20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又如,从2021年立春之日开始,师生团队开始在光明日报推出多语种融视频系列作品《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华文化》,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翻译和配音,不仅在实操过程中进行了专业的翻译教学,还推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中英文作品已经发布的媒体平台包括光明日报App、光明日报公众号、阅读公社公众号、孔子学院公众号和Twitter等。再如,为庆祝建党百年,师生团队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我们正青春——百年大党里的年轻人》系列短视频,并译制成25个语种在海外同步播出,海外社交平台总播放量超过5000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风貌。

  可见,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需要打破人才培养与国际传播战略需求之间的壁垒,让学生的创新作品可以直接为国家大局和社会发展服务,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样的探索和尝试,不仅可以提升国际新闻传播的教育实效,也开启了面向全媒体时代的新文科拓展之路。

  五、结语

  面向国家战略,我国国际新闻传播教育需要不断探索凸显中国特色、适应全媒体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高度的人才培养体系:扎根中国大地,以多元实践培育学生家国情怀;顺应媒介变革,以融合创新塑造学生全媒体能力;面向国家战略,建强多层次的国际传播专门人才队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战略高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需紧跟国家传播战略,让学生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深刻理解技术赋能下的融合传播,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真正成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有用之才。从这个角度而言,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融合性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性,还急需更务实的路径、更前瞻的视野、更具戰略性的高度,以完成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