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延续隋唐五代图书事业,从所灭各国中继承和收集了各类图书。“宋初,三馆得后周藏书万三千余卷。后来,三馆、秘阁各有书四万卷上下。”尽管如此,皇帝和大臣仍然觉得官府藏书数量不够,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访求图书,以增加官府书籍数量。有宋一代,上至皇帝,中至大臣,下至百姓,形成了一股勤学读书的良好风气,“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本文主要通过对皇帝所下访书的诏书、大臣所上访书的奏书等第一手材料,揭示宋代官员对书籍这一知识、思想传播媒介的重视,管窥整个宋代图书传播的生态,以及宋王朝通过官方文件形式,访问天下书籍,从源头控制信息传播,进而巩固政权,实现国家治理。
一、皇帝下诏访书
宋朝建立以来,崇文重教,兴文抑武,实行文官制度。“艺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太宗、真宗其在藩邸,已有好学之名,及其即位,弥文日增。自时厥后,子孙相乘,上之为人君者,无不典学;下之为人臣者,自宰相以至令录,无不擢科,海内文士彬彬辈出焉。”“文官制度促成了出版政治制度及出版文化制度的制度化,并使得出版制度与国家制度一体化。国家政治及文化与书籍出版媒介实现了制度化联姻。”文官制度与出版制度的实行,最终是为了管理国家。“宋代诸帝以天子之威,躬亲示范,在访书、征书……方面不遗余力,将之作为实行文治的主要方略。”宋朝皇帝注重对书籍的访求,亲自撰写诏书,搜访目录书上所缺书籍。比如,太平兴国九年(984)正月壬戌,宋太宗下诏访求三馆所缺书籍:“国家勤求古道,启迪化源,国典朝章,咸从振举,遗编坠简,宜在询求。致治之先,无以加此。宜令三馆所有书籍,以《开元四部书目》比校,据见阙者,特行搜访。仍具录所少书于待漏院,榜示中外。若臣僚之家有三馆阙书,许上之。及三百卷以上者,其进书人送学士院引验人才、书判,试问公理。如堪任职官者,与一子出身;或不亲儒墨者,即与安排。如不及三百卷者,据卷帙多少优给金帛。如不愿纳官者,借本缮写毕,却以付之。”以《开元四部书目》比对,如果书目上有,而三馆又缺的书籍,就把书目向社会公开,向社会访求。并且根据所献书籍数量来任命官职和奖励金帛。在这里,书籍数量是以三百卷为限,来实行奖赏。
宋真宗在咸平四年(1001)十月二十七日也下过类似诏书,以开元之旧目比对,访求三馆所少书籍,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或封官奖赏:“国家设广内、石渠之宇,访羽陵、汲冢之书。法汉氏之前规,购求虽至;验开元之旧目,亡逸尚多。庶坠简以毕臻,更出金而示赏,式广献书之路,且开与进之门。应中外士庶有收得三馆所少书籍,每纳到一卷,给千钱。仰判馆看详,委是所少之书及卷帙,别无违碍,收纳其所进书。如及三百卷已上,量材试问,与出身酬奖。或不亲儒墨,即与安排。宜令史馆抄出所少书籍名目于待漏院张挂,及遣牒诸路转运司,严行告示。”
宋高宗对书籍访求更是孜孜不倦,即使在国家处于兵荒马乱、战火纷争的境况,仍然不忘对遗书的访求。当他得知四川书籍众多之时,还专门下令搜访四川书籍:“闻四川藏书甚多,宜委逐路帅臣恪息搜访,仍令提举秘书省每月检举催促。”访求书籍也是以开元旧目为基础,搜寻此目录上面所缺图书:“国家用武开基,右文致治,自削平于僭伪,悉收籍其图书,列圣相承,明诏屡下。广行访募,法汉氏之前规;精校遗亡,按开元之旧目。大辟献书之路,明张立赏之科。简编用出于四方,卷帙遂充于三馆。藏书之盛,视古为多。艰难以来,散失无在。朕虽处干戈之际,不忘典籍之求。每令下于再三,十不得其四五。今幸臻于休息,宜益广于搜寻。夫监司总一路之权,郡守寄千里之重,备谕所部,悉上送官。苟多献于遗编,当优加于褒赏。故兹诏示,想宜知悉。”“应有官人献秘阁阙书善本及二千卷,与转官,士人免解,余比类增减推赏,愿给直者听。诸路监司守臣访求晋、唐真迹及善本书籍准此。”
宋朝皇帝还对医书特别重视,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搜寻。比如,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十二月癸酉,下诏访求医书:“太医之方,以十全为上;神农之药,有三品之差。历代之议论实繁,生人之性命攸系。比令编纂,多所阙遗,宜行购募之文,用申康济之意。宜令诸路转运司,遍指挥所管州府,应士庶家有前代医书,并许诣阙进纳。及二百卷已上者,无出身与出身,已任职官者亦与迁转;不及二百卷,优给缗钱偿之。有诣阙进医书者,并许乘传,仍县次续食。”
宋太宗下诏访求学士大夫、平民百姓家藏前代医书,以二百卷为限,来实行奖赏。献书多于二百卷者,官员升官。不到二百卷者,优先给予金钱作为补偿。还给进献医书者提供驿站马车乘坐和路途伙食享用,即专车接送和包食宿。官方奖励医学书籍的进呈,促进了医学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
再比如,宋徽宗在政和四年(1114)八月三十日下诏访求方书:“其令天下应有奇方善术,许申纳本州,逐州缴进以闻。称朕好生之意。差曾孝忠就提举入内医官所编类御前所降方书,差文臣米肱,刘植充检阅官。候逐路进到奇方善术,并送本部编集,俟书成进呈,仍以《政和圣济经》为名,下国子监刊印颁行。”
从皇帝亲自下诏访求书籍这一行为来看,他们都对书籍传播,以及书籍传播所带来的文化普及活动相当重视,他们看到了书籍这种媒介在民众教化方面的重要作用。
除了皇帝亲自下诏外,还有些诏书以皇帝的名义发布。郑獬《访逸书诏》就是如此:“朕准先圣人之书不传,则后世无以见其迹,故古之网罗遗逸,虽山岩屋壁之藏,皆搜抉而出,上藏之以金马石渠之署,延阁密室之深。自仲尼之所论著,至于诸子杂说、天文地理、术数方伎、兵农之书,罔不毕集。……而遗编坠简,漫灭岁月,亡者不补,缺者不完,校其旧藏,十失四五。其令有司,具为条例,购之束帛,访于天下,庶乎淹中逸礼、汲冢之遗史、金匮之奇经、名山之秘牒,亦源源而来上矣。”
史浩《求遗求诏》亦是如此:“朕仰惟太上皇帝留神典籍,虽在艰难,不忘搜访。是以秘府所藏,几复承平之旧。乃者馆阁书目告具,朕适临幸,插架万层,籤帙溢目,益以见太上皇帝崇儒右文之盛,朕敢不袛承?尚虑四方藏书之家,或有可补散逸,亡繇来上,及其间卷轴浩繁,非给笔札不能传录者,宜检照祖宗及太上皇帝求遗书故事,令学士院降诏。”
从“先圣人之书不传,则后世无以见其迹”等语句来看,皇帝及士大夫已经明显地表现出了图书传播的意识。通过阅读书籍,后代能够还原前代的历史场景。书籍传播如此重要,因此国家就特别重视书籍的寻求与收藏工作。也正是这种工作,才使得书籍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这些流传下来的书籍,既是国家珍贵的文物资源,又是后代学者研究前代历史文化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皇帝下诏,亲自参与书籍出版活动,是对以雕印技术为基础的印刷媒介这一新兴媒介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更重要的是,通过印刷媒介的信息传播和知识传播,更加有助于皇帝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比如,宋真宗就反复指出,图书能够“区别善恶……以资世教”,“为将来典法,使开卷者动有资益也”。
当然,虽有皇帝诏书,而且还有诱人奖励,但有些时候,访书效果不一定很好,即不一定能够访求到朝廷所需书籍。比如,宋高宗就曾碰到此种情况,诏令发布后,献书甚少:“昨降指挥求访书籍,至今投献尚少,盖监司郡守视为不急,奉行灭裂,可检举申严行下。”
大臣王严也看到了民间献书不积极的现象,他在绍兴十五年(1145)《乞专行求书之政令奏》中道:“恭睹陛下比岁以来,屡下求书之令,然州县施行未称上旨。盖州县以谓文籍之事固非刑政所急,秘书之缴初无赏罚之权,是以得而慢之。臣以谓宜以求书之政令命以专行,施于四方,皆知有重臣一意总窍,则一卷之书必有受其功者,搜裒以献,当不敢后。”皇帝发布求书诏令,但是下层官员不一定就立刻遵循实施。王严见投献书籍偏少,州县官员“未称上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乞求专行求书之政令。
宋朝皇帝多次下诏,通过行政的力量,访求天下书籍,这充分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图书传播事业,想要通过书籍传播活动来影响士庶,进而以文化传播来化成天下的思想。同时,国家也会形成了一种崇儒礼士、兴教问学的良好风气。图书作为一种政治传播媒介,既是学士大夫、普通百姓了解朝廷信息的窗口,也是朝廷操控民众思想的重要工具。通过访书,既可寻到对于朝廷有利之书,又可寻到对于朝廷不利之书。特别是对于朝廷不利之书,严格把关,“诏民间摹印文字,并上有司,候委官看详,方定镂板”,通过看详,可以防止书籍泄露政治、军事机密,维护朝廷安全。
二、大臣上奏访书
除了皇帝下诏访书,大臣也经常上奏,建议朝廷求书。比如,大观四年(1110)五月,何志同在《乞访求遗书奏》一文中,就请求朝廷以庆历旧目为基准,搜寻亡逸的书籍:“《汉书》七略凡为书三万三千九十卷,隋所藏至三十七万卷,唐开元间亦不下八万九千六百卷。庆历间,尝命儒臣集四库为籍,务之日《崇文总目》,凡三万六百六十九卷。庆历距今未远也,试按籍而求之,十才六七,号为全备者不过二万余卷。而脱简断编,亡散阙逸之数寖多,谓宜及今有所搜采,视庆历旧录有未备者,颁其名数于天下,委逐路漕臣选文学博雅之士加意求访。《总目》之外,别有异书,并许借传或官给笔札,即其家传之,就加校定,上之策府。此外更有诸处印本及学者自著之书,臣僚私家文集,愿得藏之秘府者,皆许本省移文所属,印造取索。”奏书指出,希望朝廷委托各路漕臣选择“文学博雅之士”,专门访求书籍。这些文学博雅之士具备一定学识,对书籍能够起到很好的筛选和鉴别作用。如有“异书”,则可以借来抄写或者直接到藏书人家中传抄,抄完上交图书保管机构。所访书籍的范围扩大到“诸处印本及学者自著之书,臣僚私家文集”等,只要是愿意将其上交到秘府收藏,都“许本省移文所属,印造取索”。秦熺在绍兴十五年(1145)闰十一月《搜访遗书事奏》中道:“奉诏下诸路搜访遗书及先贤墨迹图画。如愿径赴秘阁投献者,并许从本所保明,依故事推赏。不愿投献者,令所在州军借本,专委见任官一员,依本下所定下册样字体传写,候岁终,据己传录申发到,取卷秩最多,缮写如法及最灭裂处取旨赏罚。及臣僚藏书之家,仍乞从本所说谕置历,逐旋关借,令所在州军差人如法送秘书省,候抄录毕给还。如遇投献到书籍,先下秘书省看详,如实系阙书并卷秩全备者,方许计数推赏。今错置欲行下逐路专委转运司,逐州军专委知通,广行搜访,仍每季具见行抄录名件用所。”也是请求朝廷访求天下书籍的奏文。秦熺建议朝廷,对书籍投献者和不愿投献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处理办法。
有些官员私藏一些特定类型书籍或者书籍善本,被臣僚知晓,他们往往也会上奏朝廷,通过官方的力量收缴、保存,以便于图书更好地传播下去。“福州故相余深,泉州故辅赵挺之,家藏《国史》《实录》善本,严州前执政薛昂收书亦广,太平州芜湖,县僧寺寄收蔡京书籍。望下逐州,谕令来上,优加恩赉。内有蔡京寄书,乞令本路转运司差官前去根取。”“眉州进士苏藻,献《苏元老文集》二十五册、柳公权等书画三轴。又彭州进士王偃献蔡襄、米芾书、黄筌、孙知微等画共一十五轴,望赐推恩。”“右迪功郎、前严州建德县主簿钱云骙家,首必关借到阙书二千九百九十余卷,望量与推恩,以劝来者。”这些奏书,要么是大臣建议朝廷搜取藏书善本,要么是已经获取,请求朝廷推恩。
当然,访求书籍也不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是有所取舍、有所选择。王钦若曾就此事上过奏章:“进纳书籍,元敕以五百卷为数,许与安排。后来进纳并多,书籍繁杂,续更以太清楼所少者五百卷为数。往往伪立名目,妄分卷帙,多是近代人文字,难以分别。今欲别具条贯,精访书籍。”
朝廷发布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征集图书,民众进献图书可以获得一定奖赏。这样,图书收藏者就会主动把自家书籍捐献出来,当图书捐献者数量多时,图书就会呈现繁杂之态。显然,王钦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上奏,请求“精访书籍”。
即使“精访书籍”,也会带有个人的主观倾向。比如,苏轼在《花蕊夫人宫词跋》中曾记:“熙宁五年,奉诏定秦楚蜀三家所献书可入馆者,令令史李希颜料理之。中有蜀花蕊夫人《宫词》,独斥去不取。予观其词甚奇,与王建无异。嗟乎,夫人当去古之时而能振大雅之余韵,没其传不可也。因录具尤者刻诸□,识者览之。东坡居士识。”
李希颜负责筛选进献的图书,其中四川花蕊夫人的一本书《宫词》,可能不符合李希颜审美标准,没有被选上。后苏轼读了此书,发现“其词甚奇”,觉得“没其传不可也”。因此,“因录具尤者刻诸□”。可见,苏轼对花蕊夫人的作品很看重,由于他的传录,该作品得以传播。同时也充分说明,个人经历、趣味、标准不同,对书籍的选择结果也不一样。
国家通过行政手段以及丰厚的奖励措施来寻访书籍,当书籍收集到一定程度时,必然需要一些整理、编辑图书的人才。臣僚也看到了此种问题,上奏选拔编书人才,以备不时之需:“古人有言,士不素养,无以重国,临事仓卒乃求,非所以尊朝廷也。臣窃以谓天下未尝乏才也,求之而后至,用之而后知耳。臣愚愿陛下考合庶言,断自圣见,更得隽伟之士,疏通之才,稍增馆阁之选。平日足以优游饬厉,缓急惟所用之,以重朝廷,不胜幸甚。”“又择明博通辨文章之士,以群居请解,刊正其缪戾,朕甚慕焉。日者尝饬有司,增葺儒林之舍,置校文之官,更为善本,以充四部。”“祖宗更五代之弊,设文馆以待四方之士,而卿相率由此进,故号令风采,不减汉、唐。近年用内臣监馆阁书库,借出书籍,亡失已多。又简编脱略,书吏补写不精,非国家崇尚儒学之意。请选馆职三两人,分馆阁人吏编写书籍。其私借出与借之者,并以法坐之。仍请求访所遗之书。”这些举措为大宋图书编辑、出版与传播储备了大量人才。
访求书籍,一般是抄写书籍目录之后,“榜之检鼓院”,通过“榜”的方式发布:“臣以职事幸预校雠,视今所藏,殊未及承平时十之一二。……仰唯陛下天纵将圣,万机余暇,留神简册。……伏望睿慈举行兴国之制,以《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参校,凡馆中所阙者,榜之检鼓院。仍照监司守令精意括访,凡臣庶所藏之书,列其目以闻。然后具秘阁所阙,委所在州县给纸札抄录。其有愿进者,卷给钱帛,而卷帙之富,则别议褒赏。臣将见秘册奥书,丛然集于阙下,诚有以副陛下右文之意。”“比降旨令秘书省以《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据所阙者,榜之检鼓院,许外路臣庶以所藏上项之书投献。尚恐远方不知所阙名籍,难于搜访抄录,望下本省以《唐艺文志》及《崇文总目》,应所阙之书,注‘阙’字于其下,镂板降付诸州军,照应搜访。”通过“榜”的形式发布书目信息,供各路、州、县官员、百姓传抄,不管怎样,传抄的形式、传播范围毕竟有限。上奏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担心“远方不知所阙名籍,难于搜访抄录”,又提议通过印刷传播来扩大信息传播区域。显然,作者已经看到了印刷传播相比手抄传播的优势。
三、结语
总之,宋朝皇帝以下诏的形式,自上而下进行传播,面向全国各个地方,征求、搜集图书;大臣通过奏书,以上奏的形式,自下而上进行传播,通过上奏,影响皇帝,进而通过皇帝颁布诏书,访求图书。正是通过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纵向传播,实现了信息在皇帝、大臣和百姓之间的流动。“信息是历朝历代决策的依据,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更是如此。对于信息的搜集、处理、掌控、传布,统治者从来不曾掉以轻心”。宋朝统治者就是如此,“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靡者,皆严谴之”。作为一种政治信息传播媒介的书籍,宋朝统治者意识到了这种媒介在传递信息、治理国家方面的重要性,通过访书的形式,逐渐形成媒介制度,并且把它制度化,以制度的形式确立下来。可以说,宋朝围绕“访书”这一活动所进行的一系列上传下达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信息传递的制度。通过控制书籍出版与信息传播,来操控民众思想,进而管理整个国家。“宋人将制度视为‘纲纪’。应该说,在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安排下,宋代对于信息的搜集汇聚方式有其独特之处。”对于书籍的搜访这样一种信息传播与信息控制活动来说,主要就是通过控制书籍传播源头来巩固和维护王朝统治。宋代官府图书的搜访与采集活动,具有显著的政治特性,是书籍与政治高度融合的典范。注释:
① 来新夏.中国图书事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11.
②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45.
③[33]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7:12 997,140.
④⑤ 田建平.宋代出版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9,127.
⑥ 宋太宗.诏求三馆阙书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47.
⑦ 宋真宗.访遗书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1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4.
⑧ 宋高宗.搜访四川书籍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0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09.
⑨ 宋高宗.求遗书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0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52.
⑩ 宋高宗.献书赏格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0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08.
? 宋太宗.访求医书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95.
? 宋徽宗.求方书药法御笔[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6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96.
?[28] 郑獬.访逸书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67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44-345,345.
? 史浩.求遗求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9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00.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1452,1 394,2 436.
? 宋高宗.申严访求书籍令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04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10.
? 王严.乞专行求书之政令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10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43.
? 何志同.乞访求遗书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33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93.
? 秦熺.搜访遗书事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9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8-19.
? 洪炎.乞令逐州献纳藏书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33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88.
? 秦熺.苏藻王偃献书画乞推恩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9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22.
? 秦熺.钱云骙家借到阙书乞推恩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95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9.
? 王钦若.请具条贯精访书籍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28-329.
? 苏轼.花蕊夫人宫词跋[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8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435. 案:“□”字,《苏轼全集校注·苏轼佚文汇编》卷五,校注者推测:“似为‘石’字”,见张志烈,等,主编.苏轼全集校注 第20册[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8 713.
[27] 吕公著.上神宗乞增馆阁之选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50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300.
[29] 吴及.乞选官编访书籍奏[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48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73.
[30] 洪遵.乞访遗书劄子[M]//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19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41-142.
[31] 向子固.乞将所阙书名镂板降付诸州以便搜访奏[M]//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93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69.
[32][34] 邓小南.信息渠道的通塞:从宋代“言路”看制度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9(1):101.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