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京召开。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水平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牵引力。继2018年召开新中国首次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后,又召开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释放出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度重视和迫切需求的重要信号。
出版业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果说国家实力有硬实力和软实力之分,那么出版业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软实力的体现,也催化着硬实力的增长。①培养出版业高层次人才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自觉进行改革创新,为中国出版业在全球竞争中形成自身优势提供人才支撑。
一、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
明确目标定位是推进改革的前提。对于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来说,其目标定位取决于面对的国际形势、行业趋势与教育态势这三个“变量”。首先,国际格局的不平衡性和复杂性加大。当前,国际政治单边主义与多极化意愿均十分强烈,经济上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相互博弈,第四次工业革命拉大了国家间高精尖科技与综合实力的差距,新冠疫情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的动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抵御动荡、应对不确定性的压舱石就是高水平创新人才,这进一步凸显了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出版行业的深度变革和不可预测性加大。传统出版与新型出版融合程度加深,版权经济特征明显,产业链持续延伸,跨界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化步伐正在加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介入……出版行业飞速发展的另一面,是不可预测性加大,用既有的理论和经验预测行业的发展面临困境。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必须打破以传授确定性知识为主的培养模式,面向未来培养人才,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引擎。
最后,编辑出版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预计突破300万②。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当时出版领域的主要矛盾是总量性的,即人才匮乏制约着出版业发展水平,为满足人民对文化教育产品的需求,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是首要任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由总量性矛盾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及高等教育领域,“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50%,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优质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更加迫切。出版领域的人才需求也从数量转向了结构质量,由对一般专业人才的需求发展为对高层次创新型、引领性人才的需求。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也有其不变之处。比如,系统的出版专业知识体系教育,严谨、开放、质疑的学术品格教育以及出版人的职业人格教育等。更为重要的是,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编辑出版教育的根本价值是为文化发展赋能,这也是编辑出版研究生教育不变的宗旨。
从“变”与“不变”出发,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在国家战略层面,为传承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供重要动能;在行业发展层面,为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和版权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个人培养层面,培育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出版人才。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从宏观的培养体系、中观的培养过程以及微观的参与主体等多维度进行探索。
二、培养体系改革:以开放为导向
着眼于国家战略的宏观视角,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培养体系改革应以开放为导向,通过完善人才培养结构、畅通研究生培养机制,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资源配置、整体运行等进行整体构架,以期实现建设与治理的双重意义。1.完善研究生培养结构
从1985年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开始设立编辑学专业开始,到2020年我国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35年的历程。1993年,编辑学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目录”;1998年,编辑出版学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印刷学院、河南大学招收编辑、出版、发行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2002年武汉大学招收出版发行学、2003年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招收编辑出版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0年,国务院批准首批14所高校招收出版硕士(专业学位)……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培养经历了层次不断提升、类别渐次拓展的过程,本硕博齐全、专硕学硕兼具的人才培养体系初步形成。人才大体可以划分为理论研究型和实践应用型两大类。目前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应用型远高于理论研究型。我国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教育体系,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对应编辑出版学学术硕士和博士,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对应出版专业硕士。从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看,理论研究型人才存在着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理论基础不够深厚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够的问题,实践应用型人才存在着具体业务基础不够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和创新应变潜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往往更注重理论研究型人才培养,对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投入程度则相对不足。如果人才培养没能准确匹配国家和行业所需,某种意义上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有必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第一,探索出版专业博士培养类别。目前我国在工程、教育、临床医学等领域有专业博士,出版专业博士尚属空白。专业博士旨在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和引领创新能力的出版业高端人才。第二,加大学术型硕博连读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将学术硕士定位于学术博士的后备人才,打通硕博连读通道,通过连贯的、长期的培养,造就具有学术创新能力、能够推动学科理论建设、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研究型人才。第三,进一步加大出版专业硕士的培养比例。一些欧美国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已经超过50%,学制多为1年或1.5年,定位于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的专业硕士虽然经过了快速发展,但还存在培养定位不清晰、与学术硕士的差异度不大等问题。经过十年的探索,出版硕士正在走向成熟。从满足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未来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将从以学术硕士为主转向以专业硕士为主。推进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培养体系在类型与规格上的结构性变革,不仅有利于精准对接行业人才需求,还有利于保证高端学术型人才的质量,从而推动知识创新和学科的发展,使编辑出版学能够早日在“学科专业目录”中拥有独立的一席之地。
2.畅通研究生培养机制
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虽然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培养机制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培养机制不够畅通、资源的开放利用度不够、培养机制运行综合效能不高,等等。畅通研究生培养机制,应着重从纵、横两个向度进行努力。纵向要发挥好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的作用。各高校的编辑出版学科依托和培养单位归属各异,有的设在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也有的设在信息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各校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往往根据既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等进行设置,因而出现了同一个专业培养标准不统一、培养重心各异的现象。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文史学科背景注重内容编辑、历史文化,经管学科背景注重发行、营销和版权经济,新闻传播学科背景则注重创意策划和传播规律。这些课程都是编辑出版学专业不可或缺的,其所占比重如何、先后次序怎样安排才更加合理,目前尚缺少相对统一的规范或引导。
编辑出版学教育至今没有形成一个指导性的核心课程体系,各校自主设立的课程方案与传播学、图书馆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识别度不高。这与编辑出版学尚未发展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互为因果:没有独立的一级学科,各异的依附学科使教指委很难围绕编辑出版学科规律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缺乏教指委的指导与统筹,各培养单位在课程体系的规范性、前沿性和针对性上就难免存在问题,这似乎已经陷入了一个循环。
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充分发挥出版专硕教指委的作用。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全国29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成立会议,出版专硕教指委位列其中。出版专硕虽然只是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一部分,但也跟其他研究生培养类别有各种互动关系,因此出版专硕教指委在专注专业硕士的同时,也可以在其他培养类别和层次上发挥一定的辐射作用,自上而下强化专业培养标准。二是探索成立编辑出版教育联盟。虽然联合体的自发性质会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但运作好了不仅可以推动编辑出版专业领域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人才培养规律,开展人才培养合作,也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共识度的人才培养规范,促进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横向要打造协同育人平台。编辑出版学专业具有鲜明实践特征与行业特色,因此必须坚持开放办学,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努力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一是要把业界资源引入育人平台。目前,国内一些高校或者聘请业界资深人士担任研究生导师或业界导师,或者邀约一线骨干进入课堂传授经验、分享思考,事实上业界资源在育人平台上的作用远不限于此。比如,西方有些高校探索成立顾问委员会,成员由一些来自业界的管理高层或业务骨干组成。与我国大多数顾问委员会实际作用虚化不同,西方高校的顾问委员会既可以为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也可以围绕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具体事项给出在地化建议,还可以在推荐师资、学生就业、企业资助等方面给予培养单位很多切实支持。
二是要面向实践提升和检验育人效果。目前,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都与出版企业保持着密切联系,出版企业为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环节提供平台和业务指导,学生则为出版企业增添了有生力量。在编辑出版学博士层次人才培养上,多数学校还是以书斋式学习和研究为主,开放性普遍不够。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大学更善于把人才培养和解决实践问题相结合。比如,成立出版研究中心,既培养博士研究生,又为出版企业、政府组织等提供咨询等智库服务。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博士生的专业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对学科的理论思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研究与教育合一”是现代大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搭建开放的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协同育人平台,使育人平台与智库建设互促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思路,值得学习借鉴。
三是要打通高校既有资源。各高校依托既有的学科资源,形成了编辑出版学人才培养特色,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注重将编辑出版学置于传播学视野中进行培育,南京大学强化双导师制、校企联合培养,武汉大学在信息资源的处理、开发与利用中突出出版发行教育,北京印刷学院侧重出版学教育及应用型特色,河南大学注重发挥长期以来的编辑学优势等。各有所长,换一个角度解读,也就意味着各有所短。总体办学实力的增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内外部条件,在各校编辑出版学教育学科基础、师资构成、硬件保障、社会资源等各有短长的情况下,打通各高校现有资源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比如北京、天津和河北教育主管部门2017年共同发布了《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京津冀三地将深化高校联盟建设,探索培养方案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事实证明,由于在制度衔接、政策配套、实施方案等方面缺乏细致而可落地的安排,该计划收效甚微。在国际教育领域,也有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度的努力。1999年,欧洲29个国家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其行动策略包括建立各国学分转移制度、鼓励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推进欧洲高校在课程开发、培训和研究等方面的校际合作等。应该说,这对欧洲教育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和各国教育资源的共享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受制于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波动、资金与制度保障不足、文化差异等因素,其只是部分实现了预期目标。这些都提醒我们,高校资源共享的设想是美好的,真正实现落地和持久发展,还需要系统的制度设计。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指令进行捏合,而是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的内在动力,既要推进资源利用的一体化,也要尊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唯此才能实现高校资源互联互通的长期性和活性化。
三、培养过程改革:以质量为统领
着眼于行业发展的中观视角,编辑出版学研究生培养过程改革重点围绕研究生招生、课程课堂、质量管理等展开。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高地”地位始终体现在“高质量”上。只有将人才培养过程聚焦于质量提升,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才能真正实现由体量大到实力强的转变。1.确保生源质量
高质量的生源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基础。当前编辑出版学的研究生招生,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知识、轻思辨,重规范、轻创新的倾向。选拔出来的学生固然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独立思考的习惯、批判思维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潜质却显得不足。囿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招生未能紧随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人才选拔的思路、手段等与行业发展存在一定脱节。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后,中国传媒大学对研究生招生进行了全面改革。主要变化有:初试笔试环节,博士生考试科目为“学术写作”和“人文社科综合”,硕士生考试科目为“主题写作”和“人文社科基础”,强化对考生学科基本功底和基本素养的考查;设置材料评议环节,加强对考生既往学业和一贯表现的考查;博士生复试设置学术答辩环节,加强对考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考查。选好“苗子”是收获“果子”的基础,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招生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研究潜质的考察,“通过从招生源头解决培养过程中的痛点”③,后续效果值得期待。
出版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复合性的特点。一方面,文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农学、法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出版物需要不同学科背景的编辑;另一方面,出版从业者还要具有语言文字、创意策划、营销推广等综合素养。因此,应特别注意选拔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特别是出版专业硕士培养更要注重生源的结构质量。
2.提升课程质量
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目前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基础性、专业性和学科交叉性课程的比例不合理,有时甚至“因人设课”;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不清晰、不顺畅;课程内容与实践、理论前沿结合度不够,因应行业发展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不够及时;课程资源有限,学生难以进行“个性化”选择等。课程体系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科知识体系转化为教学活动而做出的系统性安排。课程体系的研发、设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性,上文提到,各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因依托学科不同而各具特色,要在彰显特色的同时注意弥补短板,提供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均衡的课程体系;二是丰富性,除了必修课要保持稳定以外,要形成若干课程资源模块,尤其要注意拓展文理结合、艺技交融的交叉学科课程,使设课比达到1∶1.5左右,打造内容丰富、活而不散的课程体系;三是平衡性,要做到基础与前沿兼顾、理论与实践并举,使基础史论、实务技能、策划创意、营销管理、技术应用等相关课程比例合理,同时要注意共时性课程间的呼应关系和历时性课程间的递进关系;四是应变性,面对出版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要能够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并逐渐形成从应变到求变、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的课程设计意识。
其次要优化课堂效果。课堂学习是打好学术研究基础、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当前,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占有专业资源上已无任何优势,“给什么”成为导师的普遍困惑;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化课程资源不断涌现,这些市场机制下由团队承制的课程产品,在形式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可读性上都站在较高的起点,对高校的由单一老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挑战。
优质的研究生课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基础性,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意义在于避免“以无知去探求未知”,要能够超越识记和理解层次,进行组合运用以及延展性、批判性思考;二是要注重研究方法训练,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的研究生课程中,研究方法课程占比较高,专业课程教学也注重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并合理运用;三是要注重阅读和思考习惯的培养,阅读专业文献培养的是研究生自学能力,围绕阅读文献进行的课堂讨论培养的是研究生的独立思考习惯,只有“学而思”,才能在科研或实践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四是注重激发问题意识和创新欲望,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相互提问的研讨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高水平的问题和创新的思路,对于答案不求唯一性、标准化,而求把思考引向深入。
3.强化过程考核
过程考核是对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表现与水平进行的质量把控。通过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参与科研、论文选题和完成情况的动态评估,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选优汰劣,确保人才培养的最终质量。综观发达国家的硕博士培养,过程考核是一种有效的激励、督促和甄别机制,因为过程考核未达到标准而中断修业或被直接淘汰的比例常常达到二三成,一些特定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淘汰率甚至更高。反观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过程考核,关口虽多,但在制定标准、严格把关等方面还远不到位,没能在质量把控方面发挥实质性作用。加之不少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博士生屈指可数,进一步导致过程考核流于形式,甚至是零淘汰。淘汰机制的缺位不仅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还“造成了大学与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中国高校学位的信誉和信用大大降低”。④
近年来,诸如“翟天临事件”“天大厦大两硕士论文雷同事件”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强质量管理成为从教育主管部门到人才培养单位的高度共识。2020年9月22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杜绝学位‘注水’”⑤。2020年9月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落实落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补齐补强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加快建立以培养质量为主导的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机制”⑥。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各高校围绕“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质量保证”,出台了一些具体举措,包括关键环节考核标准和分流退出措施等,未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主体改革:以赋能为核心
着眼于培育个体的微观视角,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主体改革的重点是围绕研究生和导师这“两端”,激发主体的积极性,使其具备符合自身角色的多种能力。1.赋能学生的创新力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水平创新人才。发明新技术、探索新理论、发展新思想,这些都离不开人的“创新力”。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创新力、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一要培养学生强大的思想力,这是提升创新力的前提。前文提到,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诸多不确定性中,对出版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以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准确的判断,倚赖于一个人的思想力。因此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要能够与既有理论进行对话,甚至进行辩论与批判,这样才能真正具备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多学科知识的广度,形成思想力。
二要培养学生持续的学习力,这是提升创新力的动力。科学技术迭代的速度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也越来越多地介入出版业,编辑出版学研究生的学习目标不是掌握全部既有知识,而是形成探求未知的热情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未来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行业发展走向何方,只要学习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就能不断产生新思考、新探索,不被时代淘汰。
三要培养学生灵动的迁移力,这是提升创新力的关键。研究生教育在赋能学生创新力的时候,面临着一个先天的矛盾,即如何通过对过去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具备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一切过往皆为序章,过去虽然不完全决定未来,但却与未来有着某种逻辑关联,要培养学生从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中总结规律,运用已知去创建新的连接,将其迁移到解决各种新问题中去的能力。比如,一些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出版”“大数据与出版”等课程,这些课程不能止步于告诉学生新技术融入出版业的最新变化,而是应该让学生观察、思考技术与出版业结合的路径、契机、程度以及正负影响等规律,以便学生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灵动迁移,主动应对。
2.赋能导师的引领力
导师是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因素,《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⑦。长期以来,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上,更多地把着力点放在“受教育者”上,对作为“施教者”的研究生导师则规范多于赋能。事实上,引领力的提升不能只依靠导师的自我努力,也需要外部力量的促进。首先是以考核引导培养重心转向。当前各高校编辑出版学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的资格,多以是否有一定级别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量或质量为标准;导师育人效果的评估,也多以论文、著作等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发表期刊的级别为依据;师德师风、学术道德等虽然也纳入对研究生导师考核评估的范畴,但只要不触碰底线,基本上影响不大。这就导致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培养更多地围绕具有“显示度”的学术论文等“成果”进行,带来的积极效应是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负面效应在于对作为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不够,对其持久性、潜在性的创新素养激发不够。一些编辑出版学博士生毕业时的业务能力和创新素养无法胜任出版一线的工作,更不要说引领行业实践创新和理论发展了。
构建科学的研究生导师评价体系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现过程性,避免唯成果、唯论文的评价取向,导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过程表现,以及对学生为人为学的品格、态度等的影响同等重要;二是体现综合性,要从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多方面评判研究生导师的履职情况;三是体现多向性,将导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乃至毕业后的雇主评价等多个向度相结合。考核往往具有导向性作用,科学全面的研究生导师考核体系,能够引导导师将重心放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上,回归研究生教育育人的本质。
其次是以培养强化育人能力提升。研究生导师在育人的同时,也需要获得自我提升与发展。各高校都开展了导师培养培训,主要内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师德师风、学术道德的教育;二是关于授课技能、教学方法的培训,比如怎样制作慕课、怎样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等;三是支持导师开展高层次访学等,与国内外同行互通有无。这些固然重要,但忽视了导师作为最直接的育人者,需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规律的重要方面。
教育是一门学问,导师了解编辑出版专业领域或自身具有科研能力,却未见得能够运用教育基本规律育人。比如,编辑出版创新型人才需要掌握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习惯,需要教育规律的指导;又如,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应该是一种主动学习,如何打破授课式的单向度学习,组织开展好探究式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也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生导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规律至关重要。研究生导师准确掌握和自觉运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规律与方法,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优化研究生教学范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⑧放眼国际,一个国家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的实力与该国出版业的实力呈正相关关系,出版人才培养与出版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推力。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慢变量、潜变量,但一旦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就会转化为显变量、加速变量,对中华文化传承和“走出去”发挥巨大作用。因此,面对发展语境的深刻变化,编辑出版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其被动应变,不如主动求变,通过培养体系、培养过程与参与主体的系统改革,不断丰盈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提升其 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度。注释:
①李舒.主持人语[J].现代出版,2020(5):65.
②⑧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李克强作出批示[N/OL].(2020-07-29)[2020-07-2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7/29/c_1126301069.htm.
③中国传媒大学启动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A/OL](2020-08-04)[2020-09-30].http://media.people.com.cn/n1/2020/0804/c120837-31809444.html?from=timeline.
④刘献君,张晓明,贾永堂.发达国家杰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71-80.
⑤⑦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文件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20-09-23.
⑥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A/OL].(2020-09-28)[ 2020-09-3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28_492182.html.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