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铝盐,1926年投入应用
科学术语:氢氧化铝、铝磷酸盐

在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人们曾就百日咳疫苗中的铝盐对神经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展开激烈争论。但即便如此,在近百年的时间里,铝盐依然是疫苗佐剂的主要来源。如今,在各类新冠疫苗中,中国科兴生物研制的疫苗就含有铝盐成分。
2
马蹄蟹血,1977年投入应用
科学术语:美洲鲎试剂

鲎血即马蹄蟹的血液,它十分珍贵,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细菌侵害。从中提取的美洲鲎试剂于1977年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疫苗生产,其无害性也得到了验证。为了避免马蹄蟹物种的濒危甚至灭绝,生物学家对美洲鲎试剂采用部分提取的方法。瑞士制药企业龙沙集团在莫德纳新冠疫苗的研制中就使用了微量的美洲鲎试剂。由于合成性鱟C因子的普及替代使用,目前来看,马蹄蟹受到了保护。美国药典委员会自去年五月起便开始研究此成分在新冠疫苗中的应用,欧洲在今年1月1日也引入了该替代成分。
3
鱼肝油,1997年投入应用
科学术语:角鲨烯

鱼肝油即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富含角鲨烯。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澳大利亚Sequirus公司与中国三叶草生物制药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都用到了角鲨烯佐剂。许多参加过海湾战争的退伍军人曾在接种炭疽疫苗后,身体出现不适,角鲨烯曾被疑为引起此现象的元凶,但其无害性也在后来得到了证实。1997年开始,角鲨烯被用于抗流感的注射药剂中。此外,角鲨烯也同样存在于人体与多种动、植物(如橄榄、甘蔗等)内,但远不如其在鲨鱼体内的含量。工业上对于角鲨烯需求的倍增引起了鲨鱼保育组织“鲨鱼同盟”的强烈不安。一如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的分子微生物学教授库奎·琼所说:“目前,尚未成功合成任何可以替代角鲨烯的物质。”
4
皂树皮,2017年投入应用
科学术语:皂素

很久以前,皂皮树便被人类用来制作肥皂。皂素便是从皂树皮中提取的,其效用类似于免疫兴奋剂,可以减少应用于疫苗的抗原数量。皂素早在1925年时就被发现,但直到1964年人们才开始正式研究其功效。2017年,这种物质被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成功地应用于其研制的欣安立适疫苗(带状疱疹疫苗)中。美国诺瓦瓦克斯生物技术制药公司研制的新冠疫苗也应用了此成分,并且已进入最后的临床试验阶段。随着皂素愈发广泛的应用,它的需求量激增。皂皮树主要生长于智利中部地区。制药业和日化业的过度开发以及气候变化,都已严重威胁到了该树种的生存。为应对不时之需,智利政府已决定大量种植皂皮树,但这是否足以保护这个在地球上已存活了两千万年的古老物种呢?
5
纳米脂肪,2018年投入应用
科学术语:脂质纳米粒

脂质纳米粒于2018年首次应用于某种罕见病的基因治疗药物(即Onpattro脂质复合物)中。在辉瑞–BioNTech与莫德纳新冠疫苗中,脂质纳米粒包裹和保护着引发免疫反应的易碎遗传指令,并将其递送至免疫系统细胞内部。为防止这种微小的油状液滴降解,需要冷冻储存。德国赢创工业产品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斯特范·兰德尔说道:“脂质纳米粒是用来递送信使RNA的。但就目前应对新冠疫情所必需的疫苗生产规模来看,脂类物质的市场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6
沙门氏菌,正在研究中
科学术语:鞭毛蛋白

遗传学的发展为新型疫苗佐剂的研发开辟了新前景。即使鞭毛蛋白尚未在人类疫苗中得到应用,但关于它的研究前景仍是十分光明的。未来的研究目标是:在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刚一输入人体时即可引起免疫反应,以防其在机体内进一步扩散。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