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残冬——又过去了六年。他,更苍老了……◆ (十)夜半,琴声如泣如诉……
月挂西天,三星过午,
长安街头,传来声声更鼓。
西风凛洌,薄霜残冬,
太史书房,琴声如泣如诉……旧曲新词,节奏是那样舒缓,
低语回荡,声音是这般凄楚。
写史人望着窗外一轮明月,
满腔积愤,全都化作一曲新赋。“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
恨世上多少不平,叹人间多少风雨!
夜色濛濛,笼罩着古老京都,
往事如潮,牵动着他的肺腑。想当年受命写史,肩托朝臣重负,
只因讲几句真话,竟然身陷囹圄。
下狱三年,终生难忘奇耻大辱,
埋头著述,忍辱含愤义无反顾。“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
——宫殿巍巍,又怎能把那真理禁锢!
“时悠悠而劳劳,将遂屈而不伸,”
——芙蓉出水,岂能与那烂泥合污?劫后重逢,一代太史家破人亡,
皇恩浩荡,遍体留下伤痕无数。
说什么荣升中书耀祖光宗,
不过是辱上加辱,与那阉人为伍!“天道微哉,吁嗟阔兮……”
——君不见长安郊外,多少夜鬼在哭!
“好贵夷贱,哲之乱也……”
——君不见十字街头,正充满漫天迷雾!可笑那美丽的光圈已经破碎,
在朝犹如在牢,伴君就是伴虎。
可怜那神圣的偶像已经倒塌,
写史人洞若观火,从此要走自己的路!破灭了的,不过是那虚假的幻影,
对人生的信念,他今天更加坚固;
残缺了的,不过是那血肉的肢体,
对真理的追求,他依然毫不踌躇!忘不了一路风尘,万座山峰攀越,
犹记得一叶扁舟,万里长江飞渡。
今夜,大河的涛声又在他胸中奔腾,
壮志不减当年,更加如火如荼!长夜沉沉呵,乌云遮月,西风渐紧,
风云莫测呵,智不可恃,理不可据。
低吟慢唱,唱不尽人间的悲欢,
一曲《感士不遇》,知音今在何处?多少年了,没有弹琴唱歌。
多少年了,没有吟诗作赋。
今夜,他又仿佛回到那青春少年,
风华正茂,在把火热的激情倾注。抬头看,夜色濛濛,满天星斗如故。
这些年沧海桑田,只可惜草木已枯。
花落人亡,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
偷生忍辱到如今,只为这一部太史公书!灯下,歌声疾促舒徐,
夜半,琴声如泣如诉。
司马迁望着窗外一轮明月,
满腔积愤化作一曲新赋……◆ (十一)故友知音,肠断天涯
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阴沉的天空,正落着雪花。
汉家宫阙,银装素裹,
长安城头,一片白色的天下。顶风冒雪,远访归来,
司马迁拖着疲倦的步伐。
此刻,他一头钻进平静的书房,
又在把历史的真伪考察。一卷新的文稿已经写成,
笔呵,你能否把人们关心的问题回答?
一部太史公书就要脱稿,
竹简呵,你可经得住大河流水的冲刷?文章谁来改?诤友何处寻?
远望南天,写史人心乱如麻。
山水重重,风雪弥漫。
故友知音,远在天涯。昨夜梦中相逢,满眼泪花,
今朝推窗远望,风雪交加。
秋去冬来,一别又是三载,
花开花谢,何日共叙桑麻?手握太史笔,勾起多少思念,
推开一排竹简,激情萌发。
呵,任安贤弟,你早该回京述职,
又是大雪纷飞时,怎么还未抵达?望南天,心潮激,思念故友,
掷笔长叹,太史公饮一口浓茶。
突然间,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把他惊醒,
原来是老友家中之侍从,任安家的王二。来人气喘吁吁,递上一封书信,
司马迁急急看过,不觉咬碎钢牙。
只见他强忍怒火,听来人把冤情哭诉,
愁云笼罩,心头又顿感乌云重压。贤弟呵,你议论朝政,何罪之有?
说什么“谋反”,分明是贰师将军指鹿为马!
朋友呵,可怜你身陷天牢,被判腰斩,
如今是权势横行,哪有什么真理、王法?朝思暮念,实指望今朝把离情畅叙,
长安城里,想不到到处都飞着乌鸦。
太平盛世,眼见得一天比一天衰败,
故友知音,只恐怕从此望断天涯。路见不平,理应拨刀相助,
朋友遭难,岂能装聋作哑?
待我进宫去叩见皇上,
誓要明辨是非,把那邪恶讨伐!难呵,如今皇上养尊处优,
只喜欢阿谀奉承,听不见忠言逆耳。
想当年,李陵之祸创伤犹在,
看今朝,多少无辜披上木枷。冤狱遍地,岂能熟视无睹。
舍身救友,何惧凶神恶煞。
要学那比干死谏,冒死上殿,
为了真理,愿将满腔热血抛洒!念的是一部太史公书尚未脱稿,
此一去凶多吉少,月黑天山高路滑!
当年下狱,险些儿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今朝残年风烛,怎再禁那风吹雨打!此身何足惜,忍辱偷生心不安,
鬼域横行,写史人怎能再装疯卖傻!
“见盛观衰”,多少忧国忧民泪。
“原始察终”,一代风流太史家!前思后想,心潮起伏难平,
主意已定,司马迁顿觉豪情奋发。
旧稿收拾好,后事安排定,
为朋友,为国家,舍得一身剐……天已暗,夜已深,挥笔寄深情,
一封《报任安书》,写不尽朋友的知心话。
望远方山水重重,风雪弥漫。
叹今日故友知音,肠断天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
风还在刮,雪还在下。
冒死上书,明朝就要去叩见皇上,
为救朋友,今夜他正在加紧筹划……◆ (十二)翁婿同心,为中华留一叶青史
雪花不再飞舞,山河一片银装。
月亮露出笑脸,在把大地张望。
路边,古槐的枯枝瑟瑟发抖,
刺骨的风呵,还是这样的凉!黎明尚未到来,人们还在梦乡。
太史公的书房,依旧亮着烛光。
远处,古老的城楼呼呼沉睡,
冬天的夜呵,还是这样的长!前天,司马迁叩见万岁,
为救友,他在朝上慷慨激昂。
可恨贰师将军落井下石,
偏听偏信的武帝呵,不肯改弦更张!可怜任安刺史,已被满门抄斩,
噩耗昨天传来,满朝一片哀伤,
朋友呵,想不到当年一别竟成永诀,
不知你的冤魂,今夜流落何方?没有时间痛哭,没有时间感伤,
朝上归来,司马迁就一头钻进书房。
桌子上,一堆堆书简亟待整理,
这百卷史册,寄托着他对后世多少期望?故友不能吊唁,知音不能送葬,
忍痛节哀,写书人也并非冰冷心肠。
专心写史,就是对朋友最好的祭奠,
秉笔直书,他还要时时把那弄权的小人提防!此刻他忘了饥寒,在那里校改旧稿,
蜡烛的火焰,正映着他那消瘦的面庞。
呵,一字字,一句句,反反复复,切磋琢磨,
上下三千年,他在用历史的巨尺细细丈量?此刻有一个后生,也在那里挥笔疾书。
他终于抬起了头,哦,原来是司马迁的女婿杨敝。
为了流传后世,他在为太史公书抄写副本,
透过夜幕,此刻写史人终于见到了曙光。风在吹,月西沉,夜色茫茫,
摊开一排竹简,太史公又望着远方。
几十年心血,决不能毁于一旦,
这历史的真实,还须妥为收藏。“藏之名山”,——自信后世会有知音。
“副在京师”,——且看人间世态炎凉。
一部太史公书留下两部手稿,
老少两代人,留下一个共同的愿望。老人的心呵,在黑夜里颤抖。
片片竹简,记载着人间多少沧桑。
一卷《高祖本纪》,依然只字未改。
一篇《李广列传》,又添上李陵一章……历史的真相谁也不能篡改,
实事实录,写史人永远不会迷茫,
年轻人望着老人刚毅的神色,
一丝不苟,要把副本刻在自己的心上。这是一卷《今上本纪》,
不虚美,不隐恶,说的全是事实真相。
阿谀之辞,从来与咱太史无缘,
那一道道笔锋,正闪射着无情的寒光……一字字,一句句,校阅着自己的抄本,
年轻人呵,态度更加认真,心情更加激荡。
推开窗子,太史公抬头望了一下夜空,
对历史的褒贬,他还在细细思量。翁婿同心为中华写一叶青史。
老少携手,为后世写不朽文章,
漆黑的寒夜,两代人挥笔不停,
一排排竹简,堆积在这太史书房。刻骨的风呵,是这样地凉,
冬天的夜呵,是这样地长。
万籁俱寂,大地还在沉睡,
小小书斋,依旧亮着烛光……◆ (十三)曙光升起的早上,他含笑出京
冰棱悬挂,郊外西风凛冽,
晨光熹微,晓天一轮残月。
一轮马车在长安古道上急驶,
马蹄得得,踏碎路上多少冰雪!百花纷谢,荒山秃岭高低起伏。
衰草枯枝,一年又是寒冬季节。
赶车上甩了一个清脆的响鞭,
马蹄飞扬,正把一个高坡翻越。车上,司马迁默默地抬头远望,
了却一桩心愿,不由一阵欢悦。
曙光升起的早上,他含笑出京,
从此隐姓埋名,去追求一种新的生活!再见了,人们!不管我们是否相识,
四十五个寒署,共同的命运不可分割。
别了,京都!那渐渐远去的城楼宫殿,
四十五个春秋,埋葬了他的多少欢乐!昨天进宫,惊闻贰师将军叛变投敌,
满朝文武,一个个全都一片惊愕。
虔诚的他,忙献上百卷史册的副本,
那皇上紧紧拉住他的手,像有许多话儿要说。弄权小人的伪装,今日终被剥落,
善恶有报,历史终于分清了是非曲直,
不求封功领赏,不受皇家恩泽,
初衷未改的他呵,今早依然是不辞而别……马车在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奔驶,
人生呵,多像这小路迂迥曲折。
当年进城,他从这小路走向未来,走向希望,
今日出京,他的身影又要从这小路上消失。四十五年了,风风雨雨,何处是归宿?
四十五年了,寒寒暑暑,花开复花落!
山路崎岖呵,世上多少坎坷不平,
风云多变呵,人间多少悲欢离合……翻过一座高岭,马儿跑的更欢,
司马迁在车上,思潮像江海一样激烈。
当年进城,他还是一个十岁顽童,
如今是风烛残年,且又终身残缺。竹简笔墨,伴着他度过多少岁月,
百卷史稿,凝聚着他的毕生心血。
红日升起了,阳光是这样灿烂,
他欣慰地笑了,似乎又把一切苦难忘却……雪过天晴,蓝天是一片净洁。
冬山如睡,西风已不再肆虐。
一辆马车在崎岖的山路上急驶,
马蹄得得,踏碎路上多少冰雪!滚动的车轮留下一路烟尘,
车过三岔路口,就在路人眼中消失,
试问赶车人,今日奔向何处?
赶车人不语,车上的太史公从此不知下落……(全诗完)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