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随笔集《河远近 水深浅》(江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书名中那种独特的人生况味与沧桑感。这个书名,本是作者周文先生一篇近六万字长篇随笔的题目。那篇随笔讲述的正是一个家族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历史。
坦率地说,此前读周文先生的文字并不多。近年来陆续读到他的随笔,其文字从容而有着动人的个性,特别是近期在微信群里广为传播的多篇记人随笔,都是情感聚焦之作,绝非应景文章。这一次,承周文先生信任,将刚刚编就的文集发给我,使我得以较为全面地拜读和了解作者近年的作品。文集收录随笔五十五篇,约三十万字,内容包括当下生活的感悟、过往岁月的追记、外出游历的见闻与思考、对名家耆宿的记述与缅怀、饱含着浓郁亲情的家庭纪事以及富于传奇色彩的家族历史,等等,大都是近两三年的作品,题材广泛,文笔畅达、通脱。其中约三分之一篇幅是作者长途考察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记录,是以舟车和双脚丈量赣鄱大地写下的文字,其精神令我感佩。
人们说,随笔是最贴近写作者本真的文体。这种真实性正体现为作者关切当下、体察现实、直面生存,并能在文本中敞开心扉、捧出灵魂。
周文先生丰富的工作、生活经历,使他的文字具有许多年轻作家所不具有的优势。其笔下流淌的是生活的大河,裹挟而下的水量和气势是自然天成的,浩荡而下,奔涌不息。这避免了当下许多作者因经历、背景大致相似而产生的同质化倾向,更与那些纠结于“杯水风波”的写作有着质的区别。而且,其文字中始终蕴含着饱满的热情,既真挚坦率,又灵动从容,有时代气息。
曾以“桥之悔”为题节选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随笔《桥》,记录了作者从政生涯中的一件往事。尽管已经时过境迁数十年,人们的认识总有难以逾越的时代局限,即使是有远见的决策者也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但作者对于当年作出拆掉一座古桥的决定仍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内心的遗憾。而文中对自己面对群体事件时内心状态的坦率描写,更是极其真实,体现出作者无所讳饰的豁朗与坦诚,具有令人震撼的真实的力量。
通脱与灵动构成了周文随笔的另一鲜明特色。即便是一些篇幅和主题宏大的文本,如《河远近 水深浅》这样的长篇随笔,在其凝重、舒缓的记述之中,也不乏灵动、诙谐的段落,表现出作者生动、睿智的文风。
“感动支撑着我的行与吟。”作者总是写自己感动最深的人和事,这些曾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文字,也深深感动着读者。比较起来,我对文集第一辑的赣江调研考察系列随笔、第三辑中的怀人记人散文,还有收录第四辑中的《河远近 水深浅》等长文尤其喜爱。
沿着赣江进行的生态考察,被作者称为沿赣江的“绿色行走”。这次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的壮游,以石城为第一站,走过了赣江流域的赣州、吉安、新余、萍乡、宜春、南昌、九江七个市的近四十个县(市、区),前后“行走”时间长达四个月,最后一站是吴城。“做一回背包客,独自行走千里赣江”,豪情满怀的生态文化考察,产生了一批有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和人文情怀的高质量的随笔。
“绿色行走”自然离不开看山看水,但绝不是游山玩水。作者将徐霞客式的文人情怀与关注当下生态状况的求实调研精神紧密结合。“仰首向山,俯身向水,穿过历史的风烟,回望文化之巅”,一路考察所过之地的人文历史、当代发展,特别重点了解生态保护状况;并不辞劳苦,攀险峰、涉激流,亲身溯源—“水到底清不清、有没有浊流、如何长流长清,山到底绿不绿、有无荒秃、如何常青常绿,赣文化深厚在哪里闪光在何处、发展中要关注些什么问题?”作者通过身体力行之中获得的第一手情况,产生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与此同时,作者一路踏寻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解缙、王阳明等留下的足迹,曾经“五进湴塘,三谒杨公”,“抚摸杨氏祖祠黑乎乎(诚斋集)的家刻板”,吟咏先贤的诗文,正如作者所悟:坐在窗前捧读是一种认识,置身山水间玩味、吟诵,则别具况味。
作者亲身调研得来的思考逐渐清晰,形成了一系列富于质感的文章。这组随笔发表时间相当密集,足见作者之勤奋。
文集中收录的记人散文,以关于陈文华、刘世南两位先生的文字为代表。这些记人散文,饱含情感,诚恳、真挚,重在解读先生们的精神,书写先生们的风骨。
我特别赞同《枫叶红来菊花儿黄》文中的一段文字:“陈文华身上,有陶渊明、贾思勰的印迹,有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的影子,有斐斯泰洛齐的行状,更有焦裕禄、杨善洲的品质。然而,陈文华只是‘这一个陈文华。他是搞农业考古的,始终与乡村相守望,把自己歸于沃土,有根、有魂、有骨节、有张力。金种子撒到土地里才能生根发芽拔节开花结果,‘精英到实际中、群众中才能光闪闪亮晶晶有价值。”这段文字不仅写出了陈文华先生的独特成就和文化高度,而且凸显出先生致力于新农村建设、践行社会改造理想的示范价值。读这段文字,可知作者真是陈文华先生的知音!
作者擅用灵动之笔,把一般人眼中高深的学问家、学者,写得可亲而有趣,揭示了先生们人间烟火的一面。正是这一面,反衬出先生们的特立独行和大家风范。
如记刘世南先生,既写他的渊博学识、高洁操守和过人才情,也写先生的读书、思考、说话、写作、待人接物、生活习惯等,从这些看似琐屑的细节中,得见先生的高才大德:“刘世南先生的精神世界是由爱国、民主、科学、法治、正义、气节、忠直、诚信、仁爱、务实、敬业、奉献、悲悯、责任、担当等内核构成的,各有所本,真实鲜活。这些思想品质,紧密联系、有机统一,闪现在他的言行中,洋溢在他的著作和诗文里,叠印在他的风骨上。它们属于真善美,属于人文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相契合。因此,他的读书和学术活动才有魅力和张力。”这段文字将这位一生治学却绝非迂阔的知识分子关注社会民生的入世情怀的精神气质写得十分透辟。
文集第四辑收录的是关于作者家庭成员和家族历史的文章,灌注其中的是对亲人、故土的浓郁情愫,对时代风云与家族命运的深刻体悟,而且有着超越一般家族故事的更深的探寻、更高的视角、更开阔的视野,真可谓“笔饱墨酣”(刘世南先生点评语)。
长篇随笔《河远近 水深浅》是这一组文章中篇幅最大、时空纵深最广、涉及人物最多、故事最为复杂的,读来令人难以释卷、感怀至深。作者从家族叙事入手掀开历史帷幕的一角,将一个家族的命运盛衰放在宏阔的时代风云中加以展现,文字凝重、从容,讲述鲜活、灵动。刘世南先生曾指出其中“有时鲁智深,有时吴用”的“灵活”,以我的理解,这正是点出了作者笔墨的多变、亦庄亦谐。虽然这只是一篇“非虚构”文本,但我觉得完全是一部长篇小说的格局,有家国情怀,有时代风云,有众生命运,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几个主要人物的人生传奇堪称精彩。而那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大潮,正是通过这些具体人物的命运得到富于质感的折射。
总之,拜读周文先生的文集,时时被作者的文字所感动,随文思而起伏,被带入、被吸引。不知不觉,数十万字的文集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感觉是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为文为人两从容”是周文先生一篇文章中的句子。正如作者所说:“人的前半生写正文,后半生作注释,回首过往岁月,品咂个中况味,我也乐在其中。”我想,这段文字真切地道出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而这也是我读这部文集时最深刻的印象。
必须说明的是,这篇读后感本应在一个月前完成。但临时插进来的一个任务使我只能向周文先生提出暂缓交卷。这显然打乱了周文先生原定的文集出版计划。但他了解原因后,立即以其一贯的宽厚和信任,给我以充分的谅解。特别说明这个小插曲想表达的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从容、豁达而真诚,正是周文先生为人、为文风格的底色。而这种风范,恰是我们这个时代十分需要的。
(作者单位:江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