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以“短视频”这种流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也是当代批评应对文化变化的一种努力。文章既有对“短视频”这种新文化现象进行的“事实判断”,也有对它展开的价值判断,更可贵的是,还将这种文化现象放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進行形态学、分类学和阐释学描述。文章以传统文学批评的“文本解读”为基本方法,显示出几位作者的基本理论训练。但由于网络“短视频”这种文化现象的即时性和前沿性,传统的文学理论在它面前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必须引进一些相邻学科的理论资源,比如哲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符号学的等等。我觉得,这组文章显示出青年学人面对“文本”感受的敏锐性、方法的多样性和思维的宽广性。与其说他们的解读有多么准确,不如说他们的解读展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张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