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力部分作品索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史春秋 热度: 14868
民国时期

  翻译著作

  1、《半上流社会》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2、《我的妻》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3、《伯辽赍侯爵》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4、《社会分工论》

  商务印书馆

  民国版本

  5、《恋爱的妇人》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6、《爱》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7、《佃户的女儿》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8、《婚礼进行曲》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9、《沙弗》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10、《莫里哀全集》

  商务印书馆

  民国版本

  11、《讨厌社会》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12、《小芳黛》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13、《娜拉》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年版本

  14、《巴士特传》

  商务印书馆

  民国28年版本

  15、《社会分工论》(四) 商务印书馆

  民国28年版本

  16、《生意经》

  商务印书馆

  民国36年版本

  学术著作

  1、《论理学》

  商务印书馆

  民国22年版本

  2、《罗马文学》

  商务印书馆

  民国22年版本

  3、《希腊文学》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4、《老子研究》

  商务印书馆

  民国23年版本

  5、《中国音韵学》(上下)商务印书馆

  民国25年版本

  6、《中国语文概论》

  商务印书馆

  民国28年版本

  7、《中國文法学初探》

  商务印书馆

  民国29年版本

  8、《文字改革》

  文史丛书

  民国29年版本

  9、《语文丛谈》

  国民图书出版社民国33年版本

  10、《中国语法纲要》

  开明书店

  民国36年版本

  11、《中国语法理论》

  商务印书馆

  民国36年版本

  12、《中国现代语法》

  商务印书馆

  民国36年版本

  13、《龙虫并雕琐语》

  上海观察社

  民国38年版本

  发表作品(杂志部分)

  1、《三百年前河南宁陵方音考》

  《国学论丛》一卷二号

  2、《两粤音说》

  《清华学报》5卷l期

  3、《中国文法学初探》

  《清华学报》II卷1期

  4、《南北朝诗人用韵考》

  《清华学报》II卷3期

  5、《汉越语研究》

  《岭南学报》9卷1期

  6、《语言的化装》

  《文学杂志》1卷2期

  7、《文言的学习》

  《国文月刊》13期

  8、《介绍王了一先生汉字改革》

  《国文月刊》19期

  9、《什么话好听》

  《国文月刊》21期

  10、《字和词》

  《国文月刊》31、32期合刊

  11、《理想的字典》

  《国文月刊》33期

  12、《词类》

  《国文月刊》34期

  13、《句子》

  《国文月刊》37期

  14、《中国文字及其音读的类化法》

  《国文月刊》42期

  15、《了一小字典初稿》

  《国文月刊》43、44期合刊

  16、《大学中文系与新文艺创造》

  《国文月刊》43、44期合刊

  17、《撇帚斋读书记》

  《国文月刊》45期

  18、《论读别字》

  《独立评论》152期

  19、《论不通》

  《独立评论》165期

  20、《国家应该颁布一部文法》

  《独立评论》167期

  21、《中国文法欧化的可能性》

  《独立评论》198期

  22、《汉字改革的理论与实际》

  《独立评论》205期

  23、《语言与文学》

  国立清华大学中华书局

  24、《谐声说》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月刊》1卷5期

  25、《中国文法学初探》

  《清华学报> II卷1期

  26、《千叶勉》

  《清华学报》II卷2期

  27、《中国语法理论》

  《中山大学文史集刊》1期

  28、《汉越语研究》

  《岭南学报》9卷1期

  29、《无定代词复指代词》

  《国文杂志》民国2卷2期

  30、《指示代词》

  《国文杂志》民国2卷4期

  31、《疑问代词》

  《国文杂志》民国2卷5期

  32、《一和一个》

  《国文杂志》民国2卷6期

  33、《基數、序数和问数法》

  《国文杂志》民国3卷1期

  34、《黄侃古音学点评》

  手刻不详

  1950年以后

  学术著作

  1、《中国现代语法》

  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本

  2、《广东人学习国语法》

  华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初版

  3、《字的音形义》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年初版

  4、《虚词的用法》

  工人出版社1956年版

  5、 《汉族的共同语和标准音》

  中华书局1956年初版

  6、《广州话浅说》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初版

  7、《词类》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初版

  8、《有关人物和行为的虚词》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初版

  9、《丈夫学堂》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版(译作)

  10、《汉语史稿》上、中、下

  科学出版社1958年1次

  11、《汉语诗律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年2次印刷

  12、《古代汉语上册(一、二)下册(一、二)

  中化书局1964年3次印刷

  13、《汉语音韵》

  中华书局1963年初版

  14、《格律诗词十讲》

  北京出版社1964年初版

  15、《汉语浅谈》

  北京出版社1964年初版

  16、《古代汉语常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初版

  17、《诗词格律概要》

  北京出版社1979年初版

  18、《楚词韵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

  19、《音韵学初步》

  商务印书馆1980年初版

  20、《诗经韵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

  21、《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22、《诗词格律》

  中华书局1982年6次印刷

  23、《龙虫并雕文集》上、下册

  中华书局1982年2次

  24、《同源字典》

  商务印书馆1982年初版

  25、《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84年初版

  27、《龙虫并雕斋诗集》

  北京出版社1984年初版

  28、《中国古文法》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初版

  29、《汉语语音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初版

  30、 《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中华书局1988年初版

  发表作品(杂志部分)

  1、《汉语词类》

  《语文学习》1952年4期

  2、《词和语在句子中的职务》

  《语文学习》1952年7期

  3、《谓语形式和句子形式》

  《语文学习》1952年9期

  4、《句子的分类》

  《语文学习》1953年1期

  5、《字的形、音、义》(一)

  《语文学习》1953年3期

  6、《字的形、音、义》(二)

  《语文学习》1953年4期

  7、《字的形、音、义》 (三)

  《语文学习》1953年6期

  8、《字义》

  《语文学习》1953年7期

  9、《同义词、新名词、简称》

  《语文学习》1953年8期

  10、《古语的沿用》

  《语文学习》1953年9期

  ll、《儿和了》

  《语文学习》1953年11期

  12、《中学语法教学问题》

  《语文学习》1953年12期

  13、《范围和数量》

  《语文学习》1953年12期

  14、《范围和数量》

  《语文学习》1954年l期

  15、《人物的单位》

  《语文学习》1954年2期

  16、《人物和行为》

  《语文学习》1954年3期

  17、《能、可、会、得》

  《语文学习》1954年4期

  18、《让、给、被、叫、挨、受》

  《语文学习》1954年5期

  19、《把、拿、用》

  《语文学习》1954年8期

  20、《了、着、起来、下去》

  《语文学习》1954年11期

  21、《我从红楼梦研究的讨论中得到的一点体会》

  《中国语文》1954年12期

  22、《我、你、他、这、那、等等》

  《语文学习》1955年1期

  23、《关于汉语有无词类的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2期

  24、《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4期

  25、 《主语的定义及其在汉语中的作用》

  《语文学习》1956年1期

  26、《论唐兰先生文章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中国语文》1956年l期

  27、《语法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点》 《中国语文》1956年10期

  28、《谈谈学习普通话》

  《时事手册》1956年6期

  29、 《语法和语法教学》

  《语法和语法教学》1956年

  30、《关于词类的划分》

  《语法和语法教学》1956年

  31、《中国语言学的现况和存在问题》 《中国语文》1957年3期

  32、书评《广州话浅说》

  《中国语文》1957年8期

  33、《关于暂拟的汉语教学法系统问题》

  《语文学习》1957年11期

  34、《方言复杂能不能实行拼音文字》

  《中国语文》1957年10期

  35、《没有学过注音字母和没有学过外国文的人怎样学习汉语

  拼音字母》

  《文字改革》1957年12期

  36、《漢语被动式的发展》

  《语言学论丛》1957年1辑

  37、《为语言科学的跃进而奋斗》

  《中国语文》1958年4期

  38、《语言课程改革笔谈》

  《中国语文》1958年7期

  39、《关于文字改革问题应该经常展开辩论》

  《文字改革》1959年2期

  40、《汉语实词的分类》

  《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2期

  41、《中国格律诗的传统和现代格律诗问题》

  《文学评论》1959年2期

  42、《现代汉语规范问题》

  《语言学论丛》1959年3辑

  43、《语言的规范化和语言的发展》 《语文学习》1959年10期

  44、《关于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

  《文字改革》1960年3期

  45、《北京大学1959年五四科学讨论会汉语实词分类问题的

  报告和发言》

  《语言学论丛》1960年4辑

  46、《上古汉语人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

  《语言学研究与批判》1960年2辑

  47、《逻辑与语言》

  《红旗》1961年17期

  48、 《笔谈难字注音》

  《文字改革》1961年12期

  49、《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

  《中国语文》1962年1期

  50、《文言语法鸟瞰》

  《人民教育》1962年1期

  51、《文艺笔谈》

  《文艺报》1962年2期

  52、《中国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语文》1962年10期

  53、《古代汉语的教学》

  《中国语文》1963年1期

  54、《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文》1963年3期

  55、《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文》1963年4期

  56、《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文》1963年5期

  57、《中国语言学史》

  《中国语文》1963年6期

  58、 《先秦古韵拟测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1964年第5期

  59、《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

  《中华文史论丛》1965年第6辑

  60、《略论清儒的语言研究》

  《新建设》1965年8、9期

  61、《白话文运动的意义》

  《中国语文》1979年3期

  62、《我谈写文章》

  《新闻战线》1979年4期

  63、《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语文》1979年4期

  64、《古代的历法》

  《文献》1980年1期

  65、《汉语语音的系统性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1、2期

  66、《“本”和“通”》

  《辞书研究》1980年1辑

  67、 《古无去声例证》

  《语言研究论丛》1980年2月

  68、《积极发展中国的语言学》

  《东岳论丛》1980年3期

  69、《正字法浅说》上

  《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2月

  70、《正字法浅说》中

  《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3月

  71、《正字法浅说》下

  《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4月

  72、《在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发言》

  《中学语文教学》1980年12月

  73、《关于古代汉语的学习和教学》

  《天津师院学报》1980年5期

  74、《推广普通话的三个问题》

  《语文研究》1980年1月

  75、 《高校文改教材的发言》

  《语文现代化》1980年1月

  76、 《高校文改教材的发言》

  《语文现代化》1980年2月

  77、 《论古代汉语》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4月

  78、 《汉语滋生词的语法分析》

  《语言学论丛》第6辑

  79、 《大力开展语文教学研究》

  《教育研究》1980年3期

  80、《毛泽东诗词四首》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7辑1981年2月

  81、《唐诗三首》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7辑1981年2月

  82、《宋词三首》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7辑1981年2月

  83、《怎样写论文》

  《大学生》 1981年1期

  84、《谈谈怎样读书》

  《大学生》1981年2期

  85、《语言与文学》

  《暨南大学学报》1981年1期

  86、《词句的逻辑性》

  《语文知识丛刊》1981年1辑

  87、《汉语发展史鸟瞰》

  《语文园地》1981年1期

  88、《同源字典的性质和意义》

  《语文园地》1981年6期

  89、《谈词语规范化问题》

  《百科知识》1981年12期

  90、《关于汉语规范化问题》

  《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10期

  91、《语音分析初探》

  《国外语言学》1981年4期

  92、《漫谈中学的语文教学》

  《文化知识》1981年第1辑

  93、《中原音韵音系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1981年1次

  94、《汉语语法学的兴起及其发展》香港《中国语文研究》

  1981年2期

  95、 《关于汉语语法体系问题》

  香港《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2期

  96、《描写语言学的兴起及其发展》

  香港《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4期

  97、《建议破读字用破读号》

  《文字改革》1982年3期

  98、《说江河》

  《中学语文教学》1982年6期

  99、《词典和语言规范》

  《辞书研究》1982年4期

  100、《语言的真善美》

  《语文学习》1982年12期

  101、《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1982年6期

  102、《常用文言虚词》

  《语文学习讲座丛书》1982年6期

  103、《冒雨登黄山》

  《新观察》1983年12期

  104、《庆祝汉语拼音方案公布25周年》

  《中学语文教学》1983年2期

  105、《再论日母音值兼论普通话声母表》

  《中国语文》1983年1期

  106、《字典问题杂谈》

  《辞书研究》1983年2期

  107、《汉语语音史中的条件音变》

  《语言研究》1983年1期

  108、《音韵学二届年会讲话》 《音韵学研究通讯》1983年3期

  109、《词的本义应是第一项》

  《辞书研究》1984年2期

  110、《王力先生讲话》

  《对外汉语》1984年1期

  111、《把话说得准确些》

  《新闻业务》1984年7期

  112、《汉语对日语的影响》

  《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5期

  113、《王力吕叔湘为黑龙江省注音识字题词》

  《文字改革》1984年第5期

  114、《一项成功的教学改革》

  《文字改革》1984年第6期

  115、《诗经韵读答疑》

  《中国语文》1985年1期

  116、《京剧唱腔中的字调》上

  《戏曲艺术》1986年1期

  117、《京剧唱腔中的字调》下

  《戏曲艺术》1986年2期

  发表作品(报纸部分)

  1、《论汉语规范化》

  《人民日报》1955年10月12日

  2、《在推广普通话的宣传T作中应该注意扫除一切思想障碍》

  《光明日报》1955年10月26日三版

  3、《论推广普通话》

  《人民日报》1956年2月13日三版

  4、《谈谈广东人学习普通话》

  《南方日报》1956年3月25日

  5、《漫谈高等学校中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

  1957年6月7日七版

  6、《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优点》 《光明日报》

  1957年12月11日

  7、《向工人阶级投降》

  《光明日报》1958年5月23日二版

  8、《普通話观摩会观感》

  《光明日报》1960年8月25日三版

  9、《在语文科学中提倡百家争鸣》

  《光明日报》1961年3月22日二版

  10、《笔谈难字注音》

  《光明日报》1961年II月15日四版

  11、《关于胡子问题——答沈从文先生》

  《光明日报》1961年II月18日

  12、《古代汉语的学习与教学》

  《光明日报》1961年12月16日

  13、《诗词格律十讲》(一)

  《北京日报》1962年1月18日二版

  18、《诗词格律十讲》(二)

  《北京日报》1962年1月25日二版

  19、《诗词格律十讲》(三) 《北京日报》1962年2月1日二版

  20、《诗词格律十讲》(四) 《北京日报》1962年2月8日二版

  21、《诗词格律十讲》(五)

  《北京日报》1962年2月15日二版

  22、《诗词格律十讲》(六)

  《北京日报》1962年2月22日二版

  23、《王力著文探讨古典文论中谈到语言形式美》《光明日报》

  1962年2月23日二版

  24、《对语言讨论的一些意见》

  《文汇报》1962年3月1日

  25、《诗词格律十讲》(七) 《北京日报》1962年3月1日二舨

  26、《诗词格律十讲》(八) 《北京日报》1962年3月9日二舨

  27、《诗词格律十讲》 (九)

  《北京日报》1962年3月15日二舨

  28、《诗词格律十讲》(十)

  《北京日报》1962年3月22日二版

  29、《答读者问》

  《北京日报》1962年3月29日二版

  30、《语言和文学之间的一个交界点》

  《光明日报》1962年4月5日四版

  31、《剃头歌》

  《光明日报》1962年7月19日四版

  32、《诗律余论》(一)

  《光明日报》1962年8月6日二版

  33、《诗律余论》(二)

  《光明日报》1962年8月7日二版

  34、《诗律余论》(三)

  《光明日报》1962年8月8日二版

  35、《略论语言形式美》(上)

  《光明日报》1962年10月9日二版

  36、《略论语言形式美》(中)

  《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0日二版

  37、《略論语言形式美》(下)

  《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1日二版

  38、《诗词格律和诗人》

  《光明日报》1963年4月23日

  39、《卉代汉语编写中的一些体会》

  《光明日报》1963年10月28日

  40、《七律五首读陈毅副总理记者招待会谈话有感》

  《人民日报》1965年11月1日六版

  41、 《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而努力》

  《光明日报》1978年10月11日三版

  42、《观舞剧《丝路花雨》(诗)

  《北京日报》1979年11月11日三版

  43、《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一)》

  《中国青年报》1981年11月5日三版

  44、《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二)》

  《中国青年报》1981年11月12日三版

  45、《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三)》

  《中国青年报》1981年11月19日三版

  46、《怀念赵元任先生》

  《人民日报》1982年4月27日三版

  47、 《我是怎样走上语言学道路的》

  《人民日报》1982年6月3日八版

  48、《庆祝党的十二大召开》(诗)

  《光明日报》1982年9月2日四版

  49、《古笛新生听后感》

  《人民日报》1983年1月1日八版

  50、《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

  《人民日报》1983年8月9日三版

  51、《“其他”“其它”与“其他”》

  《光明日报》1985年8月20日四版

  52、《由”陨落”谈到语法修辞》

  《光明日报》1986年2日4日四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