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付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中小企业内外存在的种种原因,管理的发展已经落后于企业的发展需要。本文试从四个方面讨论了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战略眼光,行为短期化
没有真正的战略,行为短期化是中小企业的重大弱点,这就容易造成中小企业领导急功近利,杀鸡取卵。表现为政策朝令夕改,用人标准往往因一时一事而频繁改变,缺乏从战略出发培养核心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长远考虑。在用人观上只注重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而较少考虑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留不住人,更不能形成一支核心的管理团队。二、企业多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机制落后
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单是湖北省,中小企业由于发展时间短,地域分散,规模普遍较小,大多采用家族作坊式的管理,粗放式的经营,早已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家族式企业用人唯亲的现象十分的普遍,在心理方面经常排斥外来人,认为外来员工都不可靠,因而对外来员工产生不信任感,在很多企业主看来,自己人总要比外来人更放心。这种排他式的用人机制,使得那些家族外的员工,即使有非常好的专业技能或者管理能力,也是无用武之地,无法展现自己本身的实力。有才干的人,始终被排斥在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之外,永远也得不到晋升。这也直接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归属感,无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无法激起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企业无法进入优质的人才,由于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对于企业未来想做大、做强将是一种致命的打击。企业主们认知能力低下是主要原因,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放眼市场,这与他们本身所处的年代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的企业主学历层次不高,有些甚至只有小学文凭,具有的知识结构非常的有限,对管理理念与思想的理解还处在比较低级的阶段,无法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管理体系,在用人机制方面更无从谈起。
三、激励措施过于单一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员工的激励是企业管理里面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处于核心的地位。企业如何对员工进行激励,涉及到企业的整个制度结构与自身的文化强弱,还有整体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激励不仅仅是一个奖惩制度,同时也是组织结构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跨国公司、国内的大型企业当中由于激励制度比较健全,各种行为的奖惩都已经很好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形成涵盖内部的各项工作内容,员工应该提倡什么、抑制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都明确的十分的清楚,通过相应的一系列完整的规章制度、奖惩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所以,在这些企业当中,对于员工的激励方式是丰富多彩的,有内在,外在的,包括各种物质性的奖励,如工资、奖金、福利、津贴、等等;福利制度的奖励,如住宅补贴、交通补贴、手机话费补贴、医疗保健等等;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对工作业绩的认可与赞赏、职务晋升、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荣誉的授予、以及赢得别人的尊重等等;还有工作内容丰富化,增加工作的趣味性、挑战性、丰富化等等。员工通过对以上多样化的激励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与内在价值和意义,培养员工的忠诚度,奉献精神,发挥员工的潜能,使其可以自愿地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工作当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反观国内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湖北省的中小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式十分的单一,而且多以短期激励为主,以工资或者奖金定夺,这往往直接体现在求职者在企业的面试当中,甚至在面试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说明工资待遇如何。企业喜欢通过薪酬机制来激励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而很少会考虑到员工工作的满意度、工作内容的丰富化、以及在工作中的成就感。业绩好,老板认可,工资奖金就多;业绩不佳,老板训斥,奖金或无。这种激励方式完全过分强调了物质,认为物质奖励可以替代一切,忽视了在精神方面的激励。须不知,人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实利人,而是一种社会人,一种现实人,是一种有着各种需求的人,是复杂和高度社会化的产物,不再是旧社会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为我们揭示了人性需求的多样化。
四、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
我国的政府监管体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过渡,相应的监管体系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湖北省中小企业由于分布广、数量多、各行各业、情况复杂,东部地区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分散,各地方政府行政监管人员往往因为人员缺少、资金不足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因素,无法完全对所管辖的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监管。即使存在监管,大多也只是表面现象,象征意义更浓,无法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不能做到全方位的安全监督,更谈不上员工的监管。所以,即使省政府有针对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文件,也往往无法准确、及时的下达各地区中小企业或者中小企业不能很好的执行,让监管机制成为一个名不副实的状态。另外,少数地方政府和该地的某些中小企业联系较紧,不能很好的处理经济发展与企业安全生产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重生产、搞发展”,刺激经济增长,使地方政府更有面子。政府的大门为中小企业敞开,使中小企业安全生产处于无人可管、无人敢管的一个状态,出了监管方面的问题,政府也不会追究企业方面的责任,而是通过某些手段将事态进行平息,因而少数中小企业处于国家监督制度和相应部门的监控之外。更有政府监管人员在执法监督过程有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情况,甚至某些官员直接参与企业谋取暴利的现象,无视政府监管体系的各项规则,使监管体制成为空谈,就更谈不上去监管中小企业如何去激励员工、留住员工、用好员工了。
付 玮(1983-),男,湖北 武汉人,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现在武钢计控公司工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