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言“车祸猛于虎”,我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逐年上升,死亡数字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问题:公路发展缓慢,道路设施不健全,车辆数量猛增,特别是驾驶员素质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导致每年因交通事故的损失,可以修两到三个奥运村。就拿榆林来说吧,昔日穷山恶水的黄土高坡,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能源大开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榆林的变化日新月异,高等级公路星罗密布,车辆的数量猛增,经济发展的同进,也带来了交通事故率急剧上升,全区驾校由原来两三所增加到三十多所,教学过程中发生在场地上的事故屡见不鲜,有的学员技未学成却丧命于自己的教练车轮之下,有的学员翻车于桥下,导致车毁人残。驾校是安全的源头,只有培训出合格的驾驶员才能保障交通的安全、顺畅。“名师出高徒”,教练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学员才有提高安全素质的前提。
教学安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教学与行车安全,不出事故,而且要加强对学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学员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养成安全行车的良好习惯。教学必须安全,安全才能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安全教学是汽车教练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练中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和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给学员的心理上带来“阴影”,挫伤学员的自信心,影响教学计划的进程。“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是我们做好驾驶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而要在驾培过程中,使教练员和学员牢固树立安全驾驶意识、并在教学中落实贯彻安全驾驶的指导思想,则必须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加强教练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培养出素质优良的驾驶人,就必须有一支本身素质高观念新的教练员及管理队伍。为此,根据全国统一教学大纲和公安部91号令的精神,对教练员进行全面培训,帮助教练员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树立和贯彻以培养安全驾驶意识和文明驾驶行为为核心的驾驶素质教育理念,掌握安全驾驶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是加强行业安全教育的首要环节。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在提高自身安全意识教育重要性认识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抓好比如结业鉴定、制定教练员的教学质量信誉考核标准、营造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安全教育的良好氛围等项工作。在学驾培训全过程中发挥管理人员对安全意识教育的保障作用。
二、教练员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在教练过程中,教练员要起到安全表率作用。教练员的言行举止,对学员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教练员晚上赌博、喝酒,玩得很晚,甚至通宵达旦,第二天醉醺醺、迷瞪瞪地上车教练。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损坏教练员的形象不说,而且让学员忽略了酒后驾车的危害性。有的教练甚至不按操作要领违章操作。人常言“上梁不正下梁歪”,学员也手把手学会了违章,这无疑对安全行车是一种极大的威胁。因此要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首先教练员要以身作则,用标准的操作动作、规范得体的举止、遵章守纪的行车行为影响学员,从而起到安全表率作用。
三、加强安全与案例分析教育。教练员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的强弱,对教学工作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教练员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想让学员学会安全驾车,教练员要多运用身边生活中的实例,一些发人深省的案例教育学员。组织学生观看事故录象或亲临事故现场,讨论该事故的原因,违反了交通法规的哪些规定,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既学了法又强化了安全意识。我们要结合常见的交通违法肇事行为,剖析令人痛心的交通违法事故典型案例,使学员对大多数交通事故责任人普遍存在着的守法意识薄弱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唤起大家珍惜生命的安全意识。同时在教练员的带领下,使学生养成爱车例保的习惯,教会学员维护车辆的基本常识,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如何检查车况,排除安全隐患。学员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了,安全教学就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四、合理运用宣传贯彻强化安全教育。在人的大脑中所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的行为,即习惯性行为。但每个人形成一种意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所以牢固树立安全驾驶意识不是一两天或一两次会议宣贯教育即可,而需要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无论学员还是教练要改变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就必须首先转变自身的不良观念和意识。我们要通过强化安全教育、以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进行宣贯,促使学员领会掌握;同时督促驾校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并予落实,促使管理人员、教练员将“安全第一”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会会讲、事事讲。将“安全第一”的思想和意识反复进行灌输,使大家由习惯到自然,自觉形成安全第一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进而对安全驾驶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形成人人积极参与安全教育从源头做起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只有教练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纪观念增强了,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了,工作做细做好了,教学及管理环节环环相扣,教学安全才有保障。教练员及管理人员做到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教学相长,齐抓共管,让学员学到安全实用的驾驶技能,得到教学安全之目的。
[1]机动车辆驾驶考证管理与驾校规范化培训实务全书.
[2]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培训与管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