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武侯祠记(组诗)

时间:2023/11/9 作者: 阳光下的蒲公英 热度: 16729
彭志强

  大 门

  大门,是诸葛亮的身份证

  大匾,又是刘备的户口簿

  门前照壁,这个副本不能轻视

  在于它才是三国遗产的看守者

  照壁之外的水泥路

  就因水泥不识遗产,才吐不出远方

  反复辗轧的时间多是变形的烧饼

  解决不了问路人面黄肌瘦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汽车参与了我们的大生活

  却无法参与北伐的蚂蚁回家这类小事

  两尊石狮装聋作哑,其实是行明礼

  它们心知肚明英雄帖里寄居着小人

  无名无姓的风往往选择在路上修行

  是因方音消化之后,便不再是方音

  哪怕是误入照壁之内的风

  也得听话地在门前石梯上,蜷缩

  只有剃光头发的风

  才认得武侯祠大门,撑着汉昭烈庙的门

  尽管香火管理的蜀汉脾气依旧火爆

  清朝人打理的硬山式建筑仍然硬气

  据说它硬就硬在不怕火

  三百余年战火,真的就阻断在大门之外

  明 碑

  碑座是驮着神话的赑屃

  ——不安分的龙子

  像刘禅。反对手指高于其头,

  也反对成为不能自控的影子。

  然而反对无效。

  只要有缝隙,风就钻进去

  睡觉。我常常在大白天用虚汗

  把小枕头没有收齐的碎梦补圆。

  比如诸葛亮出师未捷的五个北伐梦。

  比如刘禅脚一悬空就丢弃的那个梦。

  将它们重新组装,

  给这块明碑留用。

  过于虚妄的传说,就交给篾条

  编织成纪念品,让真实可触摸。

  顺着赑屃仰望的年代,去了三顾园

  刘备和诸葛亮都不在,我发现

  佐料开发的三国菜,最地道的味

  是张飞在锦里呼风卖肉。

  这个张飞应是黑夜赠予。喜欢夜出。

  比我小。希望灯笼照亮他的蓉漂梦。

  二 门

  记忆毁于明朝。又清晰定格在清朝

  硬朗的硬山式建筑里

  吴英的字,刘咸荥的联,因为还暖

  成为通往刘备殿的不二法门

  春风返回宣纸,或木刻

  密集的古柏比后来的灯笼值得信任

  尽管灯笼更懂得留白,更容易发现

  死去的蟋蟀在鸣叫声中复活

  更多的背影被夜风攥紧

  才明白古柏的绿有深意

  比如做旧的船近年重蹈锦江、府河

  声声慢,且轻

  不是后浪推前浪,而是前浪推后浪

  像鱼排出污垢,呼喊水最初的名字

  碧草园

  抽掉水的木栏在布阵,

  园里的草都成了疑兵。

  在碧草园。仍然凉飕飕的风自帶皮鞭

  指挥它们,用前俯后仰解释草木皆兵

  传说,是最有黏性的糨糊

  贴上灯笼,稍显呆萌的蜀汉英雄

  一一活了过来。

  在纸上,他们也黏性十足

  因为这次的点将台

  是狗年新春的灯谜

  谜底:骨头最欢喜。

  新意就是这样,啃着有用,谜本无用

  身着汉服的女子抠出所有的谜底

  突然变得焦灼,她不断晃动袖口

  像在引风,像要收兵

  因为草丛里还有手解答不了的谜底

  武侯祠过厅

  苍柏没有走错路。

  这过厅和穿堂风就无过错。

  这里的问路人在风口问话,

  银杏、楠木们颤动的枝叶便会响应。

  恍若沏茶,有人说第一泡茶水是药

  必须倒掉,众人皆会点头。

  再回味《出师表》,我还是深感

  那一步太远,而手机里的一万步太近。

  反复咀嚼岷江水把自己送给大海这事

  方知被推向高处的浪花为何不能凌空

  三国龙门阵起伏于茶杯里,

  被茶水消费。光线一直轻盈。

  更多成都人热爱,

  在武侯祠茶楼用飞沫调兵遣将——

  杀死阻挡诸葛亮北伐路的那些人

  吹纸人可以,吹牛皮不行。

  诸葛亮之亮,亮在内心,

  没有司马昭的不二之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