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十月这个美好的收获季节,我们相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这座文学的殿堂,又一次收获煤矿文学的累累硕果。
“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自1984年创办以来,每五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对煤矿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激励了很多煤矿业余作者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同时使社会通过煤矿文学这扇窗了解了煤矿工人的奉献与甘苦。几十年来坚持不懈为繁荣煤矿文学创作,推出煤矿文学精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煤矿文学乌金奖至今走过了34个年头,它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并能持续到将来,得益于中国作协的大力支持。中国作家协会不仅对这个奖项的高度认可与支持,更是饱含了他们对500万矿工兄弟的深情厚意。
煤矿是一座文学的富矿,有着优良的文学传统。早在1927年,创造社作家龚冰庐就写出短篇小说《炭矿夫》《裁判》《矿山祭》等,成为我国描写煤矿生活小说第一人。随后,七月派作家路翎创作出中、短篇小说《饥饿的郭素娥》《卸煤台下》,老作家萧军创作长篇小说《五月的矿山》、短篇小说《四条腿的人》、康濯写出报告文学《井陉矿工》和长篇小说《黑石坡煤窑演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煤矿文学的画廊。伴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到来,一大批从矿山走出去的作家如陈建功、刘庆邦、谭谈、孙少山、周梅森、孙友田等应运而生,创作了《丹凤眼》《走窑汉》《山道弯弯》等大量反映煤矿生活的优秀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煤矿文学创作也是精品不断,新人辈出。出现了一大批在煤矿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家。煤矿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矿山走向全国,从关注矿工命运到关注国家、民族、时代、社会的命运,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和空前的丰收,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煤矿文学乌金奖不仅是煤矿文学的最高奖,更是煤矿文学的地标。它的区域在煤矿,但它的视野应该是在全国。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国煤炭行业向所有有志于煤礦文学创作者们设立的一座荣誉之碑。本届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获奖作品,充分代表了新时代煤矿文学在小说、散文、诗歌创作和评论方面的高度和水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煤矿文学反映现实、讲述煤矿故事的探索与追求,记载了煤矿的改革和变迁。我们相信,煤矿作家凭借着对煤矿这片黑色沃土的深深挚爱,一定会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扎根矿山,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煤矿文学艺术作品,让社会了解煤矿,让煤矿走向社会,从而让煤矿文学艺术之花开得更加绚烂多姿。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