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糖衣炮弹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23572
李零

  “糖衣炮弹”一词,大家很熟,因为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有一段名言:“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們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一九六四年出版的陈登科《风雷》提到“糖衣炮弹”,应即脱胎于上述讲话。

  这个词从哪里来?如何演变成现在的含义?我很好奇。

  英语“糖衣药丸”(sugar-coated?pill),pill 是药丸, 俚语可指炮弹、子弹。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他的讲话方式就是用“糖衣包裹”的方式,如用克罗齐的术语讲唯物辩证法,用涂尔干的术语讲唯物史观。他说他不喜欢把马克思主义的标签挂在脖子上,因为在反共势力强大的英国,这不但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吓跑谈虎色变的西方读者。

  日语,药丸叫丸,炮弹、子弹也叫丸(来源是汉语的“弹丸”)。承陈力卫先生告,早在一八八一年,勝山忠雄译《调剂要术》就已出现“糖衣丸子”一类说法,后来演变为“糖衣锭”。

  电影《平原游击队》,日本兵厉声喝问:“ 什么地干活?”李向阳随声应答:“卫生丸新交地干活。”意思是,我是给你们送子弹来的。他俩说的“协和语”(日本侵略中国时期在中国推行的日汉混合语),“卫生丸”就是指子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