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写影本和摹帖北窗读记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4976
刘涛

  清朝道光年间,桐城籍学者苏惇元(一八○一至一八五七)《论书浅语》说及幼童学书,分为描红字、写影本、摹帖、临写四个阶段,由易而难,循序渐进:

  童子初学,描红字二三月,写影本二年余 字形方寸及半寸者,即可用油纸摹帖,盖摹帖与影本相同,并不难也。时人所书影本,总不能有古帖之佳。如有真好影本,亦可久学也。摹熟后,再脱手临写。每日只写大楷数十字,小楷数十百字,不必过多。至十二歲后,再每月三四整日写字,以练熟快。

  “写影本”与“摹帖”都是用透明的薄纸覆在字样上影写,而底本不同:影本是“时人所书”,摹帖则是摹前代名家书迹。苏惇元所谓“如有真好影本,亦可久学”,是指习写“真好影本”的功效与“摹帖”相当。

  民国年间,学童习字犹存写影本、摹帖之法。据长辈讲,当年影本字样是单页,文具店成盒出售。

  我们“五○后”一代,小学三年级才习写毛笔字,自描红始,继而临帖。废弃了写影本和摹帖这两个事半功倍的环节,小学生的习字效果大打折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