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主页
诗词歌赋
海天散文
文学小说
情感家园
校园文学
杂文评论
心灵鸡汤
百味人生
文学交流
涉世宝典
节日征文
网络文摘
文化娱乐
个人文集
心情日记
文学社团
资源中心
小说阅读
归一云思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
小说阅读
归一云思
一点澄清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9362
℃
顷阅《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130页朱新华短文:《后事岂可作“今典”》。此文不同意汪荣祖《陈寅恪评传》讲陈老《吕步舒》诗为一九五八年厚今薄古运动中受个别学生攻击后所作。对这个争议我没有意见。现在要说的问题是汪先生的根据是一九五八年“寅恪某及门弟子”如何批判陈先生的事由,而汪先生自注谓“某及门弟子”语见《历史研究》一九五八年十月号李锦全文。
这里所引汪先生的自注与我有关,我当时任中大历史系学术秘书,是写过一篇报道《中山大学历史系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情况》,登载在《历史研究》一九五八年十期76页上(我当时是该刊通讯员)。但文中并没有谈及“某及门弟子”那段话,汪先生还说“某及门弟子”文革时曾任中大历史系主任,我一九五八年的报道,安能讲到文革时事?因汪先生在海外,难以联系,故望澄清。
赞(
0
)
下一篇
上一篇
猜你喜欢
老而不死是为蒙
七月七漫想
08-01
赞美友情的三个理由
08-01
互联网时代的羊群效应
07-24
你有“黑马气质”吗
07-24
我们的战略和策略构想
07-23
说说中美演义
推荐阅读
一辈子都唇齿相依
目送
07-25
天生万物,有美有不美
11-19
椿院百文 十篇(其二十)
04-09
纯真年代
04-08
破解
04-08
从小品《非常满意》浅谈形式主义与形象工程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