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要把人“闷死”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2175
康 甦

  古典文学注释本的出版日益增多,但也不断听到青年人发出这样的慨叹:“唉!越是需要看注释的地方,偏偏找不到注释,真是闷死人!”这倒并非过甚其词。例如《历代小说选》(青年文库)中选自张华《博物志》《二小儿辩日》一文中“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而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一段,偏偏未注明“而探汤”的“而”是“如”的通假字;《历代文选》(青年文库)中杨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琛常会宗室,陈诸宝器:金瓶、银瓮百余口,瓯檠盘盒称是。自余酒器,有水晶钵、玛瑙杯、琉璃碗、赤玉数十枚”一段中,“自余酒器”的“自”字,是很难解释的,也没注明。不少青年同志读到这里,不得不四处求助,甚至望洋兴叹!写这篇短文,并不是向“青年文库”吹毛求疵,只不过是我在翻书时顺手牵羊把它拿来作个例子说明问题。目的是在于向古典文学注释者们提出一个要求,在为古书作注时,不要漏掉困难的地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