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读《李自成纪年附考》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 热度: 11517
李一氓同志来信:“我拟有暇读些古今中外的书,写为短文,发点议论,这算第一篇。”“全年我想写六至八篇。”李老年逾古稀,仍然勤读不辍,而且将阅读心得发为文章,使我们十分感动。我们想读者也一定乐于读到李老的文章。——编者

  这是一本好书。

  书从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六)李自成一岁记起,一直记到清顺治三年(一六四六)。早一年,顺治二年(一六四五),李自成遇害于湖北通山之九宫山。好处在:

  (一)体例严密,把四十年中的明朝政治经济情况、农民起义的兴起和李自成集团的行动和设施、明清关系及清朝和各派农民武装集团的斗争都按年交待得清清楚楚。

  (二)尊重历史事实,广泛引用了许多有关明清之间野史、笔记,不专重某一书,而是互相发明,一以历史事实为准。因此,对《明史》纪传记载交互错乱之处,多所匡正。

  (三)凡是在《明史》纪传和其他野史笔记都不能说明的历史疑窦,则转而参阅地方志(省通志,县志),从这方面解决了问题。而地方志又多注重康熙刊本,以其时间较近,事实更确。

  (四)除地方志外,并参考了当时明清当事人的文集、奏疏,如吴的《柴庵疏稿》、卢象升的《卢忠肃公集》、杨嗣昌的《杨文弱先生集》等等。这种出之于当事人的疏奏记述,虽可能有自饰的一面,但总不能离开当时的历史事实过远,自较传闻可靠。

  (五)关于《附考》,更是这本书中精辟的部分。有些历史问题,无法在纪年部分容纳进去,不仅内容复杂,而且颇有争议,都附在纪年的某年之后,广征博引,从客观上说明自己对此一问题的见解。一般说来,所得结论都是比较恰当的、实事求是的。

  专心著述,用这些不大为人所看重的力气,以完成这样一本书,是不容易的。比起一些信口雌黄、羌无故实的著作,用力就苦多了,但成就亦就好多了。

  但是这本书,应该把张献忠亦包括进去,把内容稍为扩大,成为《张献忠李自成纪年》。因为在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一般时期,两个集团是紧密联系的,虽然彼此行动有时不大相关,但从这个历史时期来说,他们的斗争是一个性质,运动所给与历史的影响是一个结果,他们与明朝、与清朝的关系是一个类型,其所以失败又几乎是同一原因。实际上,《李自成纪年附考》从万历三十四年(一六○六)“李自成·张献忠一岁”起,按年都有张献忠在内。大体上篇幅再扩大四分之一,就把张献忠的事迹,全部都写进去了。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作者还得费更多的劳动在张献忠身上。既要写李自成,又要平行的写张献忠,两头兼顾,翻检历史资料,安排史实先后,就比较困难些了。

  但是我以为更重的,作者既然已经掌握了这么丰富而有条理的资料,则对于李自成本人及其集团,对于他的行动和政治、军事设施,必然有一个全面的看法。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应该有一篇关于李自成的史论,附在书后,作为总结,这才不辜负自己费了大力所集合成的完整史料。把我们的历史知识水平提高一步,这是必要的,而作者驾轻就熟是不难写出这样的史论的。

  (《李自成纪年附考》,柳义南著,中华书局一九八三年六月版,1.40元)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