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情还是贿赂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4584
王厚明

  管仲曾被绑着从鲁国押到齐国,在途中他又饿又渴,经过绮乌时向封人(边防人员)讨东西吃,绮乌的封人跪着喂他食物,很是敬重他。看到管仲感激涕零,封人就私下对管仲说:“你如果流放到齐国侥幸没有死,还被齐国任用,将要怎么回报我呢?”管仲说:“如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仍然要任命贤能的人,奖励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报答你呢?”封人听后面带怒色,怨恨不已。

  这则故事表现出管仲大公无私、任人唯贤的可贵,即使封人有恩于他,他也不肯放弃原则,值得后世称赞肯定。

  据《史记》记载,管仲临终之前,齐桓公前往探望,问他:“群臣中谁可为宰相?”管仲含糊地回答道:“知臣莫如君。”齐桓公直接说出他心目中的宰相人选来:“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儿子以讨好国君,不是人之常情,不可任用。”齐桓公又问道:“开方如何?”管仲答道:“舍弃双亲侍奉国君,不是人之常情,不能接近。”齐桓公接着问:“竖刁如何?”管仲仍然不赞同:“自宫来侍奉国君,不是人之常情,不能信任。”

  在这里,管仲又似乎看重起人情来,认为“杀子以适君,非人情”“倍亲以适君,非人情”“自宫以适君,非人情”。连续三个“非人情”告诫齐桓公对不讲人情人性的易牙、开方、竖刁不可重用。管仲的人情观是否自相矛盾呢?

  对于这一看似相悖的态度,如果盯着人情去衡量管仲做人做事的原则,容易陷入思维参照的陷阱。实际上,管仲对于封人和易牙、開方、竖刁的问题,在意的只是选人用人的标准和风气问题。绮乌的封人对管仲“跪而食之,甚敬”,看似救人于危难,却有着“将何以报我”的企图,其实是一种赤裸裸的“人情贿赂”。而易牙听齐桓公说没吃过人肉,便将自己的儿子杀了,煮熟了给齐桓公吃;开方自从到了齐国,十五年不回家探视父母;竖刁听说齐桓公后宫无人管理,就自宫后帮齐桓公管理后宫。

  这三人的所作所为看似“忠诚”,但这背后何尝不是以极端的方式对齐桓公施加一种重磅的“人情贿赂”呢?因此,并非管仲对于人情问题前后自相矛盾,而是他有着为社稷明察忠奸的原则和远见。在他看来,惯于施以“人情贿赂”的人,必然别有用心、怀有不可告人之目的,始终在算计着自己的投资回报,一旦达不到预期,就会露出狐狸尾巴。

  事实上,管仲死后,齐桓公并没有听从他的忠告,还是重用了易牙、开方和竖刁。当齐桓公病重卧床不起时,乱臣易牙、开方和竖刁正忙着另立新君改投靠山,怂恿齐桓公的五位公子互相争权,从“不爱其子、不爱其亲、不爱其身、只爱其君”的“忠臣”变成了无情无义的奸佞小人,“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现实中,这种古来有之的“人情贿赂”并未灭绝,尽管不会像绮乌封人“跪而食之”那样恶心,也不会像易牙、开方、竖刁“杀子、倍亲、自宫”那样极端,但小恩小惠的表示,时常坐坐的联系,百般夸赞的迎合,逢年过节的礼节,暗中资助的友情,帮难救急的好意,却是存在的,看似很贴心、很温暖,其实都是冲权力和利益而来。同管仲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不为虚情所动、不为伪善所惑、不为假意所误,才能始终站在公道和正义的一边。

  【原载《检察风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