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姚元之《竹叶亭杂记》里,王春亭刺史说了一件关于马的事。
某人非常喜欢骑马。他曾经买了一匹马,骑着它出了广渠门。刚一出门,前方来了一辆大车,这马看见了,长嘶一声,就横在马车前,屹然而立。套在马车上的群马见了它,都不敢前进。某人虽识马颇多,也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原因。仆人却心里有数,将衣物解下来,远远地抛给他的主人,主人接过衣物,更加莫名其妙。
那马见骑者已得到东西,迅速向前飞奔而去,深沟短壁,一跃而过,遇见推着小车的,也从他们头上跃过,一直飞跑,跑到旷野无人处,此马才停下,前蹄跪着,趴着不动,温驯无比,某人才得以从马上下来。
某人問了仆从,才知道他买的是一匹盗贼骑着用来劫人财物的马,这马已经养成习惯了。
因此,良马成贼马,近墨者黑,除了感叹,只能说,伙伴很重要,千万要慎之又慎。
唐玄宗时代,宫中遴选的马因为训练久了,会跳漂亮整齐的舞蹈,跳舞表演就是它们的职业。这些只会跳舞的马流落到民间,被征召进军队,军乐响起的时候,舞马习惯性地起舞,士兵们没见过,吓得不轻,视为异端,便用棍打马。谁知越打,舞马就认为是自己没表演好,跳得越起劲,就这样一直打,一直跳,舞马最终被乱棍打死。
动物训练久了,自然会养成习惯。《竹叶亭杂记》卷二写到象的礼节:
岁丁酉秋,入朝站班之象,行至西长安街,一象生病倒地,过了一会儿,此象全力撑跪着,向北方叩首三下,又转向西方,叩首三下,倒地死去。向北面拜,是谢恩;向西面拜,是不忘它的出生之地。
替朝廷站班的象,也是有级别的。级别不一样,享受的待遇也不一样。病象死去前,不忘礼节,除了说明它的聪明之外,也说明这是它长期接受训练的结果。
【原载《特别关注》】
题图 / 责备 / 佚 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