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儿”是个百搭词:大到宇宙范兒,小到不吃午饭范儿,都能成立。作为最佳后缀,前面既可接名词,也可接形容词、动词、短语和句子。它说白了是一种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又被众生模仿,从而产生“从众效应”,而聚众为群,群起而趋之,则最终演化为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
什么是范儿?范儿是一种精气神儿。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范儿。对内,那是人之为人、你之为你的品相、成色、器宇、分量所呈现出的一种光华;对外,则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气场一样,范儿咬合,气场不投,范儿交恶。
所以,范儿常常不是利益群体的称呼,而是对一个趣味群体的统称。刘索拉说:“活着就是为了寻找同类。”可以理解为,寻找相同范儿的人。有范儿就有粉丝。范儿不合规,必被“拉黑”,同理,你自己范儿不到位(倒范儿)就会被“取消关注”。正所谓,规格之内,必有范儿。
“范儿”是一个有穿越力、能被架空的所指,其能指之处,从历史到当代、从西洋到东土、从文化到生活方式、从精神领域到世俗领地,一切社会生活的流变,到头来都指向一个又一个的范儿,构筑着维系历史、传承文化、流转生息的动力——时代变迁,范儿永存。
儒家范儿,讲究的是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释家范儿,倡导的是众善奉行、诸恶莫做;道家范儿,主张的则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故莫与之争。
所有这些,可以构成中国人的传统范儿。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年的一抹流行色,在几度夕阳红之后,变成复古范儿、返祖范儿、前朝范儿。
在当代,“范儿”业已演进为生活方式的学问了,你甚至可以说,“范儿”是让人思考的一种生活哲学。
【原载《小品文选刊》,本刊有删改】
题图 / 网红驾到 / 祁雪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