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天底下的父母都太懂事,太为儿女考虑了。想让你回家,又怕你在路上奔波;想见到你,却说回不回都没关系。即便孤独如海,父母首先想到的还是不给你添麻烦。
综艺节目《奇葩说》有一期节目挺扎心的。辩论的主题是,父母提出要去养老院,我们到底该不该支持?乍一看,没什么可辩的,因为是父母提出的,既然爸妈愿意,那就送养老院。但是马薇薇的一番话,让我醍醐灌顶。
却说她和另外三位辩手周玄毅、黄执中、邱晨在北京合租了一套房子。有一次她爸妈来看她,宁愿住酒店,也不在她家住。原因是爸妈认为,女儿从小就不习惯跟别人一起住,如果这次他们住了她家,那其他人的父母来了也都会住她家,女儿会被烦死的。
这一段“父母式情话论”几乎让全场落泪。马薇薇也哽咽地说:“我们的父母太懂事了。”
节目中,张泉灵讲到她曾去过养老院采访,发现老人身上有股味道,就问:“您多久洗一次澡呢?”老人回答说她尽量不洗澡,因为年龄较大,还是一个人住,洗澡很容易滑倒,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她能不洗澡就不洗澡。
这个答案很意外,却不陌生。在我们向往诗与远方、追求多元生活、琢磨要不要多买一个名牌包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是不给我们添一丝麻烦。
除此之外,只要是我想要的,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上学那会儿,每年开学季都会给我买衣服,他们自己却很少买。妈妈的护肤品从来都是某个便宜牌子,却说我是大姑娘了,给我买昂贵的化妆品。毕业后,她还给我换了最新款的手机。结婚有孩子了,她非要给我带孩子,让我别放弃学习进修,害怕我和社会脱轨。
这两年“富养”一词特别流行。强调女孩要“富养”,妻子要“富养”,儿子要“富养”,但是,我们都忘了,最应该被“富养”的,不应该是父母吗?
一位作家写到,她送儿子华安去美国,站在安检的队伍外面,看着儿子一步一步地往里走,她一直在等待,等待儿子回头看她一眼,但是,儿子始终都没有回头。
如果有人问我,这一生,你一想起就心酸的一个细节是什么,我会说,就是去年中秋回家,见到我妈的第一眼。那一次,我是突然回家的,没跟爸妈说,本来是想给他们一个惊喜的。却不料,一打开门,我没有迎来意料中的惊喜,而是我妈的惊慌失措。她那时正在吃饭,见到我,紧张地把正在吃的饭菜全倒了,一边倒,一边说吃鱼啊肉啊吃腻了,想吃点咸菜。但我打开冰箱,里面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我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那时我才明白,我觉得理所当然的鱼肉俱全,都不是常态,而是父母的精心准备。而我觉得不太可能的简陋,才是他们的生活。
年轻的時候,我们总是想着出人头地,以为那样的幸福,才足够精彩。但是却未曾想到,父母在加速老去,再也等不到那些闪耀的时刻。甚至,在与时间的对战中,他们一点一点败下去,弱下去,老下去。
我们呢?
我们往往只顾冲锋陷阵,攻城略地,却忘记了身后的父母,再也走不动了。他们待在原地等着,一天一天地等着,一年一年地等着。等着我们给予回应,等着我们回家,等着我们说:爸,妈,你们辛苦了!
行孝趁此时。再晚,就来不及了。
【选自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

插图 / 养“儿”防老 / 佚 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