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揭开“洗白”转卖野味产业链面纱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2613
佚名

  

溯源:猎人进山捕猎供货



  日前,记者通过“湖北野味QQ群”联系上一名野味供货商陈升和一名野味猎人李保。他们讲述了“野味江湖”的行业内幕。

  李保家住重庆万州龙驹镇,镇上有大片适宜野生动物生存的深山老林。山头成了他的猎场。

  李保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放上夹动物的套子,第二天早上去取。他捕获的多为果子狸、豪猪、竹鼠、黄麂等动物,他们抓到野生动物后,会将货出手给野味贩子。

牟利: 一只黄麂能赚三千多元



  捕猎不需多少成本,但收益可观。

  李保把动物定好了价。有四十五元一只的野兔,九十元一只的白面狸,还有按斤卖的黄麂。就拿黄麂来说,五十斤重的要卖六十五元一斤,一只就能赚三千多元。

  他把这些货出售给供货商,供货商还会加价卖向各地的酒店、会所,甚至一些小餐馆。

  做腊肉生意的张翠花也称,她认识常年打猎的猎人,能提供各种野味。

  这个猎人叫王富贵,龙驹镇人,老家在山里。两人认识多年,张翠花说,王富贵不愁销路,很多人知道他在打猎,找他拿货。

  张翠花将王富贵叫到自己店里,与记者面谈“生意”。

  王富贵告诉记者,猎人抓野生动物,多在秋冬季进行。到了九、十月份,就有人开始放夹子,春节前是猎捕的高发期,一是这时捕猎更容易,二是此时市场需求也更大。

  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当地有什么野生动物,平时观察一下,大致会猜出动物们的活动轨迹,有时头一天放夹,次日就会捕到。

  王富贵带记者到他的仓库“验货”,他在镇上一间空房子内放了一个冰柜当作仓库。

  记者现场看到,冰柜里有七八只麂子。王富贵称,“货只能给一个人看,你看了货,哪怕是你再带人来都不能再看。”

贩卖:供货商挂靠养殖场“洗白”



  环保人士天将明告诉记者,市面上野味商贩出售的野生动物,基本都没有检验检疫证明,往往是宰杀后直接出售,“哪怕是一些从养殖场内出来的,也很少有检验检疫证明。”

  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在一些地方广泛存在,“野味產业”规模庞大。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必须同时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野生动物交易以及相关行为和活动,包括有形市场、网络交易、黑市交易、走私贩买等各种非法交易行为和活动,斩断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利益链条。据此,决定作了如下明确规定:一是强调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明确禁止捕猎、交易、运输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二是与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规定一致,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捕猎、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育的陆生野生动物的行为。三是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加大执法力度。

  【选自新华社】插图 / 跟踪销售 / 钱幼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