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向杂文致敬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029
汪金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莺歌燕舞,百舸争流。

  有人想到了风雨,有人想到了成就,而我却想到了杂文。

  七十年间,多少篇杂文振聋发聩?多少个作者顶天立地?一拨人走了,一拨人又来,一阵风刮过,一阵风再起。

  有人说,杂文老了。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它命名,至今已经一千五百多岁。从鲁迅把它推上文坛高峰,也已过去八十多年,能说它不老?

  有人说,杂文少了。报刊上的杂文少了,书架上的杂文少了。因为找不到发表杂文的阵地,写杂文乃至读杂文的人,都越来越少。

  有人说,杂文的力量弱了。你说是匕首,却没有锋芒;你说是投枪,却射不中目标;你说是银针、手术刀,而那些身患疾病的人,却不愿意让你治疗。

  有人说,杂文也学乖了。还有人公开主张,让杂文放下批评。

  但我还是喜欢杂文,因为我是一个杂文爱好者。四十年来,写了几千篇杂文,读了几万篇杂文。

  我感谢杂文,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慧眼。歌中唱道,“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让人难于“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杂文,却常常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我感谢杂文,因为它能够仗义执言。很多人不敢说的话,杂文敢说;很多人不会说的话,杂文会说。多数的杂文作者,都是思想的先行者、时代的探索者、嫉恶如仇的战斗者。

  我感谢杂文,因为它让我找到了快乐。八小时之外,总得干点什么。喝酒不行,打牌不行,唱歌不行,跳舞不行,写小说也不行。后来有朋友提醒,写杂文试试?一试,竟然上了大报。于是惊喜,这个还行。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身边的战友,有的因年长而退下,有的因惹事而倒下,有的因升官发财而放下。但依然有人在坚守,有人在加入。他们说,有落后,就有杂文;有贪腐,就有战斗。

  有一篇古文,叫《梟将东徙》。猫头鹰要搬家,斑鸠问它为什么。猫头鹰回答:“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斑鸠说:“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是啊,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搬到哪里,都会有人讨厌。

  可是,杂文坚决不同意改变自己的叫声。因为他们知道,改变了叫声,自己就不是杂文了。激浊扬清是杂文的旗帜,革故鼎新是杂文的目标;嬉笑怒骂是杂文的品格,刚直不阿是杂文的骄傲。

  1934年,鲁迅在《引玉集》后记中写了一段话:“我已经确切地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保存者,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七十年披荆斩棘,杂文奋勇当先;七十年风雨兼程,杂文前赴后继。

  七十年一路高歌,杂文声若洪钟;七十年翻天覆地,杂文烈烈有功。

  杂文青春不老,杂文砥砺前行。向杂文问好,向杂文致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