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塑料占领世界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2041
王嘉兴

  上周,在南极地区执行海洋科考任务的中国科学家有了新发现,属于“人类首次”,却让人高兴不起来。

  经过层层过滤和观测,科研人员确认,南极区域的表层海水里有肉眼不可见的塑料微粒(指直径小于五微米的微型塑料),含量甚至高于地球海洋中的平均水平。

  这还是人类首次在南极发现塑料微粒的存在。在学界,塑料微粒被称为“海洋PM2.5”。自从二十世纪初塑料被发明以来,它已经钻进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本以为少有人活动的南极地区会是最后一片净土,没想到不管我们是否发现,塑料早就攻占了那里,太令人沮丧。

  仔细想想,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塑料本就难以降解,超市里塑料袋的分解时间可能超过一千年。它们会在漫长的一生里不断分解,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钻进土壤的缝隙和地下水,在自然界中循环。

  原油泄漏、化工厂排放污水……这些直观的生态破坏总能得到人们的关注,但塑料微粒这种“隐形”的污染可能更加危险,人们甚至没有解决办法。

  去年10月,我写过一篇有关塑料污染的报道。两位专家告诉我,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已经生产了八十三亿吨塑料制品,约六十三亿吨成为塑料垃圾,其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近80%都进入垃圾填埋场或自然环境中。

  我们正在逐渐被自己生产的东西吞没。多年以后,当考古学家挖掘我们这个时代的残留物时,塑料制品可能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在过去几年里,塑料微粒总能登上新闻头条。各国科学家曾在蜂蜜、啤酒、食盐里发现含量不低的塑料微粒。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报告显示,欧洲国家72%的自来水管中有塑料微粒,连美国总统特朗普常常光顾的自家餐厅都未能幸免。

  唯一令人安慰的是,专家告诉我,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微粒对人体有害。

  我们也不是没有努力过。从2008年6月1日起,中国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只提供有偿塑料购物袋。“限塑令”执行十年来,有人质疑其效用,塑料污染也因社会的飞速变化有了新的形式。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工作单位,垃圾桶总是很快就被快递和外卖盒占满。一则近期的權威报道显示,2017年中国仅快递业塑料袋使用就高达一百四十七亿个。

  根据《中国环境报》的统计,我国每天产生的外卖垃圾约三百五十吨,能填满五十九个足球场,其实这只占中国产生塑料垃圾总量的千分之一。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塑料薄膜,渔业、水产养殖业使用的塑料制品带来的污染,都比外卖餐盒严重。

  这些塑料最后进入鱼类和海鸟的肚子,它们不断地进食,却在慢慢饿死。曾有人在一只搁浅的鲸鱼胃里找到三十个塑料袋和一团超过三十平方米的塑料布。《纽约时报》的报道称,塑料制品每年造成至少十亿只海洋动物丧命。

  记得去年,报道写到最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当时专家告诉我,在治理塑料污染这件事上,人类能做的无污染处理非常有限。这让我想到几年前,讨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时,也有科学家给出了令人绝望的结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高到了不可逆的程度,人类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延缓灾难的来临。

  【选自新浪新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