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局座登上“老赖榜”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274
阅尽

  陕西榆林市中院日前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员名单中,神木县农业局副局长杨艳赫然在列。这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人们点赞法院的铁面判案,也纷纷谴责官员的失信行为,更有不少网友质问:“这样的人还能当领导?”

  但是,与喧嚷的网络舆情相比,当地官方的反应却淡定许多。报载,“老赖榜”公布二十多天了,神木县农业局负责人还称,杨艳的事属个人行为,和单位无关。而县纪委负责人则表示,已就此事专门研究,目前还不能对其问责。上了老赖榜,只能说明其诚信出了问题,但没涉及犯罪,暂时没办法处理。

  这位副局长因何事“荣登”老赖榜呢?原来,杨艳和丈夫前些年涉及民间借贷,有一百五十万元未能偿还,被诉至法院,宣判后进入执行阶段,夫妇俩仍不清偿。而法院公告认定其失信情形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

  诚信是私德最重要的内涵。人无信不立,官无信则祸及社会,官员一旦将无信的操守诉诸权力,所带来的社会影响更为恶劣和可怕。据知情人透露,这位副局长是受丈夫的生意影响而上老赖榜,原本或情有可原,但法院认定其有偿债能力,却拒不还债,显然就是主观故意,是典型的“老赖”行为了。

  欠债不还,已然失信于人,而法院判决后仍拒不履行,则属公然的抗法。一个既信用缺失,又目无法纪的人,还适合为官、适合做公职人员吗?答案不言自明。

  在西方发达国家,官员的失信被视作极其严重的事情。两年前,英国文化大臣玛丽亚·米勒因虚报住房补贴一事经媒体曝光,而被迫辞职丢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当年差点儿被弹劾下台,其受弹劾的关键因素并非与白宫实习生的“拉链门”,而是面对公众和法官的询问时撒了谎。在注重规则的社会,官员失信就是失德,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一旦失信丑闻被曝光,用不着官方究责,自己就先引咎去职了。

  反观国内,我们的社会对于公职人员失信确实太过宽容,不仅一些官员个人常说假话,有诺不践,甚至于有些地方政府也热衷于假政绩,开空头支票。可以说,官员失信,政府失信,这是近年最为百姓痛恨之事。这种恶劣风气,该改变了!

  【原载2016年7月8日《羊城晚报·时评》】

  插图 / “老赖” / 刘娟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