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常州“毒地”之谜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435
近日,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毒地”问题被媒体报道的程度,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但如此广泛的报道,却仍然无法给人们以明晰的答案。

  包括央视在内的多家媒体报道说,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迁新址后,有四百九十三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一位学生家长收集了3月1日前共六百四十一名参加体检的学生体检单,显示身体异常的人数为四百九十三人,其中白细胞低四十一人,甲状腺结节钙化二十四人,甲状腺结节二百五十二人,甲状腺功能异常十六人,淋巴肿大或结节十人,淋巴细胞高三十人。

  如此之多的学生身体出现问题显然不是偶然的,一定与环境或水源有关。于是人们开始怀疑是与学校相邻的“毒地”在作祟。这地块曾是化工厂,去年底启动土壤修复后因散发异味而招致该校学生及家长投诉。

  但常州市官方的回应称,报道中所指出的环境指标均符合标准,生态隐患可控,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常外进行空气采样检测,检出的丙酮、二氯甲烷浓度很低;常外项目环评报告的监测数据表明,常外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未受到污染……

  同样是由专家主导的检测,常州官方所呈现的检测结果为什么与央视展示的检测结果完全不同?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一方的检测?难道有一方的检测仪器出了问题?

  先不去考究检测仪器的问题,摆在人们面前的还有另一种“检测”。实际上,常外学生已经用他们的身体做了检测。

  电子秤也是个小小的仪器,它在不良商贩手里,照样可以把八两变成一斤。因此用仪器造假,会假得更“真实”,假得更有欺骗性。

  利用现代科技和民意调查来弄虚作假是当今常见的骗人把戏。在这种把戏的障眼术中,我们就这样被民意、被代表与被相信了。

  与被混淆、被欺骗的“知情”相比,更糟糕的是人们连起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了。如果学生和家长有足够的知情权,知道学校附近的旧化工厂能放毒,他们就不会去这种地方读书;如果有足够透明、充分的监督,那么相关的环保测评就不可能轻易通过,学校就不可能建在“生态定时炸弹”旁边;如果对违规违法者有严厉的惩罚,那么逐利者就不敢如此胆大妄为了……

  然而贪婪者是不会愿意把“如果”变成现实的,因为知情权是他们获得利益的路障。

  直到病危才开始寻找病因,寻找病因又总是烟幕重重,那些掌握着权力之钥的利益群体,决定了我们的知情权总是姗姗来迟,我们的知情路总是举步维艰。

  插图 / 潜在威胁 / 佚 名

  【以上五篇作品分别选自2016年4月19日、21日、8日、29日、20日《羊城晚报·时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