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悟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491


  “说谎课”教不出

  诚实的公民

  “说谎课”绝非个别学校的问题,而是普遍存在着的。我亲身体验过“普九”工作。“普九标准”对学校的“硬件”(如图书、电脑等)配置有具体的规定。当时能达到规定的学校寥寥无几,为了验收“合格”,学校之间便相互借用,甚至向学生家里借。检查验收人员心知肚明,只要招待得好,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评选的“优质课”,是经过师生多次排练预演的(谁发言、说什么……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这何尝不是说谎作假的实践!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岂能不受影响?一边教孩子诚实守信,一边让孩子说假话、办假事。长此以往,能不出现言行不一的人格分裂者吗?早早在孩子心中播下了跳蚤,还能企望收获龙种?我们常常赞叹德国人的诚实守信、遵守规则,抱怨国人素质低下,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赞叹”和“抱怨”上,确该反思、警醒、行动了!

  (读2014年6月[上]《“说谎课”是教育之耻》)

  陆成文(辽宁)

  沃土生金乎?

  拜读文章后,我觉得看到了一幅不可言状的惨淡画面:当资源被“掠夺”得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又发现了创富的“新大陆”——脚下这块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看好了土地,于是,千方百计地拍卖,以增加财政收入;开发商更是分外眼红,不惜斥巨资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地圈占土地,让生产粮食的土地快速地生长出牟取暴利的房子;当老百姓看到土地可以快速地生钱,也义无反顾地打起了土地造钱的生意,制造出廉价的“奇葩”,进而获取超额的补偿。也别笑话农民们在土地上种水井、种房子、种大棚、种墓碑、种果树,他们也是出于无奈,如果不在开发时获取一定的补偿,怕是永远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各项保障不到位的情况下,老百姓早晚会吞食失去土地的苦果。

  沃土生金的急功近利行为,虽然可以造出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可圈可点的政绩、富不可测的房地产商,但对土地的不珍惜,最终一定会受到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惩罚。越来越多的的房子空置、越来越多的的园区闲置、越来越多的项目入不敷出……我们可以这样说,不是土地中了什么邪,而是掌握土地“生杀大权”的人中邪了。

  (读2014年6月[上]《土地中了什么邪》)

  杨孔翔(山东)

  “尚能不尚德”文化

  由此文,笔者想起了《三国演义》里曹操听了许劭“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评语后的得意神情。“德”是对自己人讲的,“能”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人们互为仇敌,因而形成了“尚能不尚德”文化。

  在当下官场,也盛行“尚能不尚德”文化:不以贪为耻,而以贪不到、贪得少为耻;不以玩弄异性为耻,而以玩得不够多、不够年轻漂亮为耻;不以蒙骗为耻,而以蒙骗手段不够高明为耻……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贪、色、蒙骗也是一种“能”。

  可见,这些官员并非无耻,只是他们的荣辱观与众不同罢了。

  (读2014年6月[上]《知耻文化的联想》)

  王海银(山西)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