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眼中的国富民强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238
杨恒均

  我眼中的国富民强是什么样子的?我就用最近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事来解释一下。

  三年前,租住在澳大利亚的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非法移民(也就是用有效证件和签证进入澳洲,逾期不归,“黑”了下来)到玻璃厂见工友时被玻璃扎伤而死亡。事件发生后,有一华人社区组织起来,帮这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同胞打官司。那家玻璃厂的老板是两位来自上海的中国移民,他们上面还有一位白人老板。他们辩称,这位中国“黑民”是到厂里来看看的,不是来工作的,结果发生了意外。既然他不是来做工的,又没有签订任何合同,当然就不必赔偿。是一个教区的华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靠华人的捐款葬了这位同胞,据说还剩下一千多元澳币(六千元人民币),他们把钱寄给了死者在上海的妻子,那位妻子有一个未成年的孩子。

  但故事却并没有结束,三年后,澳大利亚政府出手了,推翻了原判,政府直接介入,宣布将从一个政府基金中拨款,对当时死在澳洲的中国非法移民远在上海的妻子一次性补偿三十多万澳币(接近二百万元人民币),同时决定,对那位死者一直在上海的未成年的孩子行使抚养权:按照抚养澳洲孩子的标准,每两个星期给一次钱,一直给到这个孩子年满十八周岁!

  我的例子是不是太极端了?那我就用这次我到澳洲看望儿子时感受到的一件小事再解释一下。我住的公寓是中等价位的,是标准设备,几十户人家,楼下有一个温水游泳池。我每次到澳洲看儿子,都会带他们去游泳。

  游泳池在一间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比地面低一点,所以,有五级台阶。这天我去游泳,发现有人在台阶旁边工作,停下来看,才发现原来这里有一个供残疾人上下的电动装置。我很好奇,就打听这个东西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那个维修人员稍微介绍后,又说,他负责每两个星期来维修一次,已经来了六年了(这个楼房房龄是八年)。我有些不解,据我所知,我们这两栋公寓里从来没有住过坐轮椅的不方便人士。我问他这一情况,他说是的,据他观察,这个机器好像从来没有使用过,但他还是要每两个星期来一次,测试是否正常运转,并做必要的维修。

  最后他说:“我的工作是维护好它们,说不定某一天,从某地来一个坐轮椅的人,想参观一下你们的游泳池呢。”那个坐轮椅想看一下我们游泳池的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但这个很现代化的、用手一按就可以载着轮椅上下的设备会一直在这里默默地等着他(她)。那天我都不知道自己游了几圈,脑子里一直很乱。

  现在我也许可以告诉你,我眼中的富裕国家的标准了:衡量国家富裕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国民是否感受和直接享受到了这种“富裕”。富裕的国家应该让任何一个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国民(甚至非国民)都感受到他们是最重要的,感受到国家是为他们而生,为他们存在,为他们服务的。

  【原载2014年4月(上)《领导文萃》】

  题图 / 讥笑 / 赵国品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