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当官即不许发财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702
居心如

  两会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对反腐倡廉明确表态:“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既然担任了公职,为公众服务,就要断掉发财的念想。”即想从政,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别来从政。

  “作官即不许发财”,这是吉鸿昌父亲的遗言。吉鸿昌将这几个字烧制在瓷碗两侧,以赠亲友,希望铭记。以此传为佳话。

  当官发财是官僚政治从“娘胎”中带来的恶疾,而清廉则是中国吏治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的董仲舒对此开的药方是“食禄者,不与民争业”。唐朝陆贽劝告皇帝说:“国之纪纲,在于制度。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范仲淹非但不取不义之财,而且将俸禄拿出来创办义学,施惠于民。可见“作官不发财”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一笔优秀遗产。

  对于当今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尤其要划清“当官”与“发财”的界限,而绝对不能以聚敛钱财,富妻荫子为能事。

  然而现实却是一些干部对不义之财“看得破,忍不过”,根源在于心态扭曲,信念动摇。有的心理失衡,看人家开名车,住豪宅,气势不凡,自己感到吃亏了,心有不甘;有的认为理所应当,自己一个电话,一个签字,一个承诺,帮了别人忙,别人送财物,只是有所回报;还有的认为反正法不责众,将“潜规则”当处事原则;更有的明确认为“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今日我当官,就是为发财。

  “当官不发财”,与此有密切关系的是禁止官员亲属经商。其实,早在1985年,针对不少党政领导干部子女、配偶利用特殊身份进行非法倒买倒卖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禁止领导干部的子女、配偶经商的决定》。到了2010年,对公职人员亲属管理作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规定,如不得默许、纵容亲属以本人名义牟取私利,为亲属经商创造条件,亲属不得在本人管辖范围内经商。三令五申,然而官商、亲属经商反而变本加厉,愈演愈烈。这几年,官员亲属利用官权大肆敛财的案例真不少。

  官员应当是社会的贤达和精英。一个人社会地位越高,榜样的力量越大。“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民化其廉而不贪鄙。”老百姓总是跟着高位的人走。“尔好义,则民向仁而俗善”,作官的人爱好仁义,官风正,民风也正;“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作官的人讲究发横财,官风坏,民风也坏。

  这几年,官商勾结,权力异化,利益固化,以至利用公共产权制度的漏洞,通过垄断资源,垄断国企,导致巨额财富转移,造就了多少个亿万富翁?这与当前社会的种种陋习,如:诚信缺失,道德沉沦,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之间又有何直接关联?值得深思。

  拒腐防变,须走正道。当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党员干部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更要坚定理想信念,勇闯金钱关,用好手中权。当然,有关组织也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对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种种恶行进行有力查处,真正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同时要出台各项明细法规,以便有关部门执行查处。不要让一个号召仅成为一句口号!

  【原载2013年4月25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