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感悟等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7239
陆成文等

  感 悟

  需要崇高信仰

  今天的中国人,“谁还去那个地方”——安葬着世界名人,且有一段“巴黎公社社员墙”的拉雪兹神父公 墓?这不仅仅是个深深的遗憾,更折射出如今国人信仰缺失的现实。

  当今之时,我们不难听到这样的声音:已经是商品经济社会了,谁还讲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谁还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无不反映出某些人人生观的偏斜,价值观的扭曲。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崇拜金钱权势、追求享乐成为了社会的强大暗流。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一个没有崇高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是没有希望的。在精神的荒原上,难以建成现代化的宏伟大厦。这,确实需要我们“深深地思考”。

  (读2012年12月[上]《“谁还去那个地方?”》)

  陆成文(辽宁)

  反思干部制度

  看到“王承让”用“举报”自己的方式来使自己得到提拔,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感到我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去指责王承让,虽然我并不赞同他这样的做法。

  据“调查组”的“调查结论”,王承让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那么这样的好干部为什么老是得不到提拔与重用呢?相反,一些罪大恶极的贪官却能不断地得到提拔与重用,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现在实施的干部制度。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地发现与堵住干部制度中的漏洞,加大打击贪官污吏的力度,使他们在现任的岗位上就得到应有的查处,而不让他们漏网并得到进一步的提拔。同时,要积极地发现和提拔“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读2012年12月[上]《不吃亏》)

  陈抗美(上海)

  国人为何

  “不在乎公共空间”

  我受的教育一向是,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而余秋雨却将中华文化的不足概括为“三个不在乎”,其中之一是“不在乎公共空间”(即重私德而轻公德,另两个是“不在乎真实”,“不在乎创新”)。我感到很困惑:这不矛盾吗?

  读完此文,我终于明白了:长期以来,我们这片土地上的公共空间根本就不姓“公”,而是姓“权”、姓“钱”。剥夺了公众享受公共空间的权利,却想让公众承担爱护公共空间的义务,这怎么可能?

  培养民众的公德意识,首先要让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公众的空间。

  (读2012年12月[上]《公共设施不再姓“公”》)

  常苏英(山西)

  短 信

  用算賬的方式教育官员不要腐败,以此作为反腐手段,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办法。这就像说服老虎不要行凶一样,让老虎算一下账:如果行凶,就可能被捉,被关进笼子里,身败名裂,没了自由,妻离子散等等。可是,老虎依然我行我素,因为老虎也会算自己的账:行凶被捉的机率太小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安全的,万一被捉,就算倒霉。

  (读2012年12月[上]《算账教育》)

  赵玄静(黑龙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