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9日,是林昭被害四十三周年纪念。诗人陈少平悼曰:“全汝清操千载愿,还他弹费五分钱。”
上联歌颂林昭圣洁之灵,下联愤书“五分钱子弹费”之事,对仗工雅,举重若轻,“还他”两字,境界全出。略知林昭事迹者,读后能不血脉贲张?
有诗咏彭德怀曰:“敢疑误国旗三面,拼诉忧民愤一腔。”
也是字字千钧,慷慨激昂之作。一个性情耿直、敢为人民鼓与呼的彭大将军形象,呼之欲出。
“高僧建塔无回扣,不是官家豆腐渣。”
何永沂此诗写的是历时八百年、至今仍“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六和塔。作于朱镕基总理在九江大堤大骂“豆腐渣工程”之时,无心插柳,旅游妙诗成了反腐佳作。同一作者另有一首“活剥”贾岛“松下问童子”的诗曰:“门口问传达,言官开会去,只在此楼中,酒熏不知处。”诗人对官场腐败、公款吃喝深恶痛绝,故诗以“怨”之,一浇块垒。
“何如早向西天去,家破人亡两不闻。”
该诗题为《咏贾母》,贾老太太若能于荣宁两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际撒手西归,将是备极哀荣。丰子恺“红楼梦系列人物咏”凡数十首,我对此诗情有独钟,是因为推而广之,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更重要的人物,若能归天及早,于人于己,都未尝不是好事。
江婴有诗:“鱼虾自是江淮好,水困灾民酒困官。”
1998年长江大水泛滥期间,报载江淮某地官员还在大吃大喝。诗人愤而作此诗,一时被广为传诵。
【原载2011年8月21日《羊城晚报·人文周刊·专栏》】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