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抗日的战壕是谁挖的?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622
王俊义

  我们的村庄有一座马头寨,离很远就能看见高高的寨墙。

  马头寨战役在日本的战史里有记载,在国军的战史里也有记载。中国军队攻击马头寨的那天早上,我们的村子里挤满了国军的部队。祖父活着的时候说:“那天早上,国军的每一个连队都让当兵的敞开肚子吃饱,再背上一天的干粮。有一个团长背上干粮之后,把自己的大碗摔碎了。当兵的也把碗摔碎了,在团长面前的稻场上大声吼起来,男人们集体的呼叫是一种力量,掩盖了大战来临之前的恐惧。结果是四个团的兵力,围着马头寨进攻了一天一夜,在第二天黎明时,把占据着马头寨的所有日本鬼子消灭干净。那个团长就死在马头寨上,再也没有回来。”

  我说:“那不叫死,叫牺牲。”

  祖父说:“国军的兵死了,叫个阵亡就不错了,不能叫牺牲。牺牲是一个壮烈的概念,是不属于国军的。”

  我当时根本不懂祖父的话,也没有把死和牺牲的区别弄明白。

  有的时候,我们也干些危险的营生。那些没有使用过的子弹,我们用一个钉子轻轻地撬弹身和弹尖的结合部,然后让弹壳和弹尖脱离,倒出里面的火药,制作成简单的礼花,在晚上点燃。而弹壳换来的糖果和糖人,也弥补了童年生活的苦涩。挖药的过程,也是我们练习作战的过程。每一个人占据一条战壕,把泥土作为炮弹,来反击进攻自己战壕的童年伙伴。结果是大家都胜利了,都站在自己的战壕旁对着天空高唱着胜利的歌谣。

  晚上回到家里,借着月色,一边刮着桔梗的皮,一边问祖父:“咱们山岗上的战壕是谁挖的?”

  祖父说:“是七十三、八十四军挖的。”

  我问:“谁的七十三、八十四军?”

  祖父小声说:“胡宗南的。”

  我说:“你胡说,胡宗南是个战犯!他还挖战壕?他还打日本鬼子?”

  祖父的声音更小了:“咱们这儿的战壕是胡宗南的部队挖的,咱们这儿的鬼子是胡宗南的部队打的,咱们这儿的马头寨就是胡宗南的部队打下来的。”

  我刮着桔梗说:“反正不是胡宗南自己挖的,马头寨的日本鬼子不是胡宗南打的。”

  祖父无语。当我们刮完桔梗,祖父说:“不是就不是吧,你也不要在村子里说,搞不好要因为这些话挨斗争的。”

  我点点头,始终没有在村子里说过胡宗南挖战壕和打马头寨的事情。后来高考,再后来工作,在史料里知道在我们这儿抗日的真的是七十三军和八十四军,其中一个师长叫廖运周,解放战争时起义,尽管也在1955年被授予军衔,但是一直在全国政协挂个空衔,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去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被村子里的人们忘记了,但是村子后面山岗上的战壕还在,偶尔人们还能捡到几个弹壳。我站在战壕旁边,看着远处的马头寨,总在想童年时祖父和我在刮桔梗时的对话。祖父是我们这儿抗日战争的见证者,有的时候,见证者比历史学家还要真实。历史学家可以说假话,可以下虚假的历史论断,但是见证者没有观点和定论,他们看见的或许才是历史的真实。

  抗日的战壕是谁挖的就是谁挖的,只要是中国人挖的,我们的民族就不要轻易忘记他们;马头寨的鬼子是谁打的就是谁打的,只要是中国人打的,我们的民族就不要轻易诋毁他们。在抗日战争的年月,中国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共同的民族血液。我们打败了日本鬼子的侵略,我们每一个人在历史的章节里,都是亲兄弟。

  【选自《中华网》】

  题图 / 历史的齿轮 / 卡博斯塔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