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球打败一切帝国主义和反动派,曾是朝鲜人的梦想。他们一度离此梦想很近。朝鲜队首次进入世界杯八强是在1966年,那时我还没出生。从资料上看,当年他们也像今天这样,给很多人带来了震惊。英国人给他们取了个外号,叫“红蚊子”。满场飞舞的“红蚊子”,当年十分强悍,竟拿下了欧洲劲旅意大利队。由此可见,精神力量在某些时刻,也能和日月比高低。
然而精神强大,没粮食垫底,终究不行。朝鲜队果然昙花一现,此后因国内闹饥荒等原因,火箭般的上升速度,也如火箭般快速坠落下去。据说,金正日年轻时就是超级球迷,没接班那些年,还专门当过足球官员。此后虽不亲自管了,却是委托自己妹夫主抓足球。有了皇家宠幸,朝鲜的球员享受的也是超国民待遇。与民众比起来,如同泡在蜜罐里,肉虽然不能管饱,但饭和蔬菜是放开肚皮吃的。碰到世界杯这种大赛,还有特殊配给,营养肯定不成问题。金正日更是爱看球赛,民众常常能在赛场上一睹领袖的神采。有了领袖的这般照应,朝鲜人当然把足球视为国球。不仅各类比赛极多,而且老百姓也广泛喜爱。
相比别的领域,足球在朝鲜大概是最开放的行业了,有些步伐甚至走了在中国人前面。这几年朝鲜足球进步神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海外侨民的收编。朝鲜人在足球领域一直搞人才引进与输出计划,与其他方面的僵化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目前朝鲜队两个比较著名的球星郑大世和安英学,都是生在日本的韩裔人士,洪映早也常年效力欧洲。如此封闭的朝鲜,能对球员如此开放,确实有点难以想象。
朝鲜球员参赛,行车里都有《金日成语录》,像早年中国人一样,他们认为一天不读问题多,两天不读走下坡,三天不读没法活。语录和领袖的命令,在他们心中,就是球场制胜的法宝。球队也是军管制,都配有政委,除了不管球技,对球员是从头管到脚。与世界杯参赛的其他三十一支球队比起来,朝鲜球员的思维和价值观,无疑属于另一个世界。比如他们现在还把足球赛看作是一场“斗争战”。有了这种“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出线权”的斗争意识,使他们的比赛蒙上了一些完全不同的意味和悲壮色彩。尤其对中国人来说,经历过那样的年代,看到他们在场上拼命三郎的姿态,心中更是五味杂陈。
说句实话,每次看到朝鲜球员黄牛般吃苦耐劳、质朴单纯的脸庞,我心中都充满了同情,因为我们的父辈也曾经那样。国家要走的道路,这些球员并无权选择。也正是如此,这场比赛成了世界杯开赛以来最富戏剧性的一场比赛,因为除了纯粹的足球,还多了一些不可言传的政治意味。一边是艺术家,一边是敢死队;一边是足球秀才,一边是足球士兵。虽然今天中国不会有人再问“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这类的傻话了,但在朝鲜的土地上,或许这正是他们的心声。
【选自《财经网》】
插图 / 传递力量 / 赖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