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谁的忠诚更可信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521
卫 明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德国的犹太人。为了争取一线生机,六十八岁的犹太人贾迪,波德默招集全家商量对策。最后他们想出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就是向德国的非犹太人寻求帮助,争取他们的保护。接下来是选择寻求帮助的对象。贾迪的二儿子认为,应该向银行家金·奥尼尔求助。奥尼尔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资助下发家的,一直把波德默家视为恩人。公开场合中,奥尼尔曾多次表示,如果需要帮助,尽管找他。

  贾迪却不赞成,他认为应该向木材商夫·本内特求助。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着本内特起家的,虽然现在很少联系,但全家人对他的感激之情从未减少。最后贾迪决定,让两个儿子第二天去找本内特求助。

  第二天一早,两个儿子就出发了。走到半路,二儿子说:“我不能去本内特那儿,要去就你去吧,我去求奥尼尔。”最后他们决定,大儿子埃森去木材商本内特那儿,小儿子则去找银行家奥尼尔。

  从此,他们便再无对方的消息了。

  1948年7月,埃森辗转回到德国,他从纳粹档案中查到这么一条记录:银行家金,奥尼尔来电,家中闯入一年轻男子,疑是犹太人。一年后,埃森又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档案中查到他父亲、母亲、妻子、弟媳以及弟弟六个孩子的名字,他们是在埃森和弟弟分手后第四天被捕的。

  后来,埃森定居美国,去世的时候留下一部回忆录。回忆录中讲述了他是如何在木材商的帮助下,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过程。埃森在回忆录的封面上写着:许多人认为,要赢得他人的忠诚,最好的办法是给其恩惠。其实,这是对人性的误解。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对你忠诚的,往往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

  [原载2007年11月27日《今日财富报·史海拾贝》]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