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出医院大门,我又产生了怀疑。掏出病历卡一看,就见那些小字,金蛇狂舞,连成一片墨疙瘩。除了上述的三个字之外,其他的字,我一个也不认识。再怎么找,也找不到“感冒”、“咳嗽”之类的字样。我想,他是不是没把我的病情听清楚,药房里的人会不会看不清这些字把药抓错了呢?想到这一层我就紧张了。等我往返第二趟,这位医生的表情和言语都已经忍无可忍了,振振有辞地反问我:“你到底是来看病的还是来看字的?天下医生的字都这样!”
这话倒给我提了醒,我姐夫也是医生。我到了他的外科办公室,拿起桌上的病历卡一看,果然那上面的字跟我病历卡上的字如出一辙。我回忆起我姐夫日常写的字可不是这样,蝇头小楷简直跟铅字差不多!我单刀直入问姐夫是怎么回事,他神秘地说出了两个字:“模糊!”见我听不懂,他进一步解释,医生的语言要模糊,字迹也要模糊,一般情况下他不会直接说你有什么病,而是说你某个部位有炎症;再比如说,写“有明显病灶”,“有”字前,要用虚笔扭上一条线,这一条线可以视为不存在,也可以视为“没”字,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作用,这么一写,这句话可以看成是“有明显病灶”,也可以看成是“没有明显病灶”,怎么理解都可以了。“这不等于没说吗?”我姐夫笑而不答。
告辞出门,姐夫追到门外,嘱咐我:“别跟人说啊,一般人我是不告诉他的!”
【选自《人民网》】
题图/艾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