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嘴巴说相之变化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1162
笑 佬

  人生变化之端相,惟脸上一嘴巴可充当代表。五官中的鼻子、眼睛、耳朵、眉毛,虽然,各司其职,分逞其能,勤奋工作,竭力奉献,但毕竟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没有话语权,自然难以担任生活表达之大任。但是,嘴巴的说相,并非静止不动的,总要伴随着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少儿年代:心怎么想,就怎么说,没有顾忌,随便扯去。幸得大人少加责怪,常哈哈一笑道:小孩子说话没有数!没数的话,信口开河。嘴巴就是典型的一张乌鸦嘴。

  学生时代:或窃窃私语,或大喊大叫,说完算了,一笑而过。但若要登台演讲,就得事前拟好讲稿。这样,嘴巴最好是一篇推敲出来的文章。

  工作时候:似乎某种客观的境遇,逼迫你不得不小心翼翼,话到嘴边留三分。装痴卖傻也好,缄口不言也罢,由此,嘴巴显示为沉默如金故作深沉老于世故的神秘态势。

  职场领导:工作上使用频率最多的劳动工具。对下,说得不好,也要说几句;对上,不想说话,也要美言。必须习惯提前打“腹稿”。嘴巴成了不得不照本宣科的扬声器。

  人到中年:习惯了套话、空话、虚话,戏说人生。宁可胡说,不能不说;说得不少,等于没说。身在江湖潇洒飘,全赖嘴巴呱呱叫。嘴巴变成了报喜不报忧唱赞歌的喜鹊嘴。

  退休回家:一时不说闷得慌,只好将过五关斩六将的过去当作话语主题,逮个机会就唠叨。可听众锐减,惟老婆与孩子不得不洗耳聆听。嘴巴俨然是污染听觉的噪音制造者。

  嘴巴说相真是无比奇妙呀!嘴巴想说就说的时候,常常是胡说八道;嘴巴想展示风情的时候,反而常常要求慎言;嘴巴很想侃侃的时候,反而被迫寡言。粗略考察嘴巴种种精彩纷呈的表演,有大梦初醒的感觉:原来嘴巴说相之变化,除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的老年和“想说就说好坏都说”的童年,发挥作用的时候大多是口和心在唱反调。

  [原载2007年2月18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

  题图/斯密尔诺夫(俄罗斯)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