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短信九则

时间:2023/11/9 作者: 杂文选刊 热度: 10939
郑六友等

  在经济社会里,每个人都很经济地计算着处理一件事的成本和收益。如果把“走后门”仅仅看成是国人的一种习惯是相当失误的。因为它符合了人们追求最低成本获取最大收益的目的。比如卑微地求人办事,不如体面地请人办事,等等。

  (读2007年1月[上]《咱们中国人都有一颗开后门的心》)

  郑六友(贵州)

  看到气派宏大的大学校园,我心疼我那万儿八千块学费;

  看到富丽堂皇的图书馆,我暗想这儿有多少知识进入我的大脑:

  看到舒适精致的公寓式宿舍,我突然想起了陕北老区的土窑洞;

  看到敞亮空洞的教学楼,我想到老师乏味的照本宣科;

  看着青春逼人的帅哥靓女,想到当初初入校门的小土包子……

  中国的大学,我们揣着爹妈的血汗钱走进去,又带着什么走出来?

  (读2007年1月[上]《教育也是一种生态关怀》)

  祁婧(浙江)

  曾经的朋友久未联络日渐疏远,因思念而邀友小聚,对方却像还债般回请,重聚的快乐也因此而觉得无趣,本想唤起对年少时纯净友谊的回忆,但留给我们的往往是太多太多的失望……

  (读2007年2月[上]《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杨静(河南)

  六年前上高二时,我在《杂文选刊》上发表一篇百字杂文讲述农民之苦。六年后,为完成学校布置的社会调查征文,我将原文搬出,竟然还因真实深刻而获奖。拿到证书我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六年里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下了不少,可仍有些县、乡干部按兵不动,情况少有改观。唉,看客、哄客当道,践客难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读2007年1月[上]《哄客、看客与践客》

  张涛(内蒙古)

  在谴责那些篡改历史的丑恶行径的同时,我们也得牢记历史。而在“九一八事件”纪念日那天,当防空警报拉响时,我很震惊于看书的某些大学生们的皱眉和厌烦表情,难道那唤醒历史的声音就那么刺耳吗?

  (读2007年2月[上]《直到每个遇难者都有名字》)

  胡自伟(江西)

  说相声似的,结尾抖包袱抖出两个字:“浪费”。这种熟人的熟人的熟人联结的关系网,不仅浪费了超出二元五若干倍的钱,而且浪费了人力和时间。为找回一个小小的车铃兴师动众而不计成本,王二狗还得为“帮忙”请吃。这种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情味,如果由“人情”变为“官情”,即“世俗关系网”变为“权力关系网”,那浪费的将是无从计算的天文数字——那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呀!

  (读2007年1月[上]《来了一群帮忙的》)

  陈兴杰(四川)

  我问同学:“这道平差题会做吗?”“学过,忘了。”“全站仪会用吗?”“看了说明书应该会吧!”我很费解:“你大学四年学了什么专业课?”同学一愣,很认真地回答:“我天天忙着过四级呢,哪有时间看专业课?”

  其实,我也不明白一个学工科的,不研究专业,天天看英语有什么用?遗憾的是,仍然有很多研究生在图书馆日日只捧读六级词典哩!

  (读2007年2月[上]《汉语都没学好,天天考什么英语!》)

  牛学军(山东)

  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什么钱最不值钱?答案是:公家的钱!现实也确实如此,一些“人民公仆”慷国家集体之慨,行中饱私囊之实,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流入手中有一定权力之人的腰包。这种事情不是苏北官人的专利,全国各地都有!

  (读2007年1月[上]《财富是这样创造的》)

  张亦斌(湖南)

  年年让教师们订阅新版的教育教材,接受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法》说学校教育以德育为主……可地方教育管理者却没有先改变理念,依然只知道用考试成绩来考评衡量学生、老师,悲哉!

  (读2006年2月[上]《孩子们生存的世界并没有标准答案》)

  欧阳建章(广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