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以口传心授为主,通过文字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我们需要《孝友堂集》中这样的文化语境,需要这样的大众文化。在《神木年俗》一文中,从腊月初八写到正月廿三,从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写到儒学文化、宗教文化,从历史渊源写到地域特色……所表现的不仅是表层的传统元素,更多的是深刻的文化内涵。“夕”的猛兽,每年冬季要残害生灵,所以腊月三十要打死它——“除夕”;“年”的怪物,每逢腊月三十就出来兴风作浪,人们为了消灾避难,就在这天做好多美食敬供它,久而久之成了过年习俗。喝腊八粥、祭祀灶君、月尽贴对联、初一开门炮、初二走动串门、初三互相请客、初五送穷媳妇、初六再过小年、初十捞“金籽头”、十五闹元宵,为何有此习俗、如何过好此节、此节吃甚做甚,都叙述得翔实有趣,极具地域特色,让人回味无穷,拿来可用。
一个人做事情的方式是一个人的性格,叫个性。一个区域里的人做事情的方式,这种集体性格沉淀下来就叫文化。让文化落地生根,变成人们可执行可操作的做事方式才最为重要。《孝友堂集》中《神木婚俗》这篇文章已做到了这一点。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婚俗是人生中的一次大礼。神木婚俗可谓博大精深、富有特色。打问门户、选请“冰公”、合婚提亲、商定彩礼、放话订婚、择定吉日、确定婚期、尝酒娶戚,“站大小”“带女婿”,参厨离门、邀言握宝,接桌对酒曲、说喜闹洞房,谢媒人、会亲家……这一系列的带有神木地方特色的婚俗,直至今天大部分程序仍在沿用,可见传统习俗往往根植于群众当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较大的感召力。
习近平说: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在《神木婚俗》一文中,收集了不少酒曲、山曲、说喜词、答谢词,这些都来源于民间,由民间艺人说唱,既接地气,又含底蕴,再不抢救,有失传的危险,从这点说,振明先生又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本人生于1967年,属相羊,因此对书中《羊年说羊》这一文章更感兴趣。羊对人类有大功德,羊肉可吃好吃;羊字是美善之词,羊大为美,示羊为祥;羊毛制衫,羊皮保暖;羊肉是理想祭品,牧羊含统御之术。文章把羊写得很全、很活、很深。在《家乡特色美食》中炖羊肉一节有关于马镇炖羊肉的做法,作为品牌,特录于下,应广泛传播:
首先将羊肉剔骨,切成核桃大的小块,然后将骨头剁块,一起下锅,舀进适量冷水。水的多少要根据炖肉多少来定,肉少以淹住肉为宜,肉多反而要少放水,讲究一只羊只放一瓢水,原因是肉本身含分的。待锅烧开后,上面会漂起一层白沫子,此时必须反复将沫子清理出去,等到再无沫子时就下调料,放辣椒、花椒、盐、姜面和葱段,辣椒要多放一些。炖肉讲究先用慢火,待快熟时用急火将湯基本炖干,出锅之前要将适量葱末与老陈醋混合,一起倒入肉锅内叫“漤肉”。这样做成的羊肉鲜美可口,香味四溢。
文化是有血有肉的,可触及可感悟的,文而不化,不叫文化。《孝友堂集》抓住了“化”字,其内质触角延伸到文化内核,其外在将转化成能量发扬出去,此可谓上乘之作了。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