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钓鱼之悦(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20756
林钊勤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每每读到有关钓鱼的诗句,我的心就不禁跃动起来,仿佛自己就是个钓鱼翁。

  当忙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怕心中的弦越绷越紧。这时候,如果抽出时间坐于水边,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几回举手抛芳饵,看鱼漂随水波浮浮沉沉,微风拂面,意会心宁,微眯双眼,此情此景该多美啊!当我听风戏水之时,更沉浸在这山水之间,独享大自然的无限包容。

  夏至,骄阳似火,烈日当空,带着鱼竿、鱼饵,拉着折叠椅,我和马胜利老师、付总等几位好友按约好时间来到了郊外水库边,开始了我们的垂钓之旅。烈日毫无倦意地炙烤着沉闷的大地,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也仅能守护住一小片惬意的阴凉。夏蝉不停地哀鸣,似乎是在埋怨夏日的炎热,裹住苍穹的最后几朵云彩眼看也即将飘过。我不由得找到一片树阴,赶忙准备垂钓,就地摆放了我带来的渔具。马老师专门买了刚摘的玉米,掰开来和上两袋口味的鱼食放入盆中,接着倒入面粉,然后舀上一些湖水搅拌均匀,和成了一团粉红色的面团,顿时香气扑鼻。他随意撒了几把鱼食,吸引鱼儿们的注意。“咚——咚”平静的湖面激起了片片洁白的涟漪,我的心情也如涟漪一般欢腾,转身拿起鱼饵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条蚯蚓装上了鱼竿,细细调整好位置。确认不会再露出一点儿钩子的锋利之后,我的心中也越发满意自己的“佳作”。我双手紧紧握住杆,用力一甩,鱼竿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触碰到了湖面,鱼钩准确落入目标处,鱼饵也渐渐地沉入了水中。太阳变得越发的炎热,我悠闲地坐下,静静地等待着鱼儿的上钩,顺便欣赏着这迷人的景色。

  咦?我看见了什么?就这么一点时间,湖面上的浮漂好像动了,由三个变成了两个。我呵呵一笑,手里却没什么动作,经过了这么多月的经验累积,我可不是一个看见浮漂上下就拽的人了。按照我的经验,这是鱼儿们在咬钩呢,这种时候轻轻一动便会惊动鱼儿们,根本不会钓起什么鱼。只有淡然视之,等到鱼儿真正吃饵的时候才去拉竿才行。浮漂又由两个稍稍动了一下,似乎有变成三个的趋势,我还是不为所动,我知道,这一定是鱼儿们的试探,这时候拉上去,可才是真正的愚蠢,得等到浮漂到了四个左右,那才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可以稳稳当当地钓起来。今天的鱼儿咬钩挺快的,我的心里满心期待。就这么过了一会儿,浮漂还是一直在两个左右,一直没有上来。我的心里渐渐地感觉到了不对劲,平常鱼儿沉下去基本马上便浮起来,可今天怎么回事,这么长时间还没有动静?想到这里,我仿佛意识到了什么,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整个人就像一根绷紧的弦,双手死死地攥着鱼杆,心里像打鼓似的咚咚直跳,猛地一用力便提起了鱼竿,在骤然溅起的水花中,我一眼便望见了那狡猾的鱼儿——一条一斤多的白鱼!这条白鱼甩甩尾巴,似乎是在嘲笑我的愚笨,在我的目瞪口呆中悠悠然转身跃进了湖面,荡漾起一片涟漪。

  我总结了自己放过白鱼的原因,最大的原因便是我太悠闲,固执地认为鱼儿们不会在沉的时候钓起,被自己曾经所谓的“经验”所迷惑,丝毫不放在心上,这是万万不对的。人生之路遥远而充满了未知,我们不能只认定之前总结的经验。看来经验固然是一个参考,可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要懂得适时变通,随机应变,要学会思考,不能墨守成规,一味地只知道遵循所谓的“经验”是不对的。现在想来,只有随机应变,学会思考,根据客观实际的改变而調整,这才是真正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所在。

  夕阳的云彩交织出绚丽的晚霞,微风拂面,我带着收获的心情,沉醉于迷人的夕阳中,漫步先回休闲中心吃晚饭,一会还来继续夜钓呢。

  大晚上钓鱼,我还是头一回。想到在漆黑的夜里钓鱼,我心里真是既忐忑又期待。

  据说昨晚夜钓时,有人钓了很多鲤鱼和鲫鱼,这消息可把我们高兴坏了。

  马老师说:“咱们赶紧吃点,吃好可以马上返回去钓鱼”。不一会,我们已经吃完饭了。我们返回湖边钓点,这时我往周围一看,今晚的夜钓只有我们几个人而已,周围静得让人毛发悚然,草丛好像隐隐约约在动,大概是老鼠或蛇吧。

  人生如戏,有时也会被鱼戏弄。人在钓鱼,鱼玩耍人,斗智斗勇,演绎在夏夜的水中。浮标频点,繁星闪烁,小鱼玩钩,手握钓竿蠢蠢欲动,却又难以启钩!有蝙蝠掠过,驱散了嗡嗡的蚊虫,偶尔撞击钓竿,惊动了水中的顽童。小鱼离去,大鱼上钩,把钓竿拉成了弯弓,最美的享受,尽在溜鱼之中。

  好友付总为我精心准备的这支鱼竿,信心满满地跑到一个钓鱼台上试漂。

  我抛竿、压线,漂高了,把竿提起来,把鱼漂往下拉。再抛竿、压线,漂低了,把竿提起来,把鱼漂往上拉一丁点。我再次抛竿、压线,终于完美地试漂完成。此时鱼漂是七目(“目”是漂上那红绿格子,一个颜色就是一目),因为用的是大力马的线,所以几分钟后子线会吸水,会使鱼漂下沉两目。

  我把支架架好,把鱼饵捏上,捏点散炮,再抛竿,压线,然后就是耐心地等待鱼儿上钩。一分钟,两分钟,也不知是过了多少分钟,我终于看到鱼漂动了一下。嘿!有鱼吃鱼饵了,鱼漂下沉了两目,但我知道,还不是拉竿的时候。虽然我很紧张,但我还是耐心地等待着。鱼漂继续下沉,时机一到,我用力一拉,嘿嘿嘿,鱼上钩啦!我把鱼钩顺着水势往边移,我赶紧拿起渔网一抄,一条鲤鱼就被抄进护网里。

  看着在护网里活蹦乱跳的鲤鱼,我兴奋极了!于是我再次抛竿,压线,耐心等待。这时我看看身边的马老师,马老师在我等待的过程中,他已经连续钓了六条鱼。我不免有点急躁了,我的漂为什么还不动呢?

  我在暗念不要浮躁,钓鱼得沉得住气。我便学着放松,眼睛一动不动盯着鱼漂,感觉过了很久,漂终于动了,我一拉鱼竿,真沉呀!我可以感觉到鱼在发力,我放松了手,要是我和鱼同时发力,会爆鱼竿的。过了一会儿漂动得没那么厉害了,鱼应该是累了。“好机会!”我大叫一声。我用力一拉,一条大鲤鱼浮出水面。不,是两条大鲤鱼!我兴奋不已,马老师也很惊讶,野钓很少遇到过同时有两条鱼上钩的。

  钓鱼确是一种惬意的享受,可以欣赏大自然的美景,锻炼耐心,还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

从京剧与潮剧看戏剧的发展变迁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结晶,是我国的国粹,是世界文化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璀璨的明珠。

  2011年8月10日,我有幸被万伯翱大哥邀请到国家京剧院参加“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云燕铭女士逝世周年追思座谈会。”我带着一颗懵懂又憧憬的心开始尝试走进戏剧。

  众所周知万大哥对文学、对钓鱼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而鲜有人知的,是他对中国传统的戏曲——京剧,亦有着很深的爱好,用万大哥自己的话来说,可以说是京剧的“钢粉”和“发烧友”级别的。

  万大哥身上有许多标签,恐怕他自己最津津乐道的,是对传记文学的喜爱。他不仅开创了一种文体“钓鱼散文”,还是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退休后一直担任名誉会长),其与马思猛先生合著的传记文学作品——《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则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万大哥呢。

  说实话我并不了解京剧,我脑海中的京剧只是在电视中偶尔看到并且一闪而过的五颜六色的脸谱和听不懂的唱腔。

  那天在国家京剧院看了几个京剧的视频片段后,我想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更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得到传承。

  万大哥对我说:“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法,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日、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京剧脸谱的分类有:整脸、英雄脸、六分脸、歪脸、神仙脸、丑角脸等。”

  若干年来,万大哥出版了《元戎百姓共垂竿》《三十春秋》《七十春秋》等十几部散文随笔集,还创作了《贺龙钓鱼》《三个少女和她的影子》等影视作品。尤其是他有关体育题材的散文,在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一直笔耕不辍,甚于利禄之求,对于他而言,远离诱惑,非常难能可贵。他退休后,担任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工作繁忙,还写作戏剧名伶的传记,一则得于他对京剧的热爱,二则仍然得于他对文学事业的孜孜追求。与王蒙、万云大姑、万大哥雅聚,当王蒙先生听说万大哥关于孟小冬的传记即将问世,大发感慨云:“伯翱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著名作家苏叔阳老师曾经说过:“万伯翱开‘钓鱼散文之先河”。有一次参加万大哥体育题材散文研讨会,王光英副委员长发言时竟然涕下:“老大(指万伯翱大哥)不容易呀!”这文学之路上的甘苦也许万大哥自己最心知。

  我不知看了多少遍《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又被万大哥邀请看了很多次京剧名家表演,至今仍然不敢动笔。

  我们可以把潮剧与京剧作一参照比较:京剧产生于1790年,其实,1790年乾隆八十寿诞时有京剧吗?没有,但京剧的“母体”产生了,四大徽班入京成为京剧孕育的契机。1431年有潮剧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刘希必金钗记》演出时,说白是用潮州话说的,只有这样,潮州观众才听得懂,才能接受。剧作末尾,还有押潮州韵的64句潮州歌册体的演唱,对剧情进行总括交代。因此,我们认为,潮劇产生于宣德年间,距今约有600年的历史。

  潮剧是我家乡的戏剧,它不如京剧那般铿锵,也不如江南戏曲那般柔情,却是老年人心头的最爱。

  潮剧,俗称潮音、潮调、白字戏,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泉潮雅调、白字戏,闽南语系剧种之一。潮剧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潮州、惠来、汕头、揭阳、普宁、澄海、潮阳、饶平、丰顺、陆丰等地),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南部(诏安、东山、云霄、漳浦等地),还有海外的东南亚诸国(主要是越南、泰国、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法国等潮人聚居区,是用潮语演唱的一个古老的戏曲剧种。已被我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剧是用潮州方言(漳州南部用闽南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吸收了弋阳、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和风格。

  我相信潮汕人对潮剧并不陌生。潮汕地区每年年底答谢神恩时,每个村都会请一戏团来村里戏台唱潮剧。这时,村子里就热闹起来了。

  在那个广场,人很多,小商贩借此机会卖一些小东西。戏台前面有许多椅子,上面摆着神像。人们首先烧香祈求平安幸福,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

  还记得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和妈妈一起看潮剧。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潮剧对于潮汕人来说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只知道通常村里面开始热闹起来,肯定是又请潮剧团来表演了,我也因此而开始欢呼雀跃。

  直到长大后,我也还是偶尔喜欢陪陪妈妈观赏潮剧。后来离开了那个安静祥和的村庄,每当在身处异乡,只要听到潮剧的声音,一种莫名亲切的熟悉感便油然而生,就好像我从未离开家乡一样。那颗躁动不安的心,也因此沉静下来,细细地品味,感受潮剧的韵律,心灵由此得到了慰藉。

  近日,在万大哥所著的戏剧专集和他不断的鼓励下,我来写一篇更有韵味独特的潮剧吧!

  在老家读书那时,每天清晨,当我睁开惺忪的睡眼,看到第一缕阳光时,总能听到祖母、母亲的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着潮剧的选段;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伴随着鸟语花香,在街头巷尾散步时,总能看见一些中老年人三五成群地围在一台收音机旁,边听边哼唱着潮剧。可见潮剧在潮汕的中老年人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潮剧却无法“掳获”青少年儿童的“芳心”,深受广大中老年人青睐的潮剧,为何无法得到青少年儿童的认可呢?同其它戏曲一样,潮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通过唱、做、念、打等艺术手法表现人物,潮剧不像电视剧一样有实物表演,只是纯粹地通过虚拟的基本手法来表现生活。

  但是潮剧的角色很多。明代为生、旦、贴、外、丑、末、净七行,而且每一种还有不同类型。俗语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来形容一个演员阵容齐全的标准。四生指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指乌衫旦、闺门旦、衫裙旦、彩罗衣旦、武旦、刀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剧中扮演各种杂角。

  1959年9月、10月间,广东潮剧院赴北京参加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也得到首都观众和文艺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鼓励,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贺龙、叶剑英等出席观看,并与演员合影。

  1960年5月和10月,广东潮剧院组成中国潮剧团到柬埔寨王国和中国香港进行友好访问演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潮剧第一次开展海外艺術交流。

  美哉!梨园中,戏中人,一身戏袍胜佳人;潮曲起,潮曲落,戏中人,梦牵魂。

  一声声潮剧清音,如扑面而来的春风,荡漾在人们心际。一个个戏曲片段,如春日里融融的阳光,洒遍人们心头。戏曲是一本书,它积淀着我们祖辈文明的印迹;戏曲是一幅画,它展示着多彩的社会生活;戏曲是一首诗,它蕴蓄着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潮剧亦复如是。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的普及,流行文化已占据了广大人民的主流地位,中国戏曲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潮剧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改革开放后,潮剧在东南亚获得了复兴。潮剧随着当地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潮剧团体从专业剧团转变为业余社团,表演形式逐渐顺应东南亚多元文化潮流发生改变,同时,中外潮剧的交流互访促进了海内外潮剧的创新发展。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从传播学和生态学角度采用个案跟踪研究法以及对比分析法,对东南亚的业余潮剧社团在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变化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探讨潮剧在东南亚传播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顺应之道及流变之源。

  代表潮剧艺术最高水平的广东潮剧院多次组团赴香港、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讲潮州话的华侨聚居的地区演出,所到之处,好评如潮,享誉海内外。乡情乡音成为联络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

  2021年4月18日,被誉为“南国鲜花”的潮剧迎来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事:汕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采取“协同合作,协同培育”的新思路,以“学校+基地”的新模式合办中国戏曲学院首个潮剧全日制本科班,建立“中国戏曲学院汕头教学实践基地”,来助推潮剧事业繁荣发展。

  近日,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代表团到访泰中戏剧艺术学会进行文化交流。双方都有深切地感受到,潮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海内外潮汕人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优泰剧是将潮剧和泰国语言融合并进行艺术编排的一种新的戏曲样式。它脱胎于潮州戏,同时融合了泰国本地的一些唱腔。优泰剧也在慢慢发展,并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表演特色。比如,我们在潮州戏唱腔的基础上加上了音律和变调,演出中不仅用潮州锣鼓,还加入了包括京剧锣鼓在内的一些新的锣鼓等。因此,优泰剧不仅仅是用泰语演唱的潮剧,而是一种创新发展的剧种。潮剧和潮汕文化对进一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潮剧既要保留传统,又能发展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文艺节目吗?我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潮剧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只是追求传统,不颠覆以往的风格,走时尚潮流的路线,恐怕,不久的将来便会销声匿迹。其实,潮剧可以在保持传统的前提下,添加一些流行元素:如改编成漫画、动画片、流行歌曲……让潮剧成为一种时尚,需要创意,需要恒心,更需要齐心协力。我坚信,在潮汕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股潮剧狂潮即将“来袭”!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