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陌上花开可缓归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21172
米盈霞

  仲夏将至,陇上的风竟又刚劲起来,肆虐地贯过长街,摇晃着街边的国槐,也鼓荡着我们身上的薄衫,让人颇觉凉意。

  我们要去一个叫庄子峁的地方。从县城出发不过几十分钟,车子就爬上了耿塬畔,庄子峁就是散落在耿塬畔边的一个小村落。作为一个在西北贫瘠荒凉的山里长大的人,我曾无数次感喟过祖先的无奈、决绝和执着。在遥远的时光那头,或天灾,或动乱,或战争,或许多不可抗拒的原因,我们的祖先不得不离开水源富足、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安逸富庶的栖息地,历千难万险,走万水千山,凄凄惨惨投奔到这样一个不怎么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一边叩谢上苍恩赐,一边苦苦寻求生机。在此后数不清的时光里,在十万大山的挤压中,在亘古长风的吹刮下,祖先们早丢失了温润如水的生命密码,一种粗粝坚韧如西北荒原上白杨树一样的基因开始在他们的血脉里流淌。

  走近庄子峁,大风在毫无遮挡的塬上呼啸更甚,团团白云被撕扯得丝丝缕缕,夏日的阳光也变得迷离起来。站在塬上,脚下不远处是层叠的群山,连绵着延伸到白云漫漶的天边,渺远迷茫如一幅淡墨晕染的写意。不远的路边有一棵大杨树,卓尔不群,异常醒目。它身姿伟岸稳健,枝干粗粝,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而偌大的树冠却新绿翻滚,年轻的叶片挤挤挨挨,如一团绿云在风中舞蹈。杨鲜明从一个红瓦白墙、鲜花盛开的院落里迎出来。他笑容满面,很大声地和大家打着招呼,豪气的寒暄就像迎面而来的大风一样酣畅。

  在来时的路上,同行的朋友说了他很多“传奇”事迹,现在得见真容,我感觉传说不虚。他是庄子峁人,庄子峁是他的家。这几年和妻子散尽家财,杨鲜明只做一件事:让庄子峁变成生态宜居、百姓小康的美丽乡村。在乱云飞度几千年都不曾温善地撒下几许甘霖的苦寒之地,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难度可以想象。杨鲜明有思想、有眼光、有魄力,更有不折不扣的执行力。走进庄子峁,塬畔的户户农庄既不连线,也不成片,甚至有些随意地散落在山坳之中,但却有光滑平整的柏油路把它们串联起来,个别人家的进户小路也都铺上了石子。这在中国特色的偏远乡村是很难得的。同行的赵老师说,为公众谋利益,不大公无私,不牺牲自我,就很难取信于人。为了修路,杨鲜明毫不犹豫舍出了自家良田,用行动打消了村民的疑虑,才有了家家户户脚不沾泥的方便出行。

  在穷山恶水的黄土塬上,任何一种农作物和绿植的生长都得上天恩赐。庄子峁人偏要“逆天而行”。他们把银杏、红槐、白蜡、五角枫、海棠、樱桃、合欢这些尊贵的“客人”请进西北风干物燥的山里,让它们定居下来,适应水土,再繁衍生息。十年树木,树和人都需要耐心和韧性,想想接下来的漫长坚守,不禁使人动容。但想想十年之后嘉木成林的壮观,又令人心驰神往。有了新欢,庄子峁也绝不厌旧,为数不多的几棵老青杨被很好地保留下来。我一直觉得青杨是最能引发环县人乡愁的一种树木,它和祖先一样古老,长久地根植在每一个游子思念的原野。庄子峁的这几棵青杨,见证了庄子峁人的一路风雨,并像温厚的长者默默地守护着他们。此时,她们蓬勃的枝叶正飒飒作响,风里的密语似倾诉,又似召唤,我相信庄子峁人最能听懂她们的言语。

  环县大力发展养殖业,耿塬畔村是万亩苜蓿种植基地,一路上塬,两旁参差错落的梯田上都种满了紫花苜蓿。苜蓿根系非常发达,一般的干旱并不影响它们的茂盛生长。入夏的庄子峁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但苜蓿依然蓬勃半人之高,朵朵紫花正从密密的叶子里钻出来,风吹过,就像起伏的绿浪上闪耀着点点紫色的星光。庄子峁人一定都是浪漫的人,但这片片紫色花海还不足以承载他们的罗曼蒂克。于是,他们把玫瑰蔷薇牡丹月季等种满了房前屋后,还要在庄子峁务营一片玫瑰园。很难想象,在西北苍黄的云天下,在强劲的北风里,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全情释放着浓烈的生命芬芳,她们的根系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才能从贫瘠的土地里汲取生命的能量,把每一个花瓣都开到极致,香到极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花犹如此,人当亦然。当辛劳一天的庄子峁人看到玫瑰风里含笑,嗅到蔷薇小径飘香,他们疲惫的心灵一定变得柔软而熨帖,那些被生活碾压下的辛酸也慢慢酿成了新生活的蜜泉。

  对,这里就有一个蜂蜜园,一个专门酿造甜蜜的地方,也是庄子峁乡村振兴“一户一品”项目中的一个。排排蜂箱摆在鲜花丛中,蜜蜂们正在忙碌。风很大,花儿在风中乱舞,蜜蜂们像要被大风刮去,但它们“小小微躯能负重,嚣嚣薄翅会乘风”,毫不忙乱地在花蕊中忙碌。庄子峁成片的苜蓿花,繁密的红槐花,还有秋天的荞麦花,都是蜜蜂们取之不尽的蜜源。蜜源不断,幸福不断,你看,养蜂人脸上的笑容多甜。

  在杨鲜明的向导下,我们走访了庄子峁的大多数农户,一路上他如数家珍,声情并茂地介绍每一家人的致富故事。庄子峁的乡村振兴不搞一刀切,没有模式化,他们秉持“一户一品、人人参与、自主经营、分类指导”的思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但都以传统手工作坊为主,把每一个庄户人的手艺和特长发挥出来。养羊的养羊,喂猪的喂猪,养鸡的养鸡,酿醋的酿醋,晒酱的晒酱,织箩的织箩……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每个养殖户和手藝人都坚持传统和原生态,把自己的技艺发挥到极致。走进杨家婶子小院的时候,女主人正从地里赶回来。十口白纱覆口的酱缸正在烈日下暴晒,朴实的杨家婶子给大家介绍酱的制作周期,煮豆,拌面,接曲,培菌,日晒夜露,发酵大半年才能滤出好酱。我们不禁感叹制作的繁难,杨家婶子却一脸满足的微笑:这十口酱缸能带来近两万元的收入,闲暇时打打零工,也能收入一万多,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杨鲜明笑着说,我这婶子可是庄子峁的女强人。诚然,一个年过半百的瘦弱农妇,一年创收三四万,不就是农户致富的典范吗?

  一路走来,家家鲜花盈门,户户院落整洁,庄子峁的父老以贵客的礼遇把我们迎进家门。他们笑容恬淡,语言质朴,笑谈里有对当下的满足,更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但遗憾的是,在这个闲适的周末,我们并没有见到几个庄子峁的年轻人和孩子。这是个沉重的话题。这不仅是庄子峁的窘况,也是每一个中国农村的窘况。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告别乡村,进入到城市发展和打拼。村子渐渐老了,曾经村里的年轻人再也长不成村里的中年人、老年人了。但在陌生的他乡,这些农村人又很难找到真正的归属感,那个与自己血脉相通的乡村总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撕扯着他们的乡愁。

  庄子峁的产业发展虽初具规模,但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还有很难很长的路要走,而制约乡村发展的瓶颈就是农村年轻人的去留问题。让年轻农民能享受和城市一样的生活设施和社会福利,忙时乡间劳作,闲时进城逛逛,生活多滋多味;让年轻人有体面有尊严,有多的工作选择,有多的经济来源;让年轻人既能扎根乡村,也能融入城市;让年轻农民心情美丽,一年四季不再像候鸟般往返城乡,一家老小团圆喜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田园牧歌中实现“诗意地栖居”,把乡村变成“记住乡愁”的心灵归处……这是乡村振兴的大命题,也是庄子峁的大命题。但已然上路,就不问艰辛。看着干劲十足的乡亲们,我的心里竟然滋生出了一些壮士出征的感慨来。我默默祝愿,庄子峁的振兴指日可待,庄子峁的未来日日向好。

  离开庄子峁的时候,路边的一片麦田绿浪翻滚,麦粒沉甸甸挤满麦穗,在这样干旱的年份,硬是给乡亲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村口的山坡上有一个养鸡场,网子围就一片草坡,鸡们在其中自由漫步,悠然啄食。它们体格矫健,油亮的羽毛在太阳下泛着绚烂的红光,张扬着肆意的生机和活力。回望庄子峁,风刮着,田野绿着,鲜花开着,院落整齐着,乡亲们有序忙碌着,我的心头忽起愁绪:我的村庄,可没有这样好呢!

  同行的老师慨叹,我们家乡峁很常见,庄子也多,但就是缺鲜明这样的领路人。庄子峁的年轻人,你们听见了吗?乡村振兴的钟已敲响,鼓已擂动,农村发展的征程正虚位以待,你不来吗?或者,待陌上花开,嘉木成林,亲爱的你,可缓缓归矣?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