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春行白桥坝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24427
梁发元

  三月的春风在望不到尽头的白桥镇逡巡徘徊,阳光和煦地照耀着平川大坝。书记饱含热情的笑脸带领县作协采风团,来到了宝珠这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彩色山水田园画卷,红了山间,醉美了村野,望不到尽头,占据着春天的主角:那就是宝珠村农庄栽植的五百亩红叶石楠,还有那二十多个景点的紫薇、玉兰、桂花、桃花、杏花、梨花、樱花竞次开放,像给宝珠村绣上五颜六色的彩裙,来往不断的游客在美丽自然的旅游风景环线上看山,看水,看花开。

  太阳从白桥四面山的山巅露出脸来,行在白桥镇平整的田野大道上,田间雾腾腾,露水晶莹,那黑色的泥土在阳光的剔透下像肥沃的玉石,泛着金,流着油。集中种植的4000亩油菜花开了,赐福的上帝在一夜之间把万吨黄金砸下来,金黄的这儿一片,那儿一簇,山头上挂上了黄袍,蜜蜂成了春天里的皇帝,一道令牌让白桥的山川河流灿然开放。这便是白桥人不断研究探索出的一套油菜高产栽培技术,面向全县推广的油菜高产示范基地。经过寒冬挣扎的麦苗、豆类等庄稼齐刷刷地向上蹿,红心猕猴桃以最嘹亮的青春向大坝献礼,嫩芽儿挂上了枝头;嫩绿的叶片衬托着雪白的梨花,像一株株亭亭玉立的少女在阳光中脉脉含情,娇艳可人;世间的植物也绣了绿眉,绿成了一片海洋;鸟语声声,穿越在河流与田野,穿越在村庄与城镇,生命在整个白桥山地喧腾起来。全县优质粮油健康养殖万亩粮仓的白桥坝,现代农业勇立潮头的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在这里举大旗。于是一座活力奋进的白桥镇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全面建成小康全民奋斗,织成了一张“春牛图”。春天里,来到“图”前,听花开的声响。

  走进白桥,就走进了一个山水辉映的绿色家园,东、西、南、北的山势气势雄伟,似四条巨龙在拥抱护卫着四大平坝,构成了玄武垂头、青龙蜿蜒、白虎驯伏、朱雀飞翔的天然风水格局,是一处天然的栖居氧吧。境内峰峦叠嶂,溪水潺潺,四面是天边接绿浪。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就坐拥在这里,处在白水村、同心村、火烽村、宝珠村四村交会处,总库容1440万立方米,水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因“落霞满库,百鸟归巢”的壮丽白鹭景观得名,2013年荣获“四川最美人工湖十佳称号”,同年又被命名为国家十三批水利风景区。2016年国家又下达了白鹭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设计;2017年,白鹭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全面启动;2018年又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河湖公园建设试点。景区建设坚持以水为魂,以花为媒,以鹭传情,深度整合山、湖、林、水、田园生态特色资源,建设成白鹭湖度假康养中心,水磨河亲水游憩带,万亩金色田园观光区,农耕民俗文化与现代农业体验区,风情水镇休闲购物与景山传奇相通、最具中国山区田园意境的人间仙居。带领我们的书记走到他们按规划完成的亲水长廊、观景亭上停下来说:“今年我们又打造完成了八公里的水上旅游环线,为早日实现‘天府好山水,苍溪白鹭湖,立业养生好去处,再添浓墨重彩。”

  这是一方具有灵性的山水:佛教圣地龙门山,“鲤鱼跃龙门”神话不老;张家祠堂孝道文化源远流长;车灯、牛灯、龙灯狮舞、竹马、采莲船、鹤壳配、放羊灯,民间文艺奇葩绽放,引来文人骚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生态家园如诗如画,“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对白桥绿水青山、生态家园的诠释。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1935年,红四方面军为向四川、甘肃边界发展,以便配合中央红军的作战行动,决定发起嘉陵江战役。国民党川军妄图以一个营的兵力依仗木马山、土门垭左右碉堡和中央关隘为障碍,盘踞据守。

  渡江战役前夕,红军派出侦察连战士伪装成锡匠、和尚,在马桑走村入户,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地形道路、兵力布防、火力配置等大量重要情报,并在长滩河成功泅渡,顺利将情报传递回红四方军总部,为嘉陵江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红31军第236团奉命攻占马桑,开展了异常英勇激烈的土门垭战斗。红236团兵分三路分别攻击杆柏山嘴、官墓垭嘴和土门垭隘口,红军战士在轻重火力的掩护下不畏牺牲,英勇冲锋,强势炸毁了碉堡,攻占了关隘,敌军溃不成军,伤亡惨重,落荒而逃,红军的旗帜插上了木马山。同时,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辖十二个基层红色政权,所辖地总人口不足一万,就有四百多人参加了游击队,二百多名青年参加了童子团,一百多青壮年参加了红军。

  春行白桥这块处在苍、阆、剑三县交汇古驿道上的风水宝地,这里也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皇敕赐勇士罗明二“镇国遗徽将军”。这里物华天宝、粮田万陌、土地肥沃、水量充沛的鱼米之乡。这里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的互融相通,珠山寺、泉饮寺、烽火寨终年游客不止,香火不断,有求必应,无不净化着人们真、善、美、丑的心灵。“五指山”“八圣宫”“七星点斗”各传其色彩。更有青林村龙门山始建于元代,兴盛于明代,有着传奇般的色彩。龙门山四山拱卫,金凤倚天,环绕龙门,自北而南成奔腾之势,原为昭化古城区四大名山之一。明朝洪武年间,有敕封“镇国遗徽将军”罗性荣归故里,邀能工巧匠扩建古庙古亭,曾有金凤缠绕龙门,红墙青瓦,参天古柏掩映,金字匾额楹联,云拥山门,烟笼重檐之盛景。大雄宝殿后有千佛楼,一层地藏殿,二层供千佛,三层殿藏大藏经。三进古院,第次依势而建,雄伟肃穆,设有城隍殿、三清殿、观音殿,千年风云,沧桑巨变,曾几毁几建。为弘扬传承文化,如今开放成宗教场所,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使这不息的香火代代相传。

  离开白桥镇,我们来到了原四川省书画协会主席钱来钟在罗俊林家筹建的民俗文化展览馆。这儿离白桥镇不远,几分钟的路程,已经成为乡村文化旅游的景点。一眼就能见到两根大柱屹立于展馆的正中,气势昂然,阳光照在柱子上闪闪发光,书画家的草书写得十分耀眼:“民间奇人多,山野歌最美。”馆内展有上千件民间文物,是民俗文化珍品,民间传统文化异彩纷呈。在展馆左侧绕过一条小河的溪口处便是龙江村张家祠堂。张家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原名云中祠,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采用中式对称格局,分为前坝、后院、大厅、中院、小天井,石木建造,采用榫卯結构,非常紧密,木刻石雕十分精美,主体体现“福禄寿喜”。最具特色的是36根6米长、由莲花瓣铸成的通体石条的基石,其主题意思为“莲花宝座”,游人观后赞不绝口。

  文学采风的画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行走在白桥坝庭院里,上万株的梨花、桃花、杏花正迎风吐艳,游人如织。白桥镇以振兴乡村为切入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提升“醉美梨乡,水墨苍溪”和金色白桥-康养宜居的主题形象,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人民群众走上一条新的致富之路,白桥的决策者、建设者正在这一条新的致富之路上奔向全面小康,走进春色满园的新天地。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