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时,我一笔一划地学会了写汉字,启蒙老师是我的母亲,她未满30岁,她是生产队饲养场的饲养员。曾经共青团员的她上过初小,自告奋勇兼职队里识字班教学。说是识字班,其实是大人们忙,未上学孩子需要人来看管罢了。
我已经不记得年轻时母亲的模样了,但至今清晰地记得在饲养场小黑板上,她教我们几个半大孩子们学写汉字:中国、共产党、祖国等。那时候条件极其简陋,教室就是饲养员住的土坯房,一个通铺土炕上方挂一块小黑板,没有桌子,也没有凳子,后来用土坯砌起一个长方形,上面用泥巴抹光,就是桌子。没有纸笔,就地取材,地面用脚抹平,一根树枝,边高声读边写。写完了,再把其他孩子写的字给用脚抹了,然后跳出去一丈远,哈哈大笑。
我的小学是村办小学上的,老师都是本村人。那个时候,只要上过初中的就算是读书人了,村上招录,公社统筹发一点微薄工资。到了八十年代末,他们有了一个百味杂陈的专属称呼:民办教师。
那时候的老师,真的是最可爱的人——自我要求高,教学严谨,对学生负责。我受益颇深的事情是从来不写错别字,笔画笔顺都不会错。甚至四十多年后的现在,打发一些无聊时光,想临帖写大字,愕然发现还是小时候的描红底子,写得好的字还是老师画了红圈的字,不由肃然起敬。
我的父親当过八年民办教师,他先后在怀家沟、茂东沟小学教书,因爷爷奶奶60年代初先后离世,家庭缺劳动力,弟妹无人照管而离开学校,离开时已经是学校教导主任和公社文教专干了。
我自小就对老师很敬畏,当面从不忤逆顶撞,上课认真,作业从不拖拉。但出了教室则猴性使然,上房翻墙爬树,偷瓜捉鱼摸鸟蛋,无所畏惧。有一次,外面下雪,路上贪玩迟到了,冲进教室后,赵银花老师很生气,让我到教室外面罚站,我自然不愿意,她把我生拉硬拽了出去。此时,门外雪花飘飘洒洒,我的新蓝布褂子上,刚才抗拒时蹭了墙上许多土,雪花变成了泥巴水。我的新褂子弄脏了,我气的咬牙,刻在了记忆里,又变成了温馨的回忆。
这是一个民办老师受尊重的时代,也是一个受村民敬重的群体。村子里只要遇到红白事,写对联写礼簿布置新房及司仪等都是学校老师的事情,老师自然就是上席客。“功莫大焉!德何邵矣!”在此,提笔补叙我尊敬的启蒙授业恩师:张秀英老师、曾新礼老师、栾召才老师、毕秀芳老师,还有后来的赵学忠老师、赵银花老师等。他们都在坚守,直到九十年代落实转公政策,转公不仅仅是身份转变和经济待遇的提升,更是对他们最宝贵青春的付出肯定,村上有多少孩子从土坯教室里走出去,得到了人生命运改变。
我在村上小学上了五年,以至于当我从师范毕业后当了老师,遇到一些叔叔辈的大人称呼父亲叫“毛老师”时,有一种恍惚的反差——这就是那个严厉有余、慈爱不足、不苟言笑的父亲吗?他与曾经教过我的身边的同事们一点都不像,不过做事认真执着甚至固执,以身作则是不掺一点水分的。这凛凛的气场使我打记事起就对父亲敬畏而远之,不敢亲近。记忆里,我们家里从来没有随意开玩笑的情景,这也是我一个无法释怀的心结,当这一天来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父亲已经苍老垂暮了,一些笑料话已经不适合说了。
严父慈母,这是大多数传统中国家庭的缩影,时代的痕迹与亲情的代沟显而易见,我的身上何尝没有这种烙印,当我读懂这道烙印的时候,当我的岁月年轮跨入没有代沟年龄时候,当我心中的千言万语想与父亲诉说时,父亲已经与我们天隔一方了。
2016年左右,国家开始为没有转正的乡村民办教师落实生活补助政策。一次吃饭时,父亲问我,看能否有希望争取,并回忆起那一段属于二十余岁的时光。每每聊起这一段,父亲如数家珍,眉眼间顿时光彩熠熠,仿佛回到了简陋的土坯讲台前。但第一次谈这件事我并没有重视,想也没有几个补助,事情不了了之。
第二年,开始落实第二批,父亲又提说起来,我把所有证明材料都找齐了,但因为这是地方政策,父亲已经享受了村干部补助,民办教师经历再不予补助。听到这个结果,父亲多少有些遗憾。父亲说,那份补助有多少钱并不重要,但不算,等于删去了那段八年的民办教师人生经历。到了2019年,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都落实了补助政策,但父亲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我想,依照父亲的性格,他一定还是一名老师或村干部。
为师前,我不知道朱永新,也不知道他说过:“在我看来,教育的力量首先是让人成为人。”上了师范,读教育学,我知道了康德关于教育本质的名言:“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但不以为然。工作十余年之后,我知道了教育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发展走向。现在,我已经不在三尺讲台耕耘,但仍从事教育,我更知道了教育是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寄托身心的精神生活,懂得了用教育的视野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用教育情怀善待自己。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