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穿越香河梁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7923
王韬

  香河梁子,位于广佛镇香河村境内,是香河的发源地,整个山麓与洛河交界,主峰1300余米。

  相约周六,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上廉户外的驴友们就踏上香河梁子的穿越之行,近距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整个行程从广佛塘坊打篓子沟进,翻梁过岭,穿天池主峰,小香河出。原计划从小香河进,打篓子沟出,到塘坊当地了解情况后,决定改变计划,路线出现180度大转弯,刚好掉个头。站在塘坊的公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河梁子雄伟的身姿,好像从香河口坝子远处突然拔地而起,非常壮观,从心里觉得更具有挑战性。

  打篓子沟,粗细高矮的竹林满山遍布,为制作竹篓子、竹篮子等各种竹制劳动工具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许多竹器从这里制作出来进入千家万户,本地方言把“做”“制”等动词叫“打”,就将这条沟称为“打篓子沟”。

  冬季的山间,黄绿相间的植被铺上了一层白霜,此时气温零下二三度,路边的积水早已结成厚厚的冰,踏上去“咔嚓”作响。进沟处路况较为平缓,适合长时间徒步的热身。天蓝色的队旗高高举起,在最前方引领着队伍前行。走完机耕路便上到山间小道,第一道是一面五六十度的坡,渐渐把队伍距离拉开,三五人一组,随意地散落在之字小路。

  “哦……嗬嗬……”突然山间响起高调的喊山号子。有精神好的驴友走在最前面,不时地喊几嗓子,给大伙儿鼓劲打气,埋头走路的队伍热闹起来,顿时喊叫声此起彼伏,唤醒了沉睡的大山。走热了,出汗了,有的驴友开始脱掉冲锋衣的抓绒内胆,口鼻冒出的热气此长彼消,如同蒸汽火车在蜿蜒行进。

  随着海拔不断上升,东面山垭的初阳渐渐探出头来,橘红色的阳光洒满山坡,透过路边芦苇丝枝上的冬霜浸润如玉似雾,颇有诗意,忍不住要多看几眼,细细品读一番。不经意抬头,发现那残留一点绿色的树枝丫间,藏着一个拳头大小的鸟窝。以草秆为材料编织得有条有理,像一件展览的艺术品,即使能工巧匠凭着一双巧手,也不定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大家立刻围了过来,仔细观察,窝里只剩下几片枯叶,鸟儿早已不见踪迹,或许已经成长,可以搏击风雨雷电,可以冲上九霄云天,在广阔的蓝天上自由翱翔。

  上了头道梁,身体已经走开了,四肢开始活泛起来,小憩一下,合个影。站在头道梁顶远眺,由近及远是无边无际的竹子,在山峦间起伏高低,如同一片波涛汹涌的竹海。接下来的路便埋藏在茂密的竹林之中,竹子有人间伐过,留下的斜杈子竹桩遍布林间,走起来要分外谨慎,稍不留神就会戳到腿、挂到脚,如不小心绊倒,就很危险。不少驴友手上、脖子上、脸上都有竹杈子划破的血迹。不仅如此,竹林间的小路是在峭壁之上开凿出来的,林密遮挡视线,险的感觉不是很明显,但有几处山体滑坡路段,从泥石流或乱石堆中上越过时能看到脚下的深渊,滑落的石头打得岩下树木“噼啪”乱响好一阵子才能安静下来,大家赶紧互相提醒“过细点啊”“搞慢点啊”,放声对着山下大喊“有石头掉下来了……”生怕下面有人,被砸到。虽然顺利通过,但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穿过似海的竹林,山上植被仍然很密实,但树木渐渐以花栎树偏多。由于很少有人进入山的深处,已经无路可走,大家边以弯刀开路边前行。“好大一树杨桃啊……”一声喊叫,大家立刻来了精神,循声望去,在一棵碗口粗的树顶上长满了杨桃树藤,密密麻麻的杨桃压弯了树腰。有的拿起相机拍照,有的就动手摇树,“啪嗒啪嗒”果实纷纷落下,几个劳力好的早已下到树下开始捡杨桃。“好大一个个的啊”边捡边赞不绝口。“好甜啊”已有人先尝为快了。接过几个杨桃,迫不及待地捏开两半送入嘴中,凉凉的杨桃肉惊得腮帮子口水差点喷出来,这远离污染、饱经秋霜的野杨桃的确很甜,初入口有点微酸,在舌尖翻滚几下,一种清新原始的味道顿时冲上脑门,像冰糖的甜绵,似雪梨的清香……即使整个吃完了,也要忍不住咂咂嘴回味一下,多咽几口唾沫。

  上梁、下梁、过垭,不断重复,如心电图的波纹一样起伏。往往后队的驴友在梁顶能看到前面的驴友已经到达另一个的梁顶上。在越过又一道山梁时出现了小插曲,走在前面的一队人攀上梁顶后遇到明崖,无路可走,前队原路下梁折回,在山腰横穿。路况更加复杂了,行进速度大大降低,路遇多处险境,驴友们或伐树搭桥,或砍藤开路,硬是在没路的山间劈开一条路来。

  转眼已经午时,在一个宽敞的平地上篝火燃起,大伙儿围在火边烘烤着汗湿的衣服,不一会儿就像开锅的水一样热气腾腾。这烤火的姿势形态各异,有面朝火堆烤正面、有背朝火堆烤背面、有脱了衣服烤秋衣、有穿着衣服烤屁股,有站着烤、有坐着烤、有侧着烤、有蹲着烤。嘿嘿,竟然还有驴友烤油饼,这香气四溢的油饼引得大家口水在嘴里乱窜。体力不济,是补充能量的时候了,各自在背包中找出随身带的干粮开吃。这午饭也是品种丰富、五花八门,没有二十种也有十几种。不信你看,主食有炕炕馍、蒸面、方便面、蛋炒饭、自加热速食米饭等等,夹菜有炒洋芋丝、炒酸菜肉末、卤牛肉等等,还有苹果、梨、柑橘等餐后水果,甚至带有一小瓶白酒,大家互相交换,你吃我特色的、我吃你拿手的,像个大家庭一样其乐融融,边吃边喝边聊,真是不亚于下馆子啊!个把小时的吃饭休息时间很快过去,出发前刨土灭火,烟不净不起行,这是大家一直坚持的。

  又是几道梁子,在一个偏坡边一块好几百平方米的芦苇荡展现在我们眼前,据向导说,这就是天池。池边有多处飞禽走兽留下的痕迹。时值冬季,池中水源已经枯竭,全部长满了芦苇,星星点点的,有几处不大的水面。看这山势,沟壑从天池分散开去,如在夏季雨水充足,沟壑之水集于一处,这里肯定是满池的清水,山间各种动物在这里饮水嬉戏,蛙鸣、鸟叫、兽吼一定日夜不息,热闹非凡。

  穿过天池便是下山的路,一色的下坡路,既陡又滑。这里留下许多当年伐木的滑道,已被枯叶堆满,有的地方甚至被整个覆盖住了。此时天公不作美,飘起了雪花,虽然不大,但催促着驴友们加快脚步。有驴友顺着滑道往下梭,倒是省力得很,却不安全。大家采取危险的地段走山路、安全的地段梭滑道的方式,行进速度大大加快。终于看到山下的公路了,又拐了几个弯,可以看到香河口的坝子上阡陌纵横的田地了。或许是放松了精神,在滑道边行走的一位大哥不慎被树枝绊倒,跌入滑道中,这段滑道较陡,竟然没有堆积落叶,好在全是泥土没有石头,走在队伍前面一位大姐,听到后面驴友的呼喊,回头一瞬间采取了援救措施,将登山手杖稳稳地支在滑道中间挡住了大哥的身体,定眼一看,原来这是夫妻俩,嘿嘿,老婆救老公,这真是“大哥失足跌滑道,大姐支杖救老公”。大伙赶快搭手将大哥拉上路来,此时的大哥惊魂未定,心脏肯定像小兔子一样扑腾乱跳。心里定是油然升起对大姐的一丝感激,暖暖的,很贴心,老夫老妻的感情又得到一次升华。有惊无险,幸甚!幸甚!不过到现在,我仍然被大姐超常的反应和速度佩服得五体投地。

  整个行程时而舒缓如散步,观景、听歌、调侃、欢笑;时而惊险似探险,攀岩、越沟、穿林、钻朳。紧张行进七个多小时,经历了朝晴、午阴、暮雪三种天气,迎着朝阳进山,踏着暮色出沟,下山途中飘起的雪花给行程增添一丝浪漫的感觉。走在平坦的香河坝子,远远看到冉冉升起的炊烟冲得老高,一排排整齐的白色徽派民居像是给香河梁主题水墨画一块精彩的留白,看得人心醉。徒步、远足,在与世隔绝的山野和文明社会的山外来回穿越,渐渐地发现山里与山外的景致越来越融合贯一,和谐与共,那是人们的思想在进步,懂得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免遭破坏,即便如此,在人與自然和谐共处的大道上我们仍然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诗曰:山清水秀生美景,女娲故里多风情。

  欲问驴友何处去?平利徒步画中行。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