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佛足下有清流(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8660
史峰

  

  一条白色的橡皮坝,将河水截流环抱。湖水倒映着初晴飘动的白云;峪内凉风飕飕,水面翻动的波浪,像识字的清风、翻阅着一部滚滚流淌的长河史书,在那晶莹剔透而又琅琅咏诵般的声音里,读着水的神奇、河的伟岸;洋溢着满河的春水,溢出橡皮坝,欢快地向东流去,河滩上泛起一串串小小的漩涡,好似巨人踏行踩溅起的脚印,虽步履艰难,却坚毅稳健。

  我又看到了云冈大佛,本应有的景致。

  那日,沿着十里河畔向西而行,道路平阔。心中有一个念想,赴云冈大佛。

  车窗外,细雨霏霏,青山隐隐。路边由近到远、从低到高的植被,从山底爬向山顶;一排排、一片片,沟沟梁梁、满山满坡。青色的榆树、嫩黄的垂柳、雪白的杏花、翠绿的松柏、橙红的沙棘簇、黄里泛绿的草丛,像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皴染成云冈峪春天的颜色。

  汽车一路蜿蜒而行,云冈石窟始现。景区北部山崖是东西绵延的石窟群。而孕育、缔造、滋养了这座世界文化瑰宝,以及整个流域人类文明的,就是足下这条流淌的河流,它生生不息。

  十里河,原名武周川,属桑干河二级支流。发源于左云县境内龙泉山,一路由西北向东南而下,在市区城南与御河相会,流入桑干河。全长89千米。因河水出小站村口,流经十里店村,河水离古城最近距离十里,故得名。十里河流域,是平城通往西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又是民族纷争和融合的重要地段,也是大同历史文化的缩影。有十万年前人类生活的遗迹;青磁窑、鲁班窑、吴官屯、焦山寺、鹿野苑等北魏小石窟依然保存;辽代行宫遗址,金朝修复石窟景观、前移河坝拓路浚河的实迹;还有云冈堡、高山堡等明清军事要塞;古窑址、古茶道、古村落、烽火台、长城塞堡等遍布其中。南来的商队和“走西口”的人们在此休整歇脚后,一路向西到了呼和浩特、包头,更远则可到蒙古和俄罗斯。流域内,很早就进行农业灌溉,沿河乡村“自立渠坝、引入大河、以资溉沃、专利已久。”

  公元389年,“秋七月”,素有“雕刻在石头上王朝”之称的北魏鲜卑族,从内蒙古盛乐,一路金戈铁马、旌旗猎猎、浩浩荡荡,踏进武周川,迁都平城。时武州山森林茂盛、环境优美,被奉为神山、灵山,山下河水清澈,远山俊秀嵯峨。就在这靠山面水的吉祥之地,和着此起彼伏诵经的声音,百万工匠、众多高僧,千锤万凿、石沫飞溅,把“礼帝为佛”的统治思想和-个王朝的光耀,用坚硬的石头定格在武周山崖上,成为十里河畔上恒久的记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里河和口泉河流域,成为重要的煤炭重化工基地,工矿企业密集,大小煤矿星罗棋布,煤台、煤场处处可见,源源不断的优质煤炭,从这里像河水一样奔流到远方,将温暖载送到各地,点亮了万家的灯火。但是,一度时期,由于无序的发展,出现了“进峪口罩捂,白衫变黑布”“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的诸多情况。

  大同人在阵痛中觉醒,实施了百里之长、武周山川绿化美化和环境整治工程。搬迁石窟周围村庄;各单位包山分片,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上游有十里河水库和生态公园;下游市区段建成了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中游云冈段利用2003年建起的橡胶坝,拦河蓄水,并引河道之水进入公园内,修建了人工湖,为云冈大景区新增水景公园。

  雨停,天转晴,清风吹拂。景区内山杏、丁香、榆叶梅、五角枫、松柏的呈现出各种颜色。

  从礼佛大道往西走,便是灵岩寺,灵岩寺坐西朝东,依次为山门、千佛殿、大雄宝殿;迈出大雄宝殿,眼前豁然开朗,水乡园林、湖岛景致映入眼帘;湖边上岛处矗立一块石碑、白石红字“祗洹”二字分外醒目;湖中的小岛,形似龟背,湖水中拱起的七孔石桥为龟的头部,四角阁楼为龟的四爪,龟尾是湖西通向陆地“石鼓寒泉”景点和石窟群的另一座观光桥。水在楼、阁、亭、塔和桥、涵、径、栏的建筑里环绕流动。远处看高低错落、飞檐翘角的水中楼宇与北面的大佛窟群,相通相望、上下呼应。

  沿南面的观光大道,穿过“杏林早春”“绿袖拢浪”就是水库坝堤。此时,春光融融、春水盈盈,氤氲之气漫天而来。置身于景区的核心景观里,环望眼前具有鲜明北魏风格,庄重肃穆、美轮美奂的建筑,分明是走进了1600年前万佛列成,梵音佛乐,飞天盈空的北魏佛教圣境,和《水经注》记载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皇家园林。

  沿河故地重游,遠眺近观,原来山坡上、一堆堆、一片片矿工居住的石板房、土窝棚不见了;以煤炭博物馆、工矿遗址等为特点的国家矿山公园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相得益彰;植被茂盛,浓浓的绿色与一片片蓝色的太阳能光板交相辉映;河两岸高大的塔架,现代化的矿井、洗煤厂被喷淋水雾不时地冲洗降尘……正在重新焕发生机的十里河,仿佛是一串璀璨的项链,串起了古道要塞和晋北近现代工矿区独特的历史文脉。

  这正是十里河生态复兴之路!

大泉山上看杏花



  四月杏花雨,原野处处白。

  每年杏花盛开、杏果渐熟,人们纷纷前来赏花摘杏。一家老少,三五好友,行走在长城边、撒欢于杏林里,也是一件美事。

  “阳高杏花节”在守口堡拉开帷幕,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故而独辟蹊径,奔赴大泉山观杏花。大泉山地处雁门关外,长城边的白登山脉。解放前,水源奇缺,水土流失严重,是“山山和尚头,水土遍地流,人人都发愁”的生态环境恶劣之地。刚解放,张凤林和高进才两位农民,决心改变穷山恶水的面貌,组织村民,开始了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的艰难探索……

  其实阳高种植杏儿历史悠久,品种也多,主要是京杏儿、大接杏儿、哈密杏儿、水蜜大金杏儿等十多种。杏果产业成了阳高县一项特色的富民产业。

  “很高兴地看完了这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并且不要很多的时间,三年,五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是毛泽东主席1955年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一文加的按语。这个办法和经验,对于刚刚解放,一穷二白的国家,改变自然生态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风沙肆意侵害、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的整个北方地区,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

  

  陽高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首创了坡上挖“鱼鳞坑”,坑内栽树、种草;逐步完善总结出:打坝、掏旱井、修水渠、挖鱼鳞坑、挖卧牛坑、打土谷坊、筑沟头埂、修水平田的“八连环工程”;后来又采取“卧条”法栽植树木,提高了成活率;面对“小老树”生长缓慢,又提出“油松上山,杨柳下沟”,中间种杏树、柠条,形成了现在的“混交林”。大泉山发明的“鱼鳞坑”及治山保水法,像一枚“原子弹”,在全国轰轰烈烈的水土保持、治理河山的运动中炸响,各地领导、专家,包括陈永贵、申纪兰等前来参观学习。大泉山成为“新中国水土保持第一山、永不褪色的水保典范、黄土地上的翡翠明珠,中国水保发祥地!”是全国综合治理荒山“山上戴帽子、山坡披衣裳、山下穿鞋子”标准和模式的标杆。

  凭着多年艰苦探索来的土方法和全县“山色不变、绝不下山”的决心,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阳高人硬是把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童山濯濯的大泉山,变成了今天植被茂盛、绿树成荫、杏果丰硕的“花果山。”也铸就了“知难而进,穷则思变,坚韧不拔”的大泉山精神。

  从桥头村蹚过白登河,沿阳西线向东北行进,沿途大泉山西面的半坡间杏花开得正艳。远看像一条宽宽的彩带,在大青山这个壮汉腰间下延绵缠绕;穿行在几十里的花海长廊,张官屯、官庄、金家庄等几个村庄被杏花遮遮掩掩,连成一片,甚是壮观。在众人惊艳和欢声中,汽车盘旋环绕、不知不觉地爬上大泉山。

  伫立山顶,放眼望,此时的大泉山,松涛阵阵,绿色葱葱,杏花争艳,春意盎然;林间荆棘草蔟,繁杂茂密;草丛里野兔在欢快地穿行跳跃;树枝上有了鸟的鸣叫声,十分悦耳;古人描写“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荒凉贫瘠的景象,被彻底改写。阳高大地杏花处处可见,而规模较大,最有特色的是:守口堡的杏花,因植被树木稀少,老树新花,绽放点缀于长城边、烽火台间,苍茫而孤艳;王官屯的杏花一马平川,一片粉黛;而眼前大青山上的杏花,是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蕴身在松林里、镶缀在绿色中,沟坪上、田埂边、小河畔、村院里,层层叠叠,跌宕起伏,像大山上背阴处没有融化的积雪,或是一堆堆白色的棉絮薄纱,飘挂在茂密的松林上。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白,耀眼夺目,景色别致。

  “杏儿好吃树难栽,春遇风雪遭年灾。”几天的大黄风、沙尘暴遮天蔽日。在杏树前端详,庆幸的是,沙尘暴对杏花并没有造成明显伤害。花底稍带红晕、花瓣洁白的杏花,正在尽情开放;娇嫩、晶莹的花朵缀满枝条,花串间生发出零星的绿叶嫩芽;几朵快要凋谢的花朵,根部长出小小的青果;一阵风吹过,花枝扭摆着身躯,像淳朴、羞涩的乡村少女,妩媚中透出坚韧和顽强;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芳香,沁人心脾……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杏花抗过风沙,也经得起“倒春寒”,它在凋谢中孕育生机,结出希望。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