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与修武结缘(外一篇)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3779
刘学峰

  当下,最让国人喜欢的电视节目也许就是《中国诗词大会》了,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寓教于乐于一身,让外卖小哥一夜成名、家喻户晓、名扬天下。

  衣食住行谁也离不开,今天的我们一日千里已不是神话,旅游已经成为了百姓生活中的一个基本的选项,去年10月有幸去参加外甥女的婚礼才来到了修武这里,身为一名矿工,因为工作的缘故去过的地方并不多,自然免不了孤陋寡闻,就连每年冬天经常吃的“柿子”树也是第一次见到,而且感悟颇深。

  要说修武这个地名也许您并不知晓,但是提起云台山那您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点,每到黄金周来这里游玩的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叫卧龙村的地方,修武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古时候的地名叫作宁邑,故事就得从这里说起。

  在卧龙村,柿子树多得就像是我们北方的杨树,无论山上、平地里还是路边田地旁都随处可见,在亲家的带领下我们驱车赶往了卧龙村的一处山坡,远远地就望见那满树的“小灯笼”挂在树上,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甚是喜人。但当我们正在采摘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只见急匆匆地走来一个六十多岁男人上前来制止我们,但说的话却没有听懂,既不是河南方言也不是普通话,叫我们每一个人都愣在那里,半天也說不出话来。朋友忙过来解释才知道是一位聋哑人而且是他自家的二叔,因为自身的原因一直未婚,但是却非常有责任心,每天都替乡里的人放羊以维持生计,衣服穿得普普通通,却是干干净净、朴素大方,见有自家的侄子在场,不但笑脸相迎还主动地帮我们去采摘,非常的热情,我们都连忙说声谢谢!谢谢!也不知道他听懂还是没有听懂。

  事后想想,如今的社会上和他一样身强力壮的个别人,换上一身“要饭的衣服”就在闹市里的繁华地段开始了自己并不高明的表演,换取路人的同情心,在放一个器皿俨然就是一位魔术大师,其实就是一位不劳而获的“假乞丐”,真的叫人颇感厌恶,会哪里再有怜悯之心去施舍呢?

  生活的目的或许是不会人人都富有,但是却需要有一种吃苦耐劳懂得付出的精神,而在我们平庄煤业这百里矿区,我却没有看见一位员工家属或是亲人来做这个营生,不得不说我们的矿山文化的传承还是非常的深厚,“四特精神”根植于每一名矿工的心间,勤劳善良、默默奉献更是代代相传,荣辱观念最是深入人心,如今的矿山,文化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爱学习、爱读书成为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建园地、职工书屋、读书小组、网络学习平台比比皆是遍地开花,通过不断地学习,矿工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一代代的矿山人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耳闻目睹,已将矿山文化的精髓深深印在人们的脑海里,矿山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百里矿区全面铺开,每一位矿山人都深知无论是工作和幸福生活都来之不易,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果实,勤俭朴素、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始终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他们积极地工作着、乐观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旅游的目的除了观景、拍照、吃喝、购买特产等等,或许还要感受一下当地的人文景色,也许修武这里和我们内蒙古赤峰市真的很有缘分,因为这里有一个公园就叫做“宁城公园”,环境优美楼台亭阁相互掩映,既有南方的翠竹也有北方的松柏,树木种类繁多,如:松柏、法国梧桐、蜡树、木瓜树等等,娱乐设施应有尽有,一潭湖水清澈透明,五颜六色的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畅享秋日的时光,碧绿的荷花却失去了往日的婀娜挺拔,略显残败的身影,叫人不免觉得有些伤感;蜿蜒曲折的石板铺就的小路旁,高大的法国梧桐高雅靓丽,满树的金黄印染下岁月的余温,梧桐树下不知有多少恋人在这里窃窃私语,迤逦温存的话语传递着爱意万千,水中的鸳鸯轻轻啄着自己的漂亮羽毛展翅欲飞,不知要去哪里共筑爱巢;透过怪石嶙峋的假山,涓涓的流水顺势而下,缓缓流入湖中,这里的一切真的很有南国园林的味道,美不胜收。

  而这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修武有一个最好的传统和我们矿山人一个样,那就是节俭,这里的小餐馆盘子都是不锈钢的四寸大小,杯子也是清一色一次性塑料杯,修武的面食非常的有特色,尤其是面条的种类非常的多,如烩面,油泼面、臊子面、板面、炒面、饸饹面、本地家常面等等,品种繁多、花样百出、物美价廉、口味上乘,而且装面的碗也夸张地大的不得了,食量小的人一碗你一定吃不了,但是菜的量却是刚刚的好,就是怕人们吃不了而浪费掉,每每看到这些还是马上就想起了我们最引以为自豪的国家能源平庄煤业风水沟煤矿职工食堂,作为我们矿上最火的惠民工程中的一个亮点,深受员工家属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手工馒头那是卖到了缺货,供不应求,职工食堂的面食种类也很多,制作水平一点也不比这里的逊色,最重要的就是货真价实、价格实惠,想到这些真的越加想念起矿山的味道。

  内蒙古和河南相隔了千山万水,但是好像冥冥之中确是很有默契,也许赤峰市和修武县真的很有缘分,因为一段美好的姻缘有幸来到这里感受到了修武这里的人文景色和秀美山川,还有带给我点点滴滴的感动,也非常感谢亲家的热情款待。

  喜欢读书,最喜欢读的刊物就是《读者》,想来看了有三十多年的光景。

  想到书,那种拿到手里的感觉也许你不知道,放到手里的一刻马上就想去看一看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读者》最早的刊名叫作《读者文摘》,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从1993年7月1日更名为《读者》,其实喜欢读看一种刊物却并不太在意它具体的名字,毕竟知识产权的很多问题不是读者所能左右了的事,只是喜欢《读者》带给我深邃的道理,还有特别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故事而已。

  新的媒体冲击着人们的眼球,电子书籍遍地开花,大街上、地铁上、餐厅里人们手捧着苹果、三星、华为就像是在读着《荷马史诗》,那着迷的神态发人深省。假如我们设想一下,又过了几万年,在世界某一处的废墟中我们再次发现了一处古迹,但是当考古人员经过细心的挖掘整理以后豁然发现,那个远古的文明所用的却是一种我们现在所不再使用的纸质用品,而我们此时的书籍却早已尘埃满满、破旧不堪,离不开电子产品的我们又会有怎样的自责,是高科技的智慧掩盖了古老文明的辉煌,还是我们崭新的一代又失落了什么?

  

  人到中年,瑣碎的事情很多,为了生活朝五晚九的工作劳劳碌碌周而复始,有时间的时候,轻轻拿起一本自己喜爱的书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那一篇篇关于爱恨情仇的曲折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书中的人物古怪精灵、血肉鲜活,精彩的插图赏心悦目,那种细腻的笔法犹如清泉一般滋润心田感人肺腑,自己久久地回味在那荡气回肠的故事里不想醒来。

  其实人生就像是一本书,自己就是作者,写什么也全凭自己,就像书中的故事,有平平淡淡的记忆,也有海阔天空的遐想,既有激流也有浅滩,有刻骨铭心的烦恼,也有一跃冲天的喜悦;既有少年时代的青涩,还有成熟端庄的美丽;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我们常常忘了努力时的艰辛但却挥霍掉了丰收的果实,也许“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爽情怀意犹未尽,那突如天降的坎坷也会不知所措,故事总得有始有终,而我们用怎样的一种笔墨去书写我们短暂而美丽的一生就显得无比重要,有很多大好的机遇会与你失之交臂,而把握这些就需要你日积月累的能力、胆识、知识和智慧,“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心中自有乾坤在,守得云开见日明。”,这样才更会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拥有知识的无穷力量。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交了一位益友,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人心不古,金钱至上的思想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更是蛊惑了年轻的一代人,人们拜金和渴望成功的愿望往往让人淡忘了读书的必要,每一个行色匆匆的人无论在哪里都抱着一部手机,而将翻阅书籍的乐趣忘在脑后,我想那是怎样的悲哀啊!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西方文化在水与火的熔炉中淬炼,精华和糟粕充示其中,而我们最需要铭记的还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翻开风雅颂的历史,吟咏《离骚》的古韵,仿佛看见屈原站那汨罗江畔一边走一边唱着忧伤的歌,那三星堆的象形文字里同样记载下表现三星堆文化和三星堆文明的苍古雄浑和博大精深,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同样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让多少有志男儿写下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诸多的佳句。

  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阅读不但可以丰富你的人生、开阔你的视野,也可以让你在世界文化的盛宴里咀嚼岁月的沉香,笑看尘世的美好。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传统与现代在现实的生活里相互碰撞摩擦,人们游览电子书籍的兴趣在不断的增加,信息的数量更是多得惊人,而我依然喜欢在那幽静的夜晚,煮一壶香茗,听一首乐曲,让自己沉醉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短暂的生命里,丰盈自己余下的人生。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