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耤”(jie)这词,老得都没牙了,甲骨文里它是在列的。《古史新探》记载的“耤”字正像一个人执耒蹈步耕作的样子。
中华字库里用“耒”做偏旁的字也就三十来个,泰(大)半儿跟耕地、种地的事情密切联系。耤字从耒,从昔,“昔”意为“往昔的”“古昔的”“旧从前的”。“耒”指“耒耜”,古代的一种形状像木叉的农具,合起来表示“用耒耜以古法耕种”。这就是老底子意思。
陕北的受苦人(农人)不说耕地只说“耤地”。
“耤地没个巧,粪要上得饱。”
“捉耩往端看,耤地一条线。”
“耤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
“穷死不卖看门的狗,饿死不杀耤地的牛。”
“头也磕嘞,揖也作嘞,你还不饶生!咋吤?——你还把我驾起当牛耤呀?!”
“有耤死的牛嘞,还有耤乏的地嘞?”
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夫民之大事在农……王事唯农是务”“夫农,天下之本也”“民之大事,在祀与农。”
西周早期令鼎上就刻着:“王大耤农于諆田……王归自諆田”。
耤,原先说叨的居然是帝王耕地。
自神农炎帝创立农耕以来,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农业,尧舜亲治农官,“尚农”“重农”更是周王治国安邦之道。因此周兴之初,就规定了君王亲耕藉田的制度。
“亲祭先农,耤于千亩之甸。”相传天子耤田千亩,每逢春耕前由天子、诸侯执耒,象征性地耕耤上三推或一坡田地。据《礼记·月令》记载:“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意以君王亲耕所获之粢盛,供祀上帝天神,并鼓励老百姓順时务力于稼穑,以祈求农业丰收。这种礼仪称作“藉(《说文》作耤,通假)田礼”。
到了明代朱家王朝为了祭拜神农垒起了“先农坛”,在下面开辟了帝王观耕或者演示亲耕的“一亩三分地”,来作为自己的示范田和责任田。一三五七九视为阳数,一跟三是阳数里最小的两个数,以代表天下王土。从此“一亩三分地”逐渐演变成了“各自家的小地盘”的意思了。
乾隆皇帝弘历甚至还写过两首《耕耤》的古诗,其二有云:
甸人治亩平於掌,驯?施犁直似弦。
惭愧胼胝终岁者,敢言农务率身先。
这老汉心里精精明明,所谓的“亲耤”不过是“做样样”。
所惊讶的是秦晋黄河两岸万千的“受苦圪蛋”“山愚百姓”,竟然坚持不渝着一直只说“耤”不道“耕”。不晓得是缘于地理因素上的信息封闭?还是出于对古代礼法的执念虔诚或者是无尚的尊崇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