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代的舞步与人民同心同行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2943
吴星

  内蒙古舞蹈艺术走过了不平凡的2021年,立足新时代,又一个崭新的广阔舞台需要新时代的我们奋力开拓历史新步伐。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历史与未来交汇之年,我们迎来了中国文联第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并向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提出几点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点希望中提出“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艺工作者要始终站在时代潮头,保持积极向上、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的蒙古族舞蹈更需要立足新时代,加入创新性思维,扩展民族舞蹈元素的推广度,进一步传承民族文化精髓,使人民群众可以欣赏、感受到舞蹈所展现的动作美、画面美,從而延伸至最深的情感美,给人以认同感,引起共鸣,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食粮。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世间万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物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前提要继承民族民间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推陈出新,故步自封、陈陈相谈不算传承,向壁虚构不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贯通,学古不泥古,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优秀文艺作品必然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有机统一的结果”。舞蹈作品《曲盅人》参加第十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并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第十三届全国舞蹈展演优秀节目,本人以蒙古族舞蹈作品《曲盅人》为例,展开论述当今蒙古族舞蹈中道具的运用和所蕴含的审美旨意是如何运用创新性思维进行改革创编并展示在人民群众眼前。盅、碗、筷作为鄂尔多斯地区最具风格的舞蹈种类之一,从古代西汉始,后经各个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融入历史、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已形成游牧民族真实生活的写照,成为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标志之一多年来深受大家的喜爱。顶碗舞、筷子舞,已经形成很多不同的风格,创作出不少佳作,其盅碗舞的表演形式是演员双手分别持一对瓷质酒盅,通过拇指与中指夹击,传出清脆悦耳声音,头中央顶4至8个瓷龙碗舞动出端庄优美的舞姿,笔者从前大多数接触到的这类舞蹈表演形式的有盅碗舞、顶碗舞、蒙古族部落碗筷舞和筷子舞,另有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作品《盅碗筷》。单纯以酒盅作为独立的表现形式还有待开发,舞蹈《曲盅人》的表演形式完全摆脱头顶碗的束缚,单纯以盅子舞为基础,融入了现代元素,坚持创新性发展,应用群舞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积极挖掘新的创作风格是更加深入推广这一独特舞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本舞蹈作品力求突破酒盅作为道具,将更多现代的思想内涵融入道具之中,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发挥“酒盅”作为道具的独特性、艺术性,将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从道具的不同运用手法和表现形式,突出舞蹈形式的变化性,体现蒙古族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升华的文化内涵,笔者认为将所表达的思想内涵融入艺术中,才会给作品插上灵魂的翅膀,思想和艺术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

  舞蹈的创作架构独特,采用ABA形式,主要由静、酣、承三个段落组成:

  1、静,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响起,叮当一片清脆酒盅敲击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在缓缓流淌的音乐中,手握酒盅的少女们穿着蓝色端庄服饰登场,如同漫步在安静祥和的草原上,翩翩起舞,队形纵横交错,仿佛溪中流觞飘过,满溢的酒香扑面而来,少女们纷纷品尝这一口清冽美酒,如同开启人生梦想。

  2、酣,伴随音乐节奏逐渐转变加强,姑娘们脚步节奏加快,“机迅体轻”却又富有极强的节奏感,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时而“翼尔悠往”,时而“回翔竦峙”,加之情感融合,如同人生中经历的悲欢离合,纷纷扰扰于舞蹈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高潮部分,一人独舞于人群间,对梦想的追求,像黑暗中的那盏明灯,吸引着人群驻足观望,照亮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少女如水一样走过每个人身边,如同疲惫时那一口甘冽,沁人心脾的温暖,给人以力量,传递着勇敢、奋进的精神。

  3、承,随着音乐,舞步放缓,独舞融入群舞之中,所有人一起舞蹈,共同追逐初心,如同民族文化的传承,是点点滴滴深入到骨子里,用心用情来表达,给人以力量,在浮躁中寻回平静温暖。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情感的传达”。艺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蒙古族舞蹈任何表现形式其蕴含的文化都体现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精神,要将艺术的创造力和民族文化价值融合起来。那么盅子舞起源于鄂尔多斯,起先这类表演形式的舞蹈基本都是盅碗舞,单纯盅子舞只有在学院课堂上以组合形式展现,形成一部完整的舞蹈作品少之又少。此舞蹈作品编导意从文化更深的层面去挖掘,人们往往惯性地去看事物的表象,忘记了更应该注重作品本身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审美和理念的不断更新才能让作品不断地提升和发展,才能与观众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才能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文艺新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精神和审美需求。

  作品编导力求将《曲盅人》展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曲盅人》编导更想让每一个观众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受,这可能就是那个美,美的不同所在,美到极致,那种陶醉,对生活美好期待,这部作品中心所想展示的就一个字“美”,可以是人民的美好生活,可以是人们心中对艺术审美情趣的抒发,又可以是人性的“真、善、美”,用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合所有大众的美将之呈现在舞台上,与观众产生心灵的碰撞。

  作品只有通过创作实践,来展现当今时代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所以,编创思路要贴近人民所想、所需、所感,从人民的视角编创作品坚守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进而以多样式的文艺作品展现人民情怀和新时代风采。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思想纲领与行动指南,并为我们提出五点希望,其中第三点,是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特别对青年一代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和嘱托,内蒙古舞蹈艺术事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丰硕成绩,推出很多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创新性强的优秀舞蹈作品,在今后创作道路上,要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用作品表达人民的心声,致时代、致人民、致世界,舞出新时代的节拍,继续与人民同心同行!

  ——选自西部散文网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