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飘浮在云朵里的铁佳州

时间:2023/11/9 作者: 西部散文选刊 热度: 12346
郭璟铭

  枣儿飘香的季节里,踏进了厚重的陕北。被誉为“铁佳州”的佳县古城,给寻奇探幽者又一种倾心的模样。其巍巍雄风,让世界景仰。

  这里有山有水有烟火,有诗有画有远方。不一样的情愫,就有不一样的收获。

  清早,秦晋峡谷、佳芦河畔常会漫起弥天大雾,佳州古城被包裹在浓浓的雾霭里。脚下汹涌奔腾的黄河,叮咚不息的佳芦河,只闻涛声,不见真容。氤氲的雾气,自然形成两条硕长的乳白色丝带,把空旷的沟谷遮盖得没有了影儿。飘浮在丝带上的古城,依附着的老城墙、明万历凌云鼎、宋代石窟云岩寺、黄河小蓬莱香炉寺等景观,随风律动,若隐若现,如梦如幻,仿佛天上人间,给古城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当隐匿在崇山峻岭里的红日缓缓升起,投射出来的一缕缕暖阳,变成了最佳的驱逐器,把雾霭追赶的像疯了一样,四下逃逸。晌午,雾气又凝结成一团团的云朵,像羊群、像花海、像冰山、像棉絮,看什么模样像什么模样,佳州古城完全漂浮在云海里。洁白的云朵缭绕高楼,飘浮巷道,街上行走的居民,随意伸手,便可采摘一朵两朵美丽的云彩。慕名来访者,有幸饱览了云朵里古城奇观,深深领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真谛。

  大雾散去,独特的古城方可露出其险峻。古城是一座石山,石山是一座古城。建造风格,因势造物,山作根基,取石为料,筑城云端。天地造化,左带黄河,右襟芦水,绝壁凌空,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隘,素有“铁佳州”之称。极像一把锋利宝剑,倒扎黄河之滨,让攻城夺寨的侵略者望而生畏。1936年夏天,日军准备渡过黄河攻打佳州古城,但看着脚下汹涌的黄河,望着对面古城如铜墙铁壁的军事堡垒,放弃了渡河夺城计划,于是在山西的克虎寨山顶架起了大炮,并派出飞机对佳州古城进行轰炸,不少炮弹落在城墙的石壁上,对于坚固如铁的“铁佳州”,只是挠了个痒痒。登临古城墙垛口,向下俯瞰,万丈悬崖会让你萌生眩晕。只有那些在崖壁上筑巢的鹰隼,方可遨游峡谷,来去自由。险峻只是古城的脉络,夕阳孤烟、冰河铁马才是它的魂魄。

  佳州古城处处闪耀着历史的沧桑。后街水门洞上方的古城墙,是迄今为止全国保存宋代最完整的遗址。虽然残存一截,但骨脉依旧,雄风不减。走进巷道,老祖先留下来的逻城巷、宋城巷、韩家巷、高家巷、燕翼堂、日升张字号等古老的地名和字号,有的建筑和牌匾已被历史风雨剥落得面目全非,摇摇欲坠,但老物件藏匿不住的信息,像古城日日流淌的烟云,内涵外溢,情景悠悠,让喜欢考古寻奇者满载而归。城墙顶端的石岩上,一团团墨绿色的苔藓,清晰地记录着远古的史诗。随风而啸的蒿草,讲说着过往的不朽与繁盛。古城里的一砖一瓦一石,蕴含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件件透露着千年古城的遗韵。院落的拴马桩、食料槽、牲口棚再不见当年马帮、驼队的踪迹,但清脆亮哇的铃子声隐约可闻。

  佳州古城是横亘在黄河旅游带上的一座不夜城。傍晚,倘若站立佳芦河畔的狮子崖,遥望屹立于秦晋峡谷之巅的佳州古城,万家灯火渐次亮起,星星点点,密密麻麻,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那般壮美景观,犹如满天星河坠落古城。街面、商铺、巷道、门楣等不同方位,到处高悬形态各异的灯笼,有中国结的、斗方形的、五角形的、椭圆形的、棒槌形的……件件灯光璀璨,样样爽心夺目。整个山城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古城商店统一制作的牌匾,由书法名家题写店名。笔体迥异,或行或草,或楷或篆,行笔有龙飞凤舞的飘逸,也有中国方块汉字的规整。经灯光把字迹一打照,艺华闪烁,奇葩绽放,形成古城一道亮丽的翰墨文化风景线。惊闻一“胖子水产门市”店,牌匾灯光旖旎,起名刻骨铭心。人如牌名,滚圆牛肚,矮矮个头,满脸福相。可他经营有道,生意兴隆,日进斗金。天天来采购水产品的居民,却不知他叫什么,姓什么,但一提起胖子大名,满城知晓。

  佳州美味,可制作《舌尖上的中国》栏目。夜晚,穿梭在小而精的古城,一条幽深的胡同纵贯南北,火红热闹的街市嵌入其中,毗邻左右的美食店比比皆是。美其名曰的“摇滚鸡”,在烧烤大师播放摇滚音乐的节奏里,旋转着华丽的舞姿。一丝丝火烤的鸡肉香、孜然香糅合的味道,袅袅娜娜,满街道地飘逸;位于观音路的“川香奇香烧烤城”,昼夜灯火通明,满楼人声鼎沸,偶有从窗棂飘落出来的一声声酒曲,悠扬高亢,婉转百结,让人百听不厌;一剪梅理发店斜对面的“手工挂面馆”,店小,名不小。凭借佳县空心手工挂面耐煮、柔滑、劲道、爽口、味美等优点,迎来了无数回头客。吃上一碗手工挂面荷包蛋,上面调放一许绿绿的香菜、一勺红红的柿子、一团黑黑的泽蒙花(野生调料),色彩丰富,味道独特,堪称中华一絕;中街的“黄米馍馍枣糕店”,老夫老妻赶天明手工制作的堆山面点,早市一会儿功夫,被吃货们抢买一空。他们经营的门道是——用质量留住顾客,以人品赢取信誉,小本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紧挨12号招待所的“大众小吃店”,生意火爆,座无虚席。那些为古城复古的打工族,是面馆的常客。看上去面垢发乱衣脏,但那一张张脸庞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容颜。他们捧着一老碗地道的清汤饸饹面,像吃着皇宫大餐,那股香劲,真的无法用语言赘述;毗邻新华书店的“八珍骨里香熟食店”,名字极具诱人。玻璃柜里的卤货,或牛肉、或猪耳、或口条、或鸭脖……入透在骨子里的八珍味道,直入七窍,难怪一波一波的酒友往来不断;前街的“土家酱香饼”,名副其实。土家土味,本真独特,酱香绵延,做工考究,颜色绝佳,是多少居民钟情的美品……还有山西的莜面、延安的沾沾、榆林二毛洼的擀面皮、乌镇的凉面、米脂的驴肉盖饭、宋师傅的铁板鸡、老榆林的羊杂碎……风味名吃,真是数不胜数。千万缕的味道,汇聚成一条浓浓的香溪,在胡同里交融涌动。一股从河谷吹拂出来的山风,把香溪送上了云霄,惊艳了天宫。

  佳州古城是一块生长淳朴和善良的净土。当前,佳州古城里也许是全国唯一没有红绿灯的县城。县城不大,可品味不小,有多少文苑、画坛、影界泰斗想目睹她的清纯。这里的人们生性憨厚聪慧,女子个个长的像红枣仙子,朱颜秀眉,身段优美,心灵手巧,待人真诚。男子率真豁达,为人厚实。有朋自远方来,总要上一坛自酿或高粱老酒,或红枣美酒。大碗喝酒,风味当菜,不倒不散。每每有外籍人员到佳州做官,不来不知道,一来不想调。殊不知一位宝鸡籍考在佳州的选调生,县乡耕耘十余载,后因工作调回原籍。回去一度时日,老是念叨着佳州人的好——淳朴、包容、好客、善良,整得茶不思,饭不香,有二返佳州的念头。

  古城窑洞群落是安放灵魂最好的地方。建于悬崖峭壁上层层叠叠的窑洞,从山顶到沟谷任意舒展,布局极像西藏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一孔孔的细面子石窑,一盘盘的偌大土炕,一架架的木雕门框,一张张的精美窗花,均透露着陕北五花匠人和女人的手艺和灵气。居民在石崖上垒砌的石窑,都是风景房。推窗可观秦晋峡谷美,闭门可闻黄河涛水声。缘于陡峭的山势,窑洞建造的都是高墙小院。小院里或栽一棵枣树,或卧一架葡萄,盛夏,一汪汪的绿荫,满院子的阴凉,伏天也奈何不了高温的灼烤。这里取石便捷,满眼的石头景致。石路、石墙、石窑、石街、石雕,一石到底。石头不语,告诉了你所有。石窑洞是人类最环保的居所,背靠大山,坐北向南,阴阳互补,冬暖夏凉,自然空调,那种舒爽劲,让都市丽人无法消受。岁月不枯,窑洞不老。当今,县委大院、政府大院、公安大院等好多机关,还宿居窑洞办公。一些在楼堂馆所的上班族,暑夏来袭,老是惦记着窑洞里如月光般的阴凉。旅游观光采风团到佳州窑洞宾馆住上一晚,安静简朴舒适淡然的民俗味道,仿佛让客人又品到了回家乡的感觉。

  古城满满当当的山货火爆了街市。古城面积狭小,街道就是市场,市场就在街道。逢四逢九集会之日,县城的小商小贩,为了占据一席摊位,头日夜晚就在街道用砖头、木棍占个锅台面大小的方块,就算宝地有主了。乡下几十里以外的农民,为了抢占个摊位,蒙羞的日头还未露面,不是赶着毛驴车就是开着三轮车,不是担着筐儿就是背着篓儿,急急地往县城赶路。早晨的阳光还未完全洒满古城,街道两旁就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山货。有带着露珠的白萝卜、红辣椒、绿豆角、紫茄子等各色新鲜蔬菜;有带着“土”字的土鸡、土羊、土猪等纯粮食和青草喂养的农家美味;有绵黄土里种出的小米、高粱、豌豆、玉米等五谷杂粮;有收购酸枣、虫蝎、远志、甘草、艾叶等中药材的四方商人;有大红枣、老咸菜、泽蒙花、冬瓜辫、炒得溜等地方特色。尤其快要消失的手工铁器,在佳州古城税务局门口可以寻找。这位通镇铁匠铺的老师傅,打出的锄、镢、耙、铲、斧、勾等手头产品,都是农民的心爱。散集回家,农民总要拿山货换来的钱币,买上几件称心如意的铁器。“一”字型的街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叫卖声、讨买声此起彼伏,要传数里之遥,隔沟相望的大西沟、高家畔等村庄依稀可闻。偶有小车取道经过,常常被夹在其中,进不得,也退不出。为了缓解通行的不易,政府一纸单行公文,破解了卡壳的烦恼。

  千年宋城的模样,在佳州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里渐长渐成。沿街立面新装饰的亭台樓榭,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势恢宏。夜幕降临,高挑的灯笼,串珠的灯带,唯美的灯卉,把古城映照得千姿百态,如诗如画。

  集山水、康养、厚德、红色、风味、民俗于一身的佳州古城,是镶嵌在黄河长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